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會計監管論文

時間:2022-07-24 02:56:56

導語:學校會計監管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會計監管論文

一、會計監督的具體內容

從內容層面來講,會計監督需要清晰各個崗位的職能和權限,明確有效的決策并管理工作流程,做好資產清查管理以及內部管理審計??茖W的會計監督需要對具體的經濟業務如經辦、審核、監督實行科學而有效分離,構建良好的相互制約體系,進而令員工在清晰的崗位權限管理下理清具體的責任關系。在工作中職能的分解尤為重要,不僅能夠較好地預防由于權限集中所導致的貪污瀆職與舞弊現象,同時還可構成良好的互相制約格局。針對日常經費支出等財務管理業務流程應做到清晰分明。倘若流程不清晰,將會導致社會大眾乃至整個國家的利益都受到損失。

二、學校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與成因

(一)學校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

縱觀各學校會計監督工作不難看出,或多或少包含一些領導違規現象存在,致使會計不能實現良好的監督。調查研究資料顯示,很多會計違法問題產生的根源均由于校領導為了以權謀私。領導以職務之便非法侵占國有資產,并通過較高的職位地位以及手中權力迫使會計工作人員實施違規操作,從而觸犯了法律。再者由于學校的會計人員身份是職員,其個人經濟利益以及人事管理、崗位調動、待遇等均受到領導決策人員的支配掌控,因而令會計人員履行自身權限職能過程中通常會存在顧慮,不能良好的行使管理監督職能,令會計崗位工作受到領導意志左右。基于學校的會計工作人員身份的雙重性,不但為學校在職員工,同時為在聘崗位人員。依據會計法相關規定,令會計人員具備了監督職能,實質上兩環節存在矛盾問題。即會計工作人員同學校管理責任人間無法清晰的界定關系。兩者實則為被領導和領導關系,會計人員通常還會扮演參謀以及助手角色。然而會計人員實施監督管理階段中,則較易被領導視為對自身決策管理形成了不良干預。進而造成較多人無法正視會計監督工作,錯誤的認為該項工作便是管理、設置關卡、壓縮、妨礙,進而會對學校的會計監督產生不支持、不信任甚至是敵對情緒。還有人會將會計視為專門為領導服務辦事的,僅能擁護和跟隨領導,無法形成良好的監督管理。另外,對于校辦食堂、服務社、小賣部等場所,通常其經營物品的采購、材料的比選需要通過集中透明渠道完成。學校辦公設備、硬件設施的采購管理也應履行上述環節。然而,當前一些學校領導對采購流程一手包辦,通過推薦采購商從中謀取利益,無法對該環節形成良好的財務監管,令實際的會計監督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二)學校會計監督問題的成因

導致學校會計監督存在問題的成因較多,最為重要的因素在于約束管理制度不完善。當前較多學校會計人員不能良好地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在學校的工作中,會計工作人員是學校教輔人員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人員,因地位低微,不能針對領導有關財務工作決策信息展開有效管理監督。即使學校會計員工針對領導決策層一些不符合規定的開支表明態度,然而倘若領導無