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矩陣模式研究

時間:2022-06-06 05:05:41

導語:科技管理矩陣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管理矩陣模式研究

一、科研項目運行“矩陣式”管理模型

(一)“矩陣式”管理條件與優點

“矩陣”是借用數學上的概念。矩陣式管理也稱系統式或多維式管理,是相對于傳統一維式管理而言的。實行矩陣式管理主要是依據三個條件:1.業務線之間存在著共享資源。例如不能為每條業務或項目安排技術把關或審核人員,于是核心把關人員將在每個業務或項目中共享。2.環境對兩種或更多的重要業務存在要求。例如對技術質量和產品流程的要求,這種雙重壓力意味著在組織的職能和業務之間需要一種平衡。為了保持這種平衡就需要一種雙重職權的結構。3.組織所處的環境條件是復雜和不確定的。頻繁的外部變化和部門之間的高度依存要求無論在縱向還是橫向方面要有大量的協調與信息處理。矩陣管理適合于較為復雜的管理組織。比如某家公司有三塊核心項目———針對企業用戶的服務器業務,針對家庭用戶的電腦產品、針對金融系統的軟件開發業務。如果按照傳統的組織架構,企業組織架構將會在三個業務板塊內都安排研發,生產、財務、銷售等部門,結果是部門間職能相互重疊,然而卻又相互隔離。長此以往必然會弱化員工間的協助,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人、財、物的效率,矩陣式組織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矩陣式結構的優勢在于它能使人力、財務、技術資源在不同的項目之間靈活分配。在矩陣式組織中,關鍵組織成員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這些關鍵組織成員包括高層領導者、矩陣主管和業務人員。高層領導者的主要職責是維持職能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的平衡。這要求高層領導者必須鼓勵職能部門愿意和業務部門直接接觸,共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有助于信息共享和協調。矩陣式結構具有靈活、高效、便于資源共享和組織內部溝通等優勢,可以適應多專業、不同項目來源以及分權管理等復雜條件。在矩陣組織中,強調項目研究流程化及項目質量嚴格化,研究人員在項目運行流程上及在質量控制上對兩個組織負責。

(二)項目運行“矩陣式”管理基本模型

科研項目管理主要分為項目論證、項目運行、成果管理、經費管理、技術歸總、獎勵管理等六個階段。本文主要以項目運行為例進行說明,按照流程管理與質量管理兩條線進行矩陣式設計。[4]運行(職能)管理(Functional)。項目運行與流程管理主要由科技管理部門負責,根據技術方向不同分為不同的業務專業,每個業務專業都有對應的業務主管崗位,每個主管崗位直接向科技管理部門經理匯報,經理向分管高層匯報和負責。如果項目來源復雜,在科技管理部門可以進行條塊結合,也就是在業務主管和部門經理之間還可以根據業務市場的不同,也就是項目來源和項目類別的不同設不同業務組長,協助經理工作。業務(項目)管理(Project)。項目質量的管理主體是業務研究部門,根據業務方向可分多個業務研究部門,各業務研究部門下面有多個項目,每個項目設置項目長,并對部門經理負責,項目長下面帶領一群項目研究人員,研究人員承擔各自的研究任務,項目長直接向業務研究部門經理匯報,經理向業務分管高層匯報和負責。研究部門也可以根據技術方向的不同在經理與項目長之間設研究室(組),協助經理工作。矩陣式管理模型(Matrix)就是把運行管理與業務管理組合起來,既把職能部門和業務研究部門有效結合,具體研究項目,既保證無縫運行,有保證研究質量和水平達到項目計劃要求,這就是矩陣式管理。在實際管理中,究竟聽誰的多一點,最終向誰負責又分為強矩陣式管理或弱矩陣式管理。在科技管理中是一種弱矩陣式管理,也就是說項目運行以科技管理部門為主,業務研究部門為輔,而在項目水平和質量上以業務研究部門為主,科技管理部門為輔。

