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護理績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02 03:10:28
導語:小兒護理績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小兒護理重點
由于兒科患者年齡小,自理能力差,操作配合性差,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有限,各項護理性治療操作、病情觀察完全依賴護士,因此要充分做好各項護理工作。要注意病房環(huán)境,房間應清潔,室溫以22~24℃為宜,每天應開窗通風20~30min;患兒所用物品應單獨存放和清洗,并每日做好消毒;要注意患兒衣著寬松保暖;做好皮膚護理、五官護理等;同時要預防感染,應對探望患兒加以限制,以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1.2護理管理創(chuàng)新
護理管理是使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照顧、關懷和實施的工作過程。護理管理的任務是通過計劃、組織以及對人力、物力、財力資源進行指導和控制,以達到為患者提供有效而經濟的護理服務的目的,這就要求護理管理者在實際工作中,必須不斷學習、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將創(chuàng)新性的辯證思維運用到護理管理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為每位護士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增強其主動服務意識和自我成就感,使各項基礎護理得到真正的落實,這樣才能確保護理工作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確?;颊吣艿玫礁哔|量、高水平的護理服務。
2績效考評與管理實施
醫(yī)院績效管理是基于護理工作業(yè)績和效果,以定性為方向、定量為支撐來構建指標體系,對護理工作各要素實施系統管理的方法。通過實施績效管理激勵科室護理人員愛崗敬業(yè)、全心全意為患兒服務的工作熱情??冃Э己艘蜃o理技術含量高、工作難度大、風險程度高和管理責任重的崗位傾斜,建立以護理質量為核心,以崗位責任、工作績效為基礎的考核與激勵制度。通過客觀、公平、公正、公開的科學績效考核制度,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以挖掘護士人力資源潛能,為護士的評優(yōu)、晉升等提供依據,進一步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全院護士素質,促進醫(yī)院護理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2.1績效管理指標體系建立
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建立應遵循多維性原則,充分考慮到各方面的考核因素,對一名護士的護理工作績效考核維度應包括智力結構、素質結構、能力結構、績效結構、患者滿意度幾方面;對護士長又可分為智力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業(yè)務技術水平、專業(yè)知識更新水平、表達能力、協調能力、教學科研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等[。本科室針對護理人員績效管理采取百分制原則,考評護理工作人員的各階段工作,考評標準主要分為護士儀表、工作態(tài)度、職業(yè)道德、各項考勤、專業(yè)技能、臨床協作、陪床管理、患者滿意度、護理報告撰寫和業(yè)務學習共10項,按照60分以下不合格,60~79分為合格,80~89分為良好,90分以上為優(yōu)秀,四個階段評分。每單項考評指標明確基本內容和要求,設置不同權重,有加分或減分項目。通過不同權重值體現重要性差別,突出以服務患者為中心,強調工作正規(guī)化水平和業(yè)務技能水平提高,推動構建和諧關系。同時增加一項第三方護理質量保證小組,由有經驗的護士和醫(yī)務人員組成,負責對全科室護理質量的監(jiān)督、檢查和指導,每天征求患兒及家屬、醫(yī)生和其他人員對護理質量的意見,并將檢查中發(fā)現的問題反饋給護士長,按照共性問題和特例問題兩種分類,及時運用到護士考核結果中,以幫助護士長協調、解決或調整,促進護理質量的全面提升。
2.2考核形式
采用日常考核和月度考核兩種形式,每月由科室考核小組組織一次考核并認真記錄,同時根據考核標準進行評分。護理人員員工考核手冊由護士長填寫、保留。用數據說話,將工作量的統計按考核權重賦予一定的分數,使得每個人的考核分數有所不同,打破了以前的平均主義分配弊端,讓能干和肯干的人得到更多的實惠,避免了渾水摸魚的現象。
3結果運用與思維創(chuàng)新
績效管理要體現獎勤罰懶、獎優(yōu)罰劣的分配原則,避免獎金分配不公,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堅持個人所得同目標考核和經濟指標相結合,保證正確的分配導向。每月考核情況以書面形式反饋給科室當事人,對工作業(yè)績進行肯定,對護理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進措施,每月由當事人簽字生效,與當月獎金掛鉤。每年結果作為評定技術職務、晉升、外出培訓、獎懲等人事管理決策與評選星級護士的重要依據。通過對科室中的護理人員實施績效管理,使大家充分認識到只有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不斷學習新的護理知識,不斷提升和創(chuàng)新自我在臨床護理上的思維與方式,才能在工作中取得長足進步,不至于在績效管理中落后。通過一段時期的績效管理,科室護理人員的臨床思維和工作方法得到顯著提高,得到了廣大患兒及家屬的一致好評。
