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研究
時間:2022-09-28 10:42:02
導語: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分析了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的現狀及原因,提出了人工智能的發展及在酒店行業的應用,進行了人工智能背景下酒店專業發展的思考。[關鍵詞]人工智能;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工智能的發展給酒店業帶來了變革,勢必會推動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發生相應的變化,人工智能的發展對于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發展是機遇還是挑戰,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1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1.1生源少,招生普遍難
湖北省高職生源很大一部分來自中職,最近幾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中等職業學生畢業生技能高考報考人數一直呈上升趨勢,但專業之間的差別還是有點大,2021年計算機類報考人數接近25000多人,而酒店管理專業報考人數不到3000人。而設置有酒店管理專業的學校并不在少數,招生普遍偏難。2020年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招生共計225人,其中含普高生源,因招生計劃未完成,后續通過擴招進行補充。學校酒店管理專業就讀人數在湖北省同類院校中應該是最多的。其他院校也存在招生難的問題。
1.2專業認可度低,對口就業低
通過對新生對專業認可度的調查,認可本專業的學生所占比率不超過10%。很大一部分中職學生報考酒店管理專業是覺得這個專業相對來說比較好考。而普高生報考酒店管理專業部分是因為該專業錄取分數線低。在對口就業率方面,根據對往屆的畢業生就業調研可知,剛畢業時對口就業率還算尚可,兩到三年之后,就所剩不多了。
1.3專業發展存在不確定性
一般來講,南方的服務業發展得還不錯。但是南方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入職酒店的比率一樣不高,有不少學生就業方向偏地產。甚至有高校因報考人數少而取消酒店管理專業招生計劃。同時一些新興業態的興起,比如自媒體行業也是部分學生的首選。武漢“985”高校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就沒有酒店管理專業,武漢大學曾經是有的,后來也沒有聽說該專業的消息。現在好的本科上要么就沒有酒店管理專業,要么就是有培養方向已經偏離。反而專科院校酒店管理發展得更好。但是專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發展也是“一言難盡”。
1.4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發展原因分析
酒店管理專業發展之所以會如此,究其根源服務行業認可度低,酒店行業作為服務業其中之一,認可度一直較為低迷。具體原因如下。1.4.1服務行業低人一等首先是服務行業歷來就不被看好,覺得低人一等,服務客人被認為不夠體面。但是服務行業也有受歡迎的時期,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隨著經濟的發展,有一部分人開始先富起來,旅游還沒在大眾中普及開來的時候,那時候旅游人數雖然少,但是出門旅游的人普遍是精英,旅游業的從業人員幸福感、歸屬感非常強。現如今有錢有閑出門旅游的人多了,酒店行業服務對象大眾化之后,酒店行業的認可度反而下降。1.4.2技術含量低、門檻低現如今酒店也是遍地開花,一方面酒店業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就業崗位,一方面酒店業需要的勞動力也空前高漲。這就有了酒店工作認可度低的第二個原因,那就是酒店就變得技術含量低、門檻低。酒店業基層崗位學歷低學歷高的都可以,專業對不對口都不重要,這樣給人感覺什么人都可以做酒店。人員素質參差不齊。1.4.3基層人員工資低,勞動強度大。就拿武漢市來說吧,基層員工普遍工資2,000多元,而地產從業的基礎人員可以拿到3000多元,學生當然是棄酒店而選擇地產,酒店也有高管轉投地產。再加上酒店24h營業,上班時間長,不確定也給相應的員工帶來壓力。酒店餐飲部雖然不是24h營業,但是勞動強度大,下班晚,肯定不能跟其它公司一樣朝九晚五的。有的服務行業只白天營業,晚上的時間員工可以自己把握,這樣工作所帶來的無形壓力就大大減少。1.4.4酒店行業工作壓力大、升職難酒店行業是與人高接觸的行業。人與人打交道可以說是最為復雜的,沒有固定的模式與方法。酒店的客人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并且人性格不同,素質不同,怎樣提供給客人優質服務,是從業者一直都在探索的課題。同時升職難。尤其是高星級酒店一般房間數多,規模偏大,員工基數大,組織結構偏復雜,員工競爭也大。從事酒店行業要從基層做起,這是必然的。好的本科院校的學生基本做不到,對他們來說做管理還能接受,做服務員那是不能接受的,一般本科院校的還能勉強接受。前面也提到過,酒店管理專業專科比本科發展得好,但是專科生在酒店升職的機會在現實中一般又比本科生低。這也跟學生自身有關系,專科生普遍學習不積極,比較被動。如果現實沒有足夠的壓力和動力,他們的學習潛力就很難激發出來了。自身素質跟不上,升職機會也就低。升值無望,對這個行業的忠誠度就低,這是一個死循環。酒店行業對員工的要求也并不低。那么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在還有其它選擇機會的時候,就很容易離開這個行業。而酒店行業一旦離開再回來就是兩難了。1.4.5管理者素質也會影響員工的流失率近幾十年酒店發展迅猛,對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人員素質難免有時跟不上,管理者亦如此。酒店一線服務員實習生居多,實習生剛走入職場,有著天然的“職業脆弱性”。如果他們的工作體驗當下是不愉快的,很難去教育他們要看長遠,堅持就是勝利。曾經負責上海一家五星級酒店共14名學生實習工作,畢業之后有兩名返回該酒店繼續自己的職業生涯,問其原因是因為其部門經理很優秀,畢業名校,在前廳部經理職位已經10余年,有才華有魅力,對待下屬亦師亦友,學生舍不得他,所以兩個都選擇回到原酒店繼續。其余12名學生在餐飲部實習,其中有8位一致認為自己部門的主管素質差,能力低,對待員工非打即罵,然后還加上各種理由不再做酒店了。在調查中也發現,在離開酒店行業的原因中,有60%的學生都會提到管理者的素質,尤其是自己部門領導的素質不如人意,最后決定還是離開。
2人工智能的發展及在酒店行業的應用
