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壓配電網精細化管理探討

時間:2022-01-24 10:37:01

導語:中低壓配電網精細化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低壓配電網精細化管理探討

摘要:隨著醫院的前進步伐越來越快,醫院后勤在無形之中更加突顯出了它的重要性,而作為擁有配電系統的配電中心,更是后勤安全運行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電力系統當中,供配電系統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此系統也涉及到電能的發送等諸多方面。隨著醫院的高速發展,醫院對電量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這對配電系統而言產生了巨大的壓力,所以要求配電中心實行配網管理的精細化。文章介紹了信息化配網的構架,在信息化配網基礎上分析中低配電網精細化管理,進而探討在實施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問題。

關鍵詞:信息化配網;中低壓配網;精細化管理

配電網,簡而言之,就是指在電力網中起分配電能作用的網絡,而中低壓配電網是供電系統連接用戶的關鍵點,是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因為這樣,它是直接面向臨床的,也因此它的建設、改造、運行的經濟性以及安全性等會直接影響到醫護人員或者患者的用電質量。當前環境下,醫院對用電的要求逐年提高,無論是用電量還是用電質量的需求進一步增大,再加上中低壓配網的特殊位置等諸多因素,都對后勤配電中心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為了建設電網可靠、管理高效、臨床滿意的配電中心,配網精細化管理在配電中心的推行勢在必行。

1信息化配網以及精細化管理簡介

1.1信息化配網。根據相關調查可以了解到,隨著電壓等級的降低,系統中電氣設備的數量成級數遞增,因而導致中低壓配網的設備眾多。針對這一現象產生的眾多問題,我國大部分電力企業已經開展配網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現階段的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及時有效地了解到醫院后勤配電中心對管理的需求,實現智能檢測、記錄查詢等功能。信息化配網一般采用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標準的信息結構,整個信息系統主要有三部分構成,分別是主站、子站以及掌上PDA,每一個部分都有其相應的位置,如主站主要建立在配電中心,從而通過發出命令完成管理工作。除此之外,配網信息化管理系統一般分為三個方面:硬件層、數據層和綜合應用層,這三個部分互相獨立的同時,又緊密聯系,從而保證配網信息化系統的正常運行。1.2精細化管理。從大的方面來講,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文化,一種理念,也可以說是社會分工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一種必然要求。具體來講,它要求細分對象、細分職能和崗位、細分到每一項具體的工作,甚至于細化到管理工作的各個落實環節。與此同時,精細化管理要求立足專業化、科學量化,將復雜的工作簡單化、單一化、流程化,將流程化的工作定量化,將定量化的工作信息化,直至最優化??偟膩碇v,精細化管理就是在每一個細節上精益求精。

