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工程建筑管理論文
時間:2022-09-26 04:29:35
導語:大型工程建筑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建筑管理和工程質量監督的內在聯系
工程的質量監督作為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工程質量監督的到位與否,直接決定著工程的質量和建筑企業的管理水平。良好的工程質量的監督保證著工程的質量,促進建筑管理水平的提高。質量管理作為工程管理的核心,在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的同時,也是對工程質量的管理,可謂是質量監督內含管理,管理內含質量監督,兩者相互依存。
二、建筑管理和質量監督中存在的弊端
1.政府監管漏洞。
政府部門關于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與監督的法律法規滲透力不夠大,以及相關執法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對工程質量問題把關力度不夠強,導致了一些建筑企業在未獲得相關部門的批準的情況下,無視相應的法定程序,貿然動工,一些企業在經審查的情況下,為增加收益,轉包工程項目,增加了工程質量監督的難度,為建筑工程的質量埋下了隱患。
2.建筑管理和工程質量監督中,監管機構的定位不明確。
一方面政府可能親力親為地進行監管,另一方面也可能尋找有質量監管資質的人代為履行責任。這樣不可避免地就會出現對政府行政執法單位和專業技術部門的定位問題、政府雇員和專業技術職業人員的定位問題。政府需要進一步地規范和明確質量監督管理機構的性質、監督內容、監督方式,防止混淆監管責任的情況的發生。
3.應用于建筑管理和工程質量監督的法律法規、政策尚未完善。
目前,我國主要根據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技術標準等對建筑工程質量進行監管。但是依據以往不完善的法律法規對具有不良行為的施工單位或者企業進行處罰,存在著適用度的問題,而且質量監管機構無法及時有效地隨著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發展出臺監管的新法規、新技術標準。
4.除卻政府方面監管的漏洞之外,建筑行業對質量監督的自覺性和力度也不夠。
建筑工程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良莠不齊,特別是在轉包的建筑工程中。接受轉包的施工隊可能能是資質、經驗、技術更加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標準的承包商,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工程的質量,而且會給監管工作帶來更多的困難。
5.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偷工減料的問題。
生產的專業化會使得術業有專攻的生產者更有效地發揮生產力,提高生產率,因此在大型的建筑工程中,建筑企業會將工程分為很多部分,然后分包給多個施工單位施工。多個單位分別承包進行施工,會使得現場監管的難度增加。結果導致承包商在節約成本、獲得更大收益的驅使下,偷工減料,加快施工進度,而施工進度的加快會使得承包商簡化施工程序,為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埋下極大的隱患。
6.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的監管不嚴。
首先缺乏具有專業素質的工程質量監督人員監管施工過程,質量監督人員的人才結構存在著缺陷,不規范的監管行為、不準確的監督工作,把關不嚴格、素質不高以及專業不對口等都使得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良莠不齊。其次,施工隊缺乏對施工人員的有效管理,以至于施工人員對工作缺乏準確的認識,從而無法保障施工質量。再次,施工單位為了節約成本,放松對使用建筑材料的監管,使用不達標的建筑材料,導致建筑工程質量的下降,另外在竣工時,還存在著無視有關規定而進行私自竣工的現象,都使得工程的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三、加強建筑管理與工程質量監督的對策
1.加強政府在質量監督和管理中的責任,完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制度。
政府監管為最高監管,有著足夠的權威性和威懾性,更能引起企業對工程質量的重視度。為提高執法人員的法律意識,規范執法人員的監管行為,需要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管理制度和條例,使質檢人員有法可依、按照嚴謹的管理方案進行質量監管。
2.進一步完善質量監管法規。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需要以及相關法律執行監管工作,那么為實現監管工作的規范標準與制度化,需要完善法律法規、執行標準等。因此要加強法制建設,將工程質量監管納入到法制管理的軌道。此外,組織編制建筑工程的技術指南和標準,編制、審定、推廣工程建設的標準設計。最后,整個施工過程中有著許多的分工和相應的承包商,因此要明確各承包商在整個工程項目建設中的責任、應承擔的違規處罰。
3.完善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督。
第一、在施工過程中,要密切結合工程項目的需要,綜合考察項目所需的專業標準和技術水平,從而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第二、要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使得員工可以深入掌握具體的理論和工程技術標準,從而可以根據理論的指導、參照技術標準進行施工,提高參建人員的技術水平。第三、要嚴肅處理違反技術標準的操作行為,在必要的情況下,要追究行為主體和施工企業的法律責任。第四、為使得施工現場的工程質量、技術含量、安全管理、以及隊伍管理達到相應的標準,需要完善施工單位的現場管理、質保體系等質量規范化管理工作。
4.加強建筑管理和工程質量監督人員的專業素質。
當今我國質監人員的素質水平還有待提升。在執行工程質量監督的過程中,為保證工程質量監管工作的順利、有效的進行,達到良好的監管效果,需要質量監督人員秉持嚴格、公正的監督管理態度,依據相關法律和技術標準,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這樣才能保障工程質量,促進企業長期、健康的發展。
5.提升工程質量監督的技術水平。
建筑行業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將新型材料運用到施工過程當中,傳統的監督方法,例如觸摸、觀察等已經無法科學的評估工程質量。因此,伴隨著科技進步,工程質量監督也需要提升監管的科技水平。工程質量監管各部門要發揮各自的設計、勘察、建設、施工的作用,并且在監督過程中引進先進的工程質量檢測設備和儀器,進行監督,實現質量檢測操作的準確度。
6.將監督檢測和監督抽測的作用進一步發揮。
各施工單位要做好對主體結構和重要使用功能的監督檢測和監督抽測,遵照相關法規,增強抽測力度,通過對主要材料和關鍵部位的抽測,嚴查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的不法行為,進一步保障建筑工程的質量。
7.提高建筑市場準入的門檻。
建筑行業所能獲得的巨額利潤,驅使著更多的人轉投到建筑行業來。市場經濟不斷發展,開土動工搞建設催生了大量的建筑需求。在巨額利潤的吸引下,建筑市場的不斷擴大,導致了建筑市場供大于求、建筑行業的生產力過剩,造成了建筑業市場混亂現象的發生。因此,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嚴格的建筑市場準入制度,穩定建筑市場的發展。
四、結語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建筑業煥發出勃勃生機。建筑業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諸如“鋼筋瘦身”、“豆腐渣工程”等建筑過程中偷工減料的質量問題嚴重危害著社會利益,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必須加強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督和管理,這不僅需要國家政府加強質量監督管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嚴格的建筑業市場準入制度等,還需要建筑業自身完善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督。
作者:張振忠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93115部隊
- 上一篇:鎮森林防火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村支部群眾工作經驗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