二、項目運行“矩陣式”管理模型應用事例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程院”)是中國石化負責上游工程技術業務的直屬研究院,每年不僅承擔著百余項科研項目,科研管理及創新任務越來越重,因此,為了更好地優化項目運行、提高管理效率、改善科研質量、促進成果轉化速度、合理安排科研人員的工作時間,科研管理必須設立一套科學的運行體系,實現項目運行精細化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

(一)項目運行綜合管理模型

按照業務類別主要有鉆井技術、鉆井液技術、固井完井技術、測錄井技術、儲層改造技術、工具材料技術、石油工程信息化等7個技術方向,并相應建立了研究所。按照項目市場和項目來源主要分國家項目、縱向項目、橫向項目、院控項目、外協合作等五類??萍脊芾聿控撠熑旱目萍脊芾?,在流程和運行上根據項目市場和項目來源分為五個組長,協助部門負責人管理。根據業務專業分為七個業務主管,業務主管對相應的業務研究部門實現全過程管理,[5]按照圖1確定的管理總體框架為圖2。

(二)項目運行質量控制模型

在質量控制上,關鍵節點即開題、年度、中間和結題四個項目節點實行三級質量管理,即項目組、研究所和工程院,即項目組審查后,提交到研究所審查,最后提交到工程院終審,按照設計的科目進行打分。每級審核由相應組織中的專家組成,研究院建立專家委員會負責院級終審,對于重大研究項目,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將復審,從而確保技術路線、質量和水平。工程院從2009年成立以來就著手建立科技項目運行管理體系,并在不斷應用和總結中加以完善,現體系已全部推開,實現了全覆蓋和管理無縫隙,科技水平和科技質量顯著提高。

三、“矩陣式”管理模型與信息化結合

(一)目前科技(網)管理系統

在中國石化科研項目管理系統基礎上,工程院建立了一套符合中國石化科研項目管理及協同辦公需求的一體化平臺,以單個項目為主線,實現了科研項目的計劃、運行、獎勵等的全過程管理和初步的信息化管理。項目組、科技管理部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年度項目查詢每年在研的項目運行狀態及情況,其中運行狀態包括運行、待結題、結題、待中檢等。這樣從項目運行的狀態中可以預測到下一步要進行的工作。比如說項目處于待結題狀態,說明此項目運行到需要準備結題材料環節。項目組按照要求把結題相關材料上傳后,科技管理部安排結題項目內部驗收審查—項目組提交驗收報告、多媒體、驗收專家意見(討論稿)—項目組、部門(自查)并填寫審查打分—院內評審三級質量(驗收)打分(選擇專家進行院級打分,能看到項目組、部門打分)—網上或會議評審,形成專家意見—形成專家意見匯總、排序(個別項目二次驗收審查,返回流程起點)—科技管理部形成匯總意見—專家組長審核(分管領導)—項目組根據專家意見修改—部門審核確認按專家意見修改—提交正式驗收報告、多媒體、驗收意見掃描件—科技管理部審核驗收報告(研究內容、考核指標、經費使用)匯總—上傳科技開發部登記驗收結果—返回驗收結果—進入歸檔流程。最后,等結題材料經過驗收內審流程后,與此項目相關的各個環節的最終結果留存在科技網數據庫中??蒲许椖俊爸本€職能制”的管理模式也已經信息化完成,但隨著每年工程院承擔的科研課題量的增加,上級管理部門和工程院自身對科研項目管理要求的提高,尤其與國際一流研究院的建設需求對比,這一平臺暴露出對科研項目整體把握和過程管理細度不夠的不足,使科研人員的工作量和壓力也越來越大,為更好地提高科研水平和提高成果轉化率,減輕科研人員的壓力,合理安排科研人員的工作時間,科研管理人員必須提高目前的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進行項目運行精細化管理,需要對目前的一體化平臺進行優化。為此,以先進的“矩陣式”管理思想為指導,建立以橫向貫徹研究過程和縱向覆蓋項目組成員任務的“矩陣式”精細化運行系統,為科研人員提供統一工作環境,對在研項目進行實時跟蹤管理,實現科研任務的即時統計和預警,滿足我院科技管理部“小部門大服務”的工作需求,輔助院領導、部門負責人、項目負責人的項目管理工作,為工程院優化科研工作時間、提高科研效率和成果轉化率提供技術支持。

