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潛流失影響因素探討

時間:2022-11-30 09:36:23

導語: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潛流失影響因素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潛流失影響因素探討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給酒店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需要大量的專業酒店管理人才。但是,近幾年來出現了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流失的現象,對酒店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本文著重分析了該專業學生潛流失現象產生的原因,并從多個方面提出了有效控制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潛流失的管理對策,以便更好地推進酒店管理的正常運營。

關鍵詞:酒店管理專業;潛流失;影響因素

1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潛流失的影響因素分析

隨著我國酒店行業的迅猛發展,酒店專業人才培養受到越來越多高校的關注,我國自1979年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成立以來,各大院校開始紛紛設立酒店管理相關專業,這為酒店管理業的持續發展和服務質量提升具有重要支撐作用。但是相關統計數據表明,有些該專業學生在畢業后沒有從事與酒店行業相關的工作,而是選擇到其他行業進行發展,甚至有些學生即使畢業后選擇酒店管理行業但是也沒有長期從事酒店工作的意愿而表現出極高的離職趨勢,所以針對這一現象需要引起多方的高度重視。具體而言,導致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潛流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1個人層面的因素

酒店行業發展對于畢業生的吸引力降低,隨著國內經濟發展進程的不斷深入,公眾對于酒店業的神秘感消失,由于對酒店管理職業特點特征的深入了解,酒店職業的優越感開始在公眾眼中減弱,進而直接影響了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觀,進而不可避免地造成酒店管理人才的潛流失。同時在高考志愿填報過程中有些學生選擇專業帶有一定盲目性和沖動性,甚至有部分學生受影視傳媒等對酒店管理行業宣傳的影響,而選擇酒店管理專業,也有些學生是由于高考分數較低,被調劑到酒店管理專業。當這些學生經過兩到三年的專業學習后,他們對本專業和行業發展有了全面清晰的認知,發現并不是自己所喜歡的就業領域,再加上有些不良的實習體驗,就會導致學生們對于酒店管理行業產生排斥或否定的態度,進而影響了他們的求職意向。當前畢業生大多屬于“90后”,畢業生對于自我認識和自我評估不能全面系統,雖然他們的性格充滿朝氣和活力,具有明顯的個性與需求,但是他們在職業生涯沒有意識到受制于人的要求,在思想層面缺乏一定服務意識、吃苦意識和耐挫精神,對于工作抱有不正確的觀念,加之有些學生的工作態度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對工作單位和崗位缺乏強烈的依附感和價值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導致學生不愿意到酒店進行就業。

1.2酒店層面的因素

雖然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潛流失的主體是學生,但是需要酒店來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就業平臺,所以在酒店運營管理過程中,對于人才資源隊伍的合理開發管理會對于酒店畢業生就業起到促進作用,而酒店對于本專業畢業生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人才潛流失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表現:酒店在招聘員工時往往重視應聘者工作經驗和工作經歷,不愿意花費更多精力來對新員工進行業務培訓,雖然酒店作為具有很強實踐性的行業,但是酒店行業也應該注意到實踐經驗豐富的員工容易造成成規和僵化的模式,不利于酒店行業新鮮血液的輸入,進而影響到酒店發展。同時當前我國多數酒店都采用層級管理模式,雖然這種管理模式具有高效性、合理性的特點,但是卻極大抑制了酒店管理人才的全面發展。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剛入職的酒店畢業生們會被安排到一線服務崗位,比如餐飲、客房等部門,這些崗位不僅工作時間長,而且節假日不能保證,尤其在前三個月畢業生的試用期薪酬要低出許多,這讓學生們感覺到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進而讓畢業生對酒店行業產生很大心理懸殊,從而對工作抱有不滿情緒,甚至還會對低年級學生造成影響,讓他們放棄所學酒店專業。同時他們必須服從領班、主管或經理的工作安排,工作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不到發揮,而當前酒店高層的有些管理人員學歷較低,缺乏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不能正確擺正與畢業生之間的關系,所以這種人員管理模式容易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選擇造成不利影響。