3.1轉變護理工作模式,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通過實施績效管理,創(chuàng)新小兒護理臨床工作思維,不斷轉變護理工作模式,提高護理效能。主要做法:臨床病區(qū)全面實施責任包干,責任護士分管患兒;根據護士能力分高級責護和初級責護,其中高級責護負責分管病情較重患兒及承擔護理技術含量較高的崗位,初級責護則負責病情較輕患兒及承擔護理技術含量較低的崗位,同時加強高級責護對初級責護的指導和幫帶,做到能級對應,人盡其用。由于護士分管患兒相對固定,護士對患兒的責任感增強,患兒家屬對護士的信任感和依賴感相應增多,護士對患兒的病情、心理變化以及患兒需求等了解更多,能及時地反饋給主管醫(yī)生,護士更好地成為了醫(yī)患溝通的橋梁,也加深了醫(yī)生對護士的信任。通過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明確了解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查找不足,科室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護士工作積極性與服務質量也不斷提高。
3.2實現護患零距離,提升患者滿意度
對患兒及家屬滿意度的調查,是從患者的角度來客觀反映醫(yī)院服務的質量及醫(yī)療水平的一種手段。通過實施績效管理,大家普通認識到新的護理模式就是要做好護理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充分了解患兒的需要,而且必須走進患兒與家屬之間,走進他們的生活,加強護患溝通。有力推進護理工作貼近患者,在患者得到實質性持續(xù)護理的同時,加強護士之間團結協作精神,使護士在工作中主動關心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和健康,努力為患者解決各種需要,患者滿意度大幅提高,實現護患零距離溝通交流,護理缺陷及糾紛明顯減少。由此不僅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醫(yī)護患之間的情感指數和信任度也大大提高。
3.3客觀評價工作業(yè)績,優(yōu)化護理隊伍結構
通過實施績效管理,對護士工作業(yè)績的客觀評價,可以發(fā)現護理人員的素質、實際工作知識和技能與崗位任職要求之間的差距,并進行原因分析,確定培訓目標和內容,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計劃,提高護理人員工作能力,促進護理人員不斷改進工作方式和思維,提高自身素質,優(yōu)化護理隊伍結構。
3.4強化工作溝通協作,改善科室管理環(huán)境
通過實施績效管理,改善了護士長與護士之間的溝通,經過護士績效考核,護士長與護士之間的溝通加強了,改善了相互之間的關系,讓護士長更加了解護士的思想動態(tài),以及對工作的建議與設想,護士長考核公開透明,每一位護士都必須對護士長考核評分簽字認可后上交護理部。提高了護士對護士長管理的滿意度,使科室內出現了比較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融洽。
4討論
以績效管理為主線,系統推動護理工作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不斷創(chuàng)新臨床工作思維和護理方式,從而有利于提高護理管理的科學性,考核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促進工作、提高效率、實現個人價值的手段。通過在科室實施績效管理辦法,本科室深刻體會到了先進管理方法與科室護理工作實際相結合,不斷創(chuàng)新臨床工作思維而產生的巨大綜合效益。一是提高了護理質量,把護士長從繁雜的事務管理中解放出來,把時間留給患者,為其解決問題,提高護理質量,做到科學管理。二是提高了護士工作主動性,強化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及對自身行為的約束力,克服了護士以往因不定期檢查而存在的僥幸心理。三是實現了優(yōu)質護理服務,績效考評創(chuàng)造了公平的環(huán)境,保證護士工作積極性,挖掘了護理人員自身的潛力,激發(fā)了她們的工作熱情,從多方位為患者提供服務,不斷地提升了患者及家屬對護理人員服務的滿意度,實現了護理人員的價值,同時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四是促進了科室和諧關系構建,過去在護理人員之問、醫(yī)護之間和護患之間,經常因為小事發(fā)生矛盾,現在都能互相尊重,從對方的立場去看問題、想事情,護士妥善處理工作矛盾和分歧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工作效率也顯著提高。
作者:曹慧娜楊娟徐麗單位:湖南省兒童醫(yī)院呼吸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