(二)持續改進方向

實際工作中總結的“矩陣式”管理理念需要逐漸與信息化相結合,擴展現有科技(網)管理系統,優化科研項目運行工作一體化平臺,實現橫向貫徹研究過程和縱向覆蓋項目組成員任務的精細化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把項目目標(研究內容、考核指標、進度、成果等)按時間節點進行任務、指標分解,并將項目任務明確落實到每一項目組成員的方法,把運行管理細化到不同研究層次,貫穿于研究工作全過程。對在研項目進行實時跟蹤管理,按照月、季度、半年、年度來查看任務的完成情況,根據三級質量評審結果,實現科研任務不同研究層次的分級預警,輔助院領導、部門負責人、項目負責人的項目管理工作。打破傳統科研項目“直線職能制”的管理模式,推行“矩陣式”管理理念,建立一套項目無縫運行橫向到邊和項目高質量縱向到底的精細化管理和運行體系,運行管理精細化主要包括四方面的管理目標:

1.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等目標管理:定制項目計劃、年報模板,每個項目組成員(項目長或技術首席)按月及時填報計劃任務、實際完成情況,系統自動匯總每月進度執行情況,形成圖形(甘特圖)和報表。項目負責人、研究部門負責人、分管院領導對項目成員提交的項目進度進行確認或審核,遇有計劃未完成或計劃調整情況,可通過系統要求項目組分析原因,采取相應的技術組織措施,在下月工作中彌補。

2.項目跟蹤和預警:系統按照月、季度、半年、年累計完成任務量,匯總實際任務的完成情況,與基準計劃隨時對比,生成項目狀態報告。院領導、科技管理部、研究部門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可以根據項目狀態報告,對項目目標進行檢查。按照月、季度、半年、年度來查看任務的完成情況,根據三級質量評審結果,對連續兩月及以上未完成進度任務的,系統實現科研任務不同研究層次的分級自動預警,院領導、科技管理部、研究部門負責人、項目負責人按自動提示進行督導;連續三月及以上未完成進度任務,科技管理部領導、分管院長進行督導(或組織專家組會診)。

3.科研整體形勢管理:實時匯總項目研究內容、考核指標、進度、成果等,以部門圖形方式實時展示項目運行情況。院領導、科技管理部管理人員、部門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可隨時查詢,并可跟蹤到個人參與或管理的項目的任務完成情況和項目組成員的工作情況。

4.個人科研工作環境:實時匯總顯示個人參與的或管理的科研項目基本信息及項目進度;對項目運行存在異常的,會提醒個人;結合工程院門戶網站日常工作中的每周工作欄目,整合科研工作的周報、月報和年報;建立在線交流論壇,包括專業答疑、創新理念、科技交流、專家檢索等信息交流平臺;逐步建立專業科研信息知識庫,實現類似維基百科(Google等)的工程技術專業的企業維基百科。

四、結論

第一,科研項目運行矩陣式管理,能有效解決項目運行和項目質量兩者不易兼顧的矛盾,能使科技管理達到精細化管理的目的。第二,矩陣式管理可以覆蓋項目管理的每個環節,分工合作,不留死角,提高項目質量和創新水平。第三,矩陣式管理體系和三級質量管理體系的結合,可實現責任明確,資源共享,全過程跟蹤和監控項目的狀況,加強對項目進度和風險的控制,及時把握項目實施的質量和進度目標。第四,矩陣式管理應該與信息化結合,這樣可以迅速查詢項目進展,存在的問題,實現質量追溯。系統的成功實施打破了時空的局限,將異地的項目成員通過網絡平臺變成緊密溝通的合作團隊,共同設定項目的計劃、范圍、任務資源分配、及進度安排,真正實現了項目信息數據的實時采集,項目組成員可以實時跟蹤監控項目的狀況,加強對項目進度和風險的控制,及時把握項目實施的質量和進度目標。不但方便課題負責人對自己的項目全面管理,同時便于各級管理部門及時掌控科研院所內部所有項目的情況。

作者:王玉娟工作單位: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