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思考
時間:2022-06-07 08:13:26
導語: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新理念
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是建立面向學生、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設計思想和教學思想,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也是職業教育的核心和精髓。針對逐漸變化的教育對象,“傳統的教育理念”已不再適應學生的發展。能力本位教學模式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即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這樣“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模式”讓中職數學真正成為學生更好學習專業學科以及為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實際應用的一門文化基礎課。
2新設計
教師創新,關鍵是要運用到教學設計的創新上。而新理念只是為教學設計提供創新的源泉。而能力本位教學模式則在課堂上能充分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它體現在:
2.1設計新穎化
以學生為中心的能力本位教學模式基本上對每堂課都注重教學設計,一個新穎的教學設計可以抑制學生注意力分散,保持其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興趣,進而有效地改善其感知、記憶、想象、思維和實踐能力,從而更有效地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成效。比如說數學百花園中,趣題比比皆是,如我國古代的:“商人過河”、“韓信點兵”、“猴子問題”、國外的“牛頓九樹陣”等問題,如果我們在教學設計時將這些趣題與所講的新課聯系起來,設置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好奇心,從而使新課趣味濃烈,課堂妙趣橫生。
2.2設計興趣化
在每次實施能力本位課堂教學模式時,只獨立給出當堂課教學內容,內容通俗易懂、圖文并茂、舉例恰當、容量適中,滿足行業需求。同時采用形象的舉例來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內容。也盡量充分利用各種感官刺激,調動學生的各種學習器官,調節學生的學習狀態,增強學習的快樂性,從而提高教學和學習的效率。皮亞杰也曾指出:“興趣是能量的調節者,它的加人便發動了儲存在內心的力量,足以使工作具有趣味,因而使它看起來容易做而且減少疲勞。”因此我們要善于利用學生的興趣去營造輕松、愉快、融洽的教學氛圍,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2.3設計生活化
新課程標準要求中職數學教學要使得人人學習有用的數學;人人學到生活中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中要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我們教學設計應盡量的實際生活化,讓學生體會“數學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應用于生活”。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多捕捉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數學,應該多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使學生感覺到數學原來如此的熟悉,從而激發起學生的熱情。如一次數學課上,我發現一位叫“小白”的學生正在無聊折飛機玩,于是我就走到他旁邊問他:“你可以將這張紙對折多少次?”他紅著臉摸摸頭,回答:“大概10多次吧”。于是我就讓全班以自己手邊的紙張動手實驗對折,結果大多數學生只能折七次或八次,“為什么對折九次以上這么困難?”我讓學生下課后討論其原因。第二天,“小白”上臺做了報告,獲得了全班的喝彩和我的高度評價.紙張厚度隨著對折次數等比增加,而面積則以等比減少,加上紙張拉力,將紙張對折九次,比一次將256張對折是更加困難的。
2.4設計專業化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是職業教育的基本方針。因此文化課要為專業課服務,文化課應當與專業課連接。所以教師因根據所教班級的專業,大致了解專業課的內容,以便適當地安排教學進度為專業課服務。如我在教汽修專業班級的時候,他們學的課程有機械基礎和電子電工,里面很多內容要涉及到三角函數,但是時間上與數學有些脫節,但專業課老師反應,不學三角函數很難教下去,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我選取三角函數的內容先教,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
3新方式
3.1教學方式創新
教師創新,最終要落實到教學方式的創新上。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課堂中的一切困惑和失敗的根子,絕大多數都在于教師忘卻了:上課,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關系來確定的。”適當的改變一下教學方法和模式使得盡可能多樣化、個性化,生活化,整個課堂教學就會出現不一樣的效果,如競爭式提問,小組展示式討論,角色扮演,二人循環,光盤演示,知識接龍,分組FK(FLAYERK工LLING),“助教”式講解等。教師應根據自身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和課程的具體情況,適當選用。比如分組是實施能力本位課堂教學模式至關重要的一步,分組時,應明確告訴學生:我們要分組(包干到組);我們要教學創新(學生可以當老師);我們要快樂學習(認真而不嚴肅);我們要真正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當主角);我們要取消期末一次考試定成績的評價方式(當天評估)。以上幾點,一點比一點吸引學生,通過分組讓學生互相團結、互相幫助,通過討論形成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好的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2考核方式創新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育者也要創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創造理論和創造藝術。”對于一個章節內容,如果學生感覺自己掌握非常理想、牢固,則該同學可以申請課堂進行評價,老師可以從測試題庫中隨機給出部分題目,學生給出答案。這種測試可以為學生總的成績提供一個支持。評價內容從三個大方面考慮:知識、技能、態度;把綜合評價與階段評價、個人評價和集體評價相結合;它可以激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復習、鞏固、歸納所學知識。
4討論與思考
能力本位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方面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探索精神,另一方面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量。“教學無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每一個教師必須經過創造性勞動,對所理解和掌握的教學模式進行多樣組合,才能在教學實踐中形成適合自己的較為完善的和富有成效的教學模式。能力本位教學模式正是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綜合了自主學習模式和合作學習模式而創造的具有鮮明教學風格的課堂教學模式。事實證明,該模式是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我的創新性探索與實踐是成功的。
作者:閆壯工作單位:重慶市渝中職業教育中心數學組
- 上一篇:中職英語教學探析3篇
- 下一篇:中職學生課堂活動參與度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