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學校會計文化建設

時間:2022-04-27 02:54:49

導語:略論學校會計文化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略論學校會計文化建設

高校會計文化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進入21世紀以來,資金規模龐大、人員眾多的高等教育行業迅速發展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院校,特別是國家財政支持的高等院校,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公益性質,在會計文化建設方面呈現出以下三個顯著特征:第一,注重組織性和紀律性。因為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公益性質以及公辦高校自身的“事業單位”角色,大部分高校對于其會計人員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有相對較高的要求。與其他服務性行業的會計從業人員相比,高校會計人員需要遵守嚴格的日程安排和制度安排,確保本校財務的正常運作以及順利通過各類各級審計,這對高校會計人員的提出了巨大挑戰。與此相應,高校財務部門大多會通過正式培訓或非正式交流強化會計人員的組織性與及紀律性。第二,注重業務素養。高校財務部門在招聘人員時,通常會考察擬聘用人員的業務素養。由于高校濃厚的理論氛圍,高校財務部門在聘用會計人員時,不但注重對其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同時也會將其理論素養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價指標。在此基礎上,部分已入職的高校會計人員會積極申報各級各類科研課題,總結和提煉實踐經驗,為更多的會計人員提供參考。也因此,專業人士對高校會計人員的評價相對較高。第三,注重服務意識的培養。高校財務部門與各相關部門的正常運行關系密切,會計人員既要為本校師生提供會計服務,又需要理清本校與政府部門、其他事業單位以及各有關企業的賬務;既要辦理低至幾十元甚至幾元的學生賬務,又要經手數額巨大的基礎建設費用。在收款與結賬的高峰期,高校會計人員的工作壓力非常大。通常高校財務部門會向其員工灌輸服務意識,以提升學校的整體運行效率。盡管存在上述顯著特征,高校會計文化建設仍然亟待提升。當前的高校會計文化雖然強調會計的服務職能,但是,卻忽視了通過提升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財務工作的整體效率。財務部門對高校的有效運作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大部分高校并未出臺專門措施提升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加強高校會計文化建設的提法更是鮮見。高校通常會舉辦名目繁多的各級各類活動,例如,學術講座、典型事跡報告會、教學設計大賽、講課基本功比賽、師德建設活動、大學生科技文化競賽等,但是,絕大多數活動的參加者均為一線教師和學生;高校行政人員大多具有學術背景,因此,通常也有機會參與校方組織的大部分活動;而會計人員卻扮演了“默默無聞”的角色。“幾個會計管幾萬人的帳、卻從不參加校級活動”的現象普遍存在,這顯然不利于高校會計人員工作積極性的提升,也使高校會計文化趨于單調。

加強高校會計文化建設的措施

有鑒于高校會計文化存在的上述問題,高校應采取以下措施提升其會計文化建設的水平:第一,培養會計人員的核心價值體系。打造政治素養高、業務熟練、樂于奉獻、善于學習、勇于創新的會計人才隊伍是高校會計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作為事業單位,高校更應認識到擁有一支長期服務于本校的高素質會計人才隊伍的重要性。實踐也已證明,在特定行業、單位內部,提煉出具有職業特色的核心價值體系,對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局部工作效率的提高能夠起到促進作用。入職培訓以及在職培訓是最為常見的核心價值體系傳播途徑,通過一系列宣講活動,可以使高校會計人員在較短時間內對本校財務部門的宗旨、理念、行事風格、執行效率等形成大概的認知。除培訓這種方式以外,核心價值體系的培育與凝練還可以通過多種其他形式。例如,高校可以通過舉辦會計技能競賽、會計知識競賽的方式提升會計人員專業素養、促進其適時更新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通過組織一系列集體活動,提升會計人員團隊精神,從而促進財務工作整體效率的提高。第二,促進會計人員發揮其能動性。高校在擇優聘任會計人員和培養優秀會計人才的同時,也應積極發掘其會計人員的優點,對會計操作領域的創新性做法進行適當宣傳,充分發揮優秀會計人員的示范效應。一方面,應鼓勵優秀會計人員通過傳、幫、帶提升整個會計團隊的水平;另一方面,應鼓勵全體會計人員趕超先進,形成一種積極進取的氛圍。高校財務部門應進行適當的制度設計,充分發掘全體會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在為全校師生服務的同時享受到工作的樂趣。除對先進操作方法的推廣之外,對低效率操作方法的及時識別和改正同樣能夠促使高校會計人員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高校財務部門應鼓勵會計人員在正式或非正式場合進行充分溝通,對某些思路或者操作實踐進行甄別,尋求實現會計操作最優化的路徑。與此同時,高校應對優秀會計人員的典型事跡進行廣泛宣傳,促使高校會計人員乃至全體師生形成樂于奉獻、勇于創新的風氣。第三,收集和整理相關物品,并適時舉辦專題展覽。高校會計文化建設的目標之一即為全面反映本校財務工作歷程及取得的各項成績。高校財務部門應注重收集和整理其日常工作中使用的、能夠充分反映財務工作進程的各類軟件和硬件設備。例如,不同會計期間,特別是具體高校組織、結構和制度變革時期,的內部審批表格各類會計憑證檔案,各級各類部門歷年頒發給財務部門及其會計人員的獎章、獎狀、獎杯、證書,財務部門伴隨學校發展而變化的證明文件、財務工作崗位人員變動情況等材料。在收集和整理上述材料的基礎上,高校財務部門可以舉辦相關的專題展覽,展示本校會計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爭取全體員工對財務工作的進一步關注和支持。第四,注重宣傳財務基礎知識。“人文會計”是高校會計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高校應通過財務基礎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推動本單位財務工作的科學發展。高校開展財務基礎知識教育的方式包括編寫財務工作手冊、講解相關財經法律法規及各項財務規劃制度等。高校應逐步將財會知識列入全員常規培訓的日程,特別應重點介紹與教職員工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各項規定,在普及財務常識的同時,強化教職員工對會計文化的認知,形成高校會計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

本文作者:劉恩峰工作單位:德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