2信息化配網下中低壓配網精細化管理概述

值得肯定的是,配網信息化為中低壓配網精細化管理創造了機會。我們就從線損精細化管理與可靠精細化管理兩方面來介紹信息化配網下的中低壓配網精細化管理。2.1線損精細化管理。線損,可以說是衡量和考核配電中心電網規劃設計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項技術指標,它可以反映電網結構和運行方式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同時也能夠反映電力企業的技術水平。所以進行線損精細化管理是和有必要的。從技術角度來看,影響線損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三點:(1)電網結構與布局不合理;(2)配電網信息自動采集水平需進一步提高;(3)電網中仍然存在這一些計量盲點。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影響線損管理的主要因素有四點:首先,基礎資料不完整;其次,人工抄表不規范;再次,計量裝置老舊,計量使用性能不達標;最后是線損責任不明確。針對以上問題,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有效進行線損精細化管理。信息化配網的推進解決了數據搜集困難、供電范圍不明確等盲目狀態,不僅如此,還為大面積、深入細分的理論計算提供了數據來源,切實可行地提高了線損理論計算的實時性以及準確性,為線損精細化細分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同時也對線損考核指標的制定有著積極作用。除此之外,通過所收集的信息以及理論數據的對比分析,很大程度上可以及時有效地找出造成線損的原因,還可以規避配電網管理上的漏洞,以減少不明損失。當然還有其他有效線損管理措施可以降低損失,幫助選擇出經濟合理的減損方案。2.2可靠性精細化管理??煽啃缘墓芾硎且环N完整全面的安全質量管理系統,它可以體現出配電中心的配網現狀、供電狀況以及管理系統水平,從而反映出醫院臨床各科室對配電中心電能的需求程度。而可靠性的標準有專門的計算方法,即供電可靠性=(1-臨床平均停電時間/統計期間時間),從這個計算公式可以了解到配網供電的可靠性是配電中心對臨床持續供電的能力,通常情況下,是由安全性以及充足性來衡量的。配電中心供電可靠性可細分為發輸電、配電以及發電廠和各個線路的可靠性。而根據相關數據表明,日常生活中停電很大程度上是由配電系統出現故障導致的。與此同時,供電可靠性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例如規劃設計、檢修計劃安排等,這些僅僅依靠一兩個部門是無法完成的。在配電中心內部,就會有專門的工作平臺將日常的停電、故障搶修、設備管理等集結在一起,為多個部門進行的精細化管理工作提供條件。一般情況下,生產運行中供電可靠性的精細化管理主要通過兩個環節進行,分別是故障搶修和計劃檢修。電網故障搶修管理模塊可以進一步規范鞏固優化后的流程,其他一些部門可以通過查詢此模塊中的故障搶修進程以及資源使用情況,在合理分配資源的同時,提供給臨床更好的服務。而計劃檢修是設備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在現行設備管理的基礎上加入設備級別評定環節,從而全方位的對設備可靠性級別進行評估,同時通過數據挖掘提取設備故障的運行數據,實現設備的預控。

3信息化配網下中低壓配電網精細化管理的改進建議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建立在信息化配網基礎上的中低壓配網精細化管理是一項不簡單的工作,我們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給予重視。3.1數據的加工處理。一些信息系統采集的數據是龐大的,所以在工作實施時需要對數據進行有效處理,提取出關鍵性的數據,進而運用一些數據分析工具,對提取的數據進行切實有效分析,例如繪制圖表等,讓數據更加直觀地展示出來,以免其他雜亂數據對管理人員的干擾。3.2流程以及資源的合理設置。之前就提到過,精細化管理還會涉及到多個部門以及多個工作環節,所以流程的合理性勢必會影響到整個工作環節間的順利與否。因此在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需要管理人員不斷地討論練習,達到一氣呵成的程度才算可以。同時,還需要在實施的工程中進行監督,以便發現問題時能夠及時修改。精細化管理的整個過程中,因為任務的不同從而導致工作所需的資源不同,所以需要精細化管理工作與配電中心日常工作聯系起來,做到資源合理配置。3.3設備的升級和維護。精細化管理的前提就是各種設備的綜合統計,沒有精細的設備作為后備支持,就不會有精細化的數據來衡量量化,很多時候設備的計量偏差導致了精細化管理的因數的分析錯誤,及時更新或者升級設備,是保障醫院這種365天24小時運行的特殊供電模式。

4結束語

現在是一個信息化時代,智能電網也將全面普及,而信息化配網是智能電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時也對配網精細化管理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因此,如何將信息化與配網管理有效的深度結合,進一步實現配網信息化,也是是極其重要的。而如何充分挖掘現有信息系統的數據搜集整合等能力,在信息化配網的基礎上實施配網精細化管理成為供電企業當前急需解決的課題。

參考文獻:

[1]王志勇.芻議電力營銷信息化條件下的配網線損精細化管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11):117-119.

[2]李仕儒.電力營銷信息化條件下的配網線損精細化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6):198-198.

[3]孫永磊.如何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的精細化管理[J].通訊世界,2013(21):65-66.

[4]吳丹.信息化配網下中低壓配電網精細化管理分析和探討[J].管理觀察,2014(7):48-50.

[5]蔣文武.基于智能保護器的新型低壓配電網運檢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18):8-9.

[6]曾志武.低壓配電網統一電能質量調節器的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

[7]何德明.電網中低壓配電網自動化規劃的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12):62-63.

作者:曹為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