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研究

時間:2022-06-04 03:26:58

導語:街道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研究

摘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的關鍵舉措。總理曾多次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要從體制機制入手規范預算執行,全面加強績效管理,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目前我國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工作處于起步探索階段,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觀念和意識還不夠強,尚未建立科學、客觀、全面的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制約了績效評價工作發揮最大效用。因此本文就預算整體績效評價的作用入手,對當前街道部門預算整體績效評價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針對性的提出有效解決措施。

關鍵詞:部門預算;績效管理;整體支出;評價體系

在黨的報告中提出,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出發,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并明確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目標要求和主要任務。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就是更加注重結果導向、強調成本效益、強化責任約束的重要舉措之一。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將績效管理深度融入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著力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將有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是根據政府部門職能,從機構設置、職責分工、資源配置、重點工作、服務對象滿意度等多方面設定科學、合理的衡量指標,客觀、公開地評價部門履職情況。與基本支出或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相比,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覆蓋面更廣,要求更高,難度更大。

一、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的作用

(一)有助于牢固樹立績效理念。雖然我國預算績效管理歷經十幾年的摸索和推行,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績效的理念和文化還不夠深入,配套制度尚不完善,仍有一些部門對預算績效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知不夠,依舊存在重投入輕管理、重支出輕績效的思維慣性。開展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有助于進一步推動支出的執行部門明確工作職責,壓實主體責任,準確把握“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內涵,消除以往“只要達成目標,花多少無所謂”的錯誤績效觀念。(二)有助于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伴隨著國家減稅降費力度加大,各地財政減收壓力顯而易見,為了平衡收支壓力,確保財政平穩運行,各級政府正下大力氣優化部門支出結構,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開始過起“緊日子”。開展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有助于統籌各項資金,避免資金閑置和沉淀浪費,繼續嚴控人員經費和“三公”經費,防止項目支出的盲目性和擴張性,切實提升預算執行質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改變預算資金分配的固化格局,落實高質量的發展要求。(三)有助于深化公共財政改革。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建立事權和財權相匹配的改革要求,公共財政由以收入管理為中心轉向以支出管理為重點。現代公共財政本質上是一種“效率財政”,對財政資金實行跟蹤問效,是依法理財、科學理財、民主理財的具體體現。從長遠發展來看,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是財政改革的基本方向,而開展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將成為強化和完善績效管理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街道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的優化路徑

(一)提高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必要性的認識。確保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是街道黨政領導和工作人員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有正確的認知。結合管理辦法的學習和培訓,就是要不斷增強工作人員責任意識和績效管理的理念,貫徹領會預算績效管理的概念和內涵,知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不僅針對單位自身,通過發現查找問題,有效地安排預算資金,更是要以社區居民滿意度為導向,切實把握好預算資金應當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二)以職責梳理為基礎構建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由于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具有宏觀性、整體性和系統性的特征,而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往往是微觀性、分散性和具體性,兩者之間的關系并不是直接的、明確的。換而言之,項目支出績效指標與整體支出績效目標之間并不能建立邏輯清晰嚴密的順暢關系,并不能反映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自上而下的分解細化關系。為了實現部門整體和個體項目之間承上啟下的功能,建議在通過部門職責梳理的基礎上建立“部門職責、工作活動、項目預算”三級指標構建體系。首先,根據街道機構改革“三定”方案,梳理、提煉、歸并各科室主要職責,厘清職責邊界,全面覆蓋“三定”方案中所包含的職責,且確保職責全覆蓋、不重復、不交叉。其次,以科室職責為基礎,結合中期事業發展規劃和近幾年主要工作開展情況,參考財政支出功能分類,整理歸類各項工作活動。再次,各科室在申報工作活動項目預算同時選取年度重點工作、重點目標作為大類的年度績效目標。各大類之間項目預算分配占比也直接反映整個部門的工作重心和層次。最后,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合理且完善的部門預算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此方法操作起來雖然有些復雜,但能夠兼顧年度指標與中期指標相貫穿,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基本指標與修正指標相平衡,為科學、合理、有效地進行績效評估奠定了基礎。(三)強化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結果應用。評價結果的反饋和整改是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績效評價工作持續的基本前提,是提升資金管理水平,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的主要方式。為此,需要建立健全監督和獎懲機制來促使評價結果得到最大限度的運用。一是積極落實反饋整改制度。針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中發現的每個問題,要求對應的科室進行認真研究、明確目標、落實責任、積極整改。二是積極落實結果報告制度。將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總體情況和結果形成匯報材料,向街道主要領導報告,作為各科室年度工作考核依據之一。三是積極落實與預算安排相銜接制度。在編制下一年度部門預算中,優先考慮和重點支持績效好的項目,核減或取消績效差的項目,形成倒逼機制。四是積極落實信息公開制度。按照預算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網上公開績效評價結果,加強社會公眾監督。

三、結語

當前,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下行,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各種風險挑戰,形勢更加嚴峻復雜,正處在產業結構調整、新舊動能轉換、財政減收增支的困難期。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我們既要看到已取得的成績,也要看到短板和不足,迎難而上。街道作為獨立核算的財政預算部門,理應通過不斷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把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提升群眾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王志剛,程瑜.實施預算全面績效管理的基本要求與改革對策[J].地方財政研究,2018(6):10-14.

[2]何文盛,蔡澤山.新時代預算績效管理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多元維度審視[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8(5):4-14.

[3]中共財政部黨組.建立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財政制度[J].求是,2018(24).

[4]許安拓,梁潔.部門整體指出績效評價的改革研究[J].財稅論壇,2018(11):5-9.

[5]董華超.部門預算績效目標體系研究[J].新理財:政府理財,2018(7):65-67.

作者:周圣超 單位:曹楊新村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