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工作思考

時間:2022-03-23 10:22:57

導語: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工作思考

摘要:為了提高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工作的質量,文章針對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工作的改進與創新問題,提出了具體策略:要明確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工作的目標,明確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工作的過程,建立科學的實習工作保障體系。

關鍵詞: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實習工作

現階段,酒店應用實習生的運作模式已經在我國得到了廣泛開展,該模式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的就業壓力,為行業儲備后繼人才奠定了基礎。以往我們在對實習生進行管理時,反復強調實習生的“員工”角色,這種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實習生工作的效率,但長此以往,實習生對于酒店實習的新鮮感和興奮勁兒就會逐漸消退,導致實習生的穩定性降低。為此有必要探索一種全新的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工作的管理模式。

一、明確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工作的目標

高職高專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教師應當與酒店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在此基礎上創新學習培訓方式,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能夠順利完成角色的轉換,接受酒店的文化價值,樹立相應的工作態度,最后融入到酒店的工作當中去。從以往的局外人轉變為酒店的內部人。

二、明確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工作的過程

(一)采用螺旋式的實習過程

筆者認為,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工作的過程應當為“分析—綜合—評價”的螺旋式實習過程。也就是說,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在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技能和知識呈現波浪式發展,螺旋式上升。具體來說,首先,實習生在實習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問題,并利用所學知識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其次,把所有問題進行綜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歸類。最后,對每一個實習階段進行評價,使學生了解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采用兩種實習活動

高職高專院校應與企業進行深入溝通,采用教育活動與生產活動有機結合的模式開展學習活動。所謂生產活動是指學生在酒店進行實習時,作為酒店員工的所有工作過程。與之相對應的教育活動應著重為學生提供三大板塊的培訓內容。在實習過程中,由酒店師傅對學生進行實習指導,對優秀學生進行副店長的專門培訓,實現教與學的有機結合。

(三)實習工作內容的進一步明確

首先,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和技能方面的培訓。崗位培訓由各部門制定實際操作培訓計劃,內容包括酒店管理活動中的規范以及工作技巧。其次,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在所有實習生上崗的前三天,酒店管理人員應當對實習生進行崗前培訓,使其了解酒店管理活動中應當遵守的勞動紀律和食品衛生、安全等問題。最后,對實習生進行外語培訓。以日語為例,要使學生在短期內了解日本文化的相關內容,提升對學生的口語訓練水平。

三、建立科學的實習工作保障體系

(一)確立雙重指導制度

酒店管理人員可以采取學徒制和培訓班班主任的雙重指導制度。一是為每一位實習生配備專門的師傅,這些師傅都必須具備一定的管理經驗,通常為領班,這樣可以對學生進行業務指導,不僅如此,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酒店管理心態。二對培訓班的學生進行培訓,酒店管理人員應當為培訓班配備一名班主任,一方面幫助學生學習外語,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的指導。

(二)制定四段式考核制度

所謂四段式考核制度主要是根據實習生在酒店管理活動中的具體實習活動流程來進行劃分。包括一個月實習跟蹤評價、三個月實習跟蹤評價、六個月實習跟蹤評價以及一年實習跟蹤評價四個階段。考核內容包括學生現場工作情況、學習情況、勤務三個方面。階段性考核是實現最終考核的基礎和保障,對于通過考核的實習生,酒店管理人員應當為其頒發結業證書,從而調動學生的興趣。

(三)制定完善的學習監控制度

監控工作主要依靠人力資源部門開展,通過不斷的監控檢查和反饋形式了解每一位實習生的具體培訓情況。與此同時,人力資源部門還應當同崗位培訓人員進行聯系,了解實習生的出勤情況,及時將實習生的考核情況反饋給主管人員,并將實習生每月的考勤記錄和學習成績交給高職高專院校的主管教師。總之,現階段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工作只有不斷改進、創新,才能夠滿足廣大實習生的需求,才能夠進一步提高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水平。

作者:佟艷麗 單位:包頭鋼鐵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楊春燕.云南省高職高專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工作的改進與創新探析[J].思想戰線,2015(增刊1):121-125.

[2]趙蓉.基于崗位需求的高職酒店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探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

[3]劉學英.校企合作視角下的酒店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4.

[4]黃芬.酒店管理學生專業認同及就業意愿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