1.3學校層面的因素

學校對于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管理工作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體系,對學生職業素養培養不夠重視,導致畢業生入職后從事基層服務工作缺乏必要的思想準備。很多院校都給酒店相關專業命名為酒店管理專業,其中管理一詞也容易讓學生們對自己所學專業形成固有認知,認為自己專業只是從事管理而忽視了對于職業技能的重視,并且院校還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于學生職業觀和職業道德觀的教育,學生不能正確面對基層崗位工作的鍛煉,進而影響了酒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從全局來分析,當前學校酒店教學過程中對于酒店管理人才的培養和行業需求不能有效貼合,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育目標是培養酒店高技能人才和基層管理人才,但是不同學校又有不同的教學側重,大多學校側重于對于酒店管理專業知識理論的教育,有些院校缺乏實訓場地和實習基地,難以為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質載體,進而不能讓學生在類似酒店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因而,一旦畢業生在酒店進行實習后就會發現自己所學的內容與酒店需求具有很大差別,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就業選擇。

2改善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潛流失的建議措施

2.1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

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對于酒店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實際工作需要進行反復操作訓練和三班倒等工作要求,所以針對這一現狀,院校應該建立科學的職業指導制度,合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合理的就業觀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實際工作。學校在引導學生就業觀的過程中要注意合理了解學生的才能與特長,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具體的酒店行業發展現狀來為學生們提供最新職業發展信息,進而有效幫助學生制定合理可行的職業規劃,要注意建立合理的交流溝通制度,合理糾正對于職業認知存在誤差的學生,滿足學生的就業要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還要注意做好對畢業生的就業心理輔導,讓學生明白酒店管理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一部分,屬于社會服務工作,但是服務工作并不低賤,同樣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還應讓學生們明白所有工作都要從基層做起,實現事業的發展要經得起基層考驗,通過這種合理的心理輔導可以讓學生理性地進行自我分析,及時調整好工作心態,進而投身到酒店行業中來。

2.2酒店行業要實施合理的人才策略

建立對于畢業生具有很大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合理設立酒店員工的雙升軌道,讓員工可以通過管理崗位實現晉升,也可以通過專業技能進步獲得提升。酒店管理要注意實行學歷、崗位和薪金掛鉤的薪金制度,為員工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工作環境,同時針對員工發展不同時期的特點要實行不同的人才策略,要注意發現不同員工的工作表現,尤其要針對畢業生的離職現狀進行科學分析,及時有效預見畢業生潛流失的現象,對于員工提供更多關注,應根據員工的自身發展需求,適當給予他們表現機會。

2.3學校要制定合理的畢業生管理體系

為控制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潛流失現象,學生在酒店的實習過程是重要內容。酒店實習生管理體系是促進畢業生形成長期從事酒店工作的重要內容,實習生管理體系的建立要從酒店管理的硬軟件設施、酒店與學校的合作和實習生培養方案等方面進行制定,針對實習學生對酒店薪酬和福利、工作環境與企業文化等的關注,對實習生的工作環節和全過程進行動態管理,從崗位操作技能、服務禮儀、團隊合作等方面結合校內指導教師和企業培訓師傅的評價綜合客觀地評價學生實習表現。學校還要注意從具體實踐來合理制定對學生的培訓和發展計劃,并在制作對實習學生的考核體系時,要根據不同指標的重要程度進行核定權重,確保對實習學生進行綜合有效地考核。

3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酒店業也實現了迅速發展,在發展的同時越來越需要大量酒店管理人才,但是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潛流失的現象時有發生,對于酒店業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為此,要從學生個人、酒店和學校等方面來采取措施,加大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力度,才能降低人才的潛流率,最終促進酒店的發展。

作者:王瑜 單位: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沈丹丹.論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潛流失”和職業忠誠度[J].中國校外教育,2012(12):135+140.

[2]蔡平,羅清德.學生酒店實習流失意向分析及教學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0(06):186-188.

[3]趙煒.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潛流失”的原因及對策[J].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08(04):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