人工智能,一個充滿科技感的熱詞。被預測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代表。人工智能并不僅僅指的是機器人技術,而是包含機器人技術在內的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以及云計算技術的整合運用。人工智能在酒店的運用毋庸置疑會給酒店帶來極大的機遇與挑戰。目前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酒店。人工智能在酒店中的應有主要有智能門禁和音響,智控門鎖、燈光、窗簾、空調和電視,24h客控語音管家等智能家居、送物機器人等。這些還未從根本上改變酒店行業,但是增加了客人新的體驗感。雖然人工智能因為種種原因還未在酒店行業真正帶來實質性變化,但是人工智能在酒店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智慧酒店是未來酒店業發展的方向。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我們目前主要培養的人才主要涉及到前廳部和餐飲部,而前廳部前臺接待、禮賓、公共區域清潔、客房物品遞送等基礎性工作的崗位將會受到影響。餐飲部中領位點餐收銀、客房送餐等基礎性崗位也將會受到影響。
3人工智能背景下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的思考
人工智能對于目前酒店管理專業發展中的痛點能夠帶來哪些轉機呢?傳統的酒店服務與管理又會有怎樣的發展?
3.1服務業的本質不會變
無論人工智能在酒店有著多大的應用前景,酒店行業的服務性工作的本質不會變。至于社會對服務性工作的偏見也只能期待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慢慢接受酒店行業。社會經濟發展越快,文明程度越高,服務業就會發展得越好。從“十四五”規劃也可以看出發展服務行業是大勢所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服務性崗位,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事酒店行業。酒店行業一個最大的優勢工作環境好,失業機率小。眾所周知,酒店環境冬暖夏涼,干凈衛生,辦公環境是很多行業難以做到的。相對而言酒店數量多,就業機會多,所以失業的機率小。
3.2人才培養的目標將會有較大調整
傳統的高校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名稱也有了升級。2021年2月5日,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了對高等職業學校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征求意見稿)》等32項教學標準的征求意見通知,其中包括《高等職業學校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征求意見稿)》。這意味著高校將會將此專業更名為“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人工智能的應用必然會帶來所需人才的素質能力和技術能力發生相應的變化。市場需求不一樣,專業的名字也已更改,人才培養的目標也將會有較大的調整。
3.3酒店行業工作技術性增強
現在的酒店就有去計算機學院招聘人才的,這也是一個信號的釋放。基礎的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以后,將會催生新的崗位。當然服務業是需要有溫度有靈魂的行業,基礎崗位完全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也是不可能的。對于一些年長的和偏好人工服務的客人來說人更是首選。人與人之間感情因素的遷移以及服務行業所提倡的個性化服務方面,人工智能是無法滿足的。酒店基礎性崗位的員工會減少,但是從業人員的工作技術性會增強,除了傳統素質能力要求之外,關于人工智能的操作、維修和維護就是新的素質和能力的需要。技術性強、更深層次的應變和決策能力的要求會相應提升。但是有了人工智能,酒店基層員工的勞動強度會降低,但是收入會不會提高還有待考證。
3.5人工智能的“副作用”
人工智能在酒店行業發展這是必然趨勢,盡管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酒店。人們對人工智能酒店的認可和期待積極的一面大于消極的一面。但是酒店行業的從業者另一方面又有一些擔憂,通過對酒店行業者調研可以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從業者認為人工智能對自己的影響首先可能是失業,人工智能的引進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相對應工作崗位對人的需求就會相應減少。更有可能因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儲備跟不上時代而自然淘汰。除此之外,另人機協同,是人占主導還是人工智能占主導還有待時間來驗證。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對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肯定會有變化。在當今的酒店業,一方面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看不起”酒店行業,能對口就業的畢竟占少數,另一面酒店業“眼光”也不低,他們的人力資源來源也很廣,對于其它專業只要有意愿從事酒店行業的人才酒店一樣歡迎,關鍵是他們一樣可以在這個行業“開花結果”。例如高星級酒店對英語的要求一直都不低,酒店從業者現實中本來就有不少來自外語行業的人才,他們因為語言的優勢,升職潛力大,酒店行業當然相對而言更容易留得住他們。如果人工智能所增加的技術性與計算機及相關專業聯系更緊密,那酒店業會不會又更傾向計算機專業的人才。那么酒店管理專業該何去何從又將是新的挑戰。綜上所述,人工智能之下的酒店業公認的是利大于弊,將會給酒店帶來新的生機。但是對于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發展可以說是喜是憂,是機遇還是挑戰尚不可知。人機協同是個新的課題,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發展更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李東旭,郝鵬.淺析人工智能在酒店管理中的應用前景[J].課程教育研究,2018(15).
[2]黃玉杰,郝夢瑤.酒店員工離職意向的影響因素分析[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26).
作者:繆小玲 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航空服務學院
- 上一篇:大刺鰍池塘高產高效養殖技術研究
- 下一篇:信息時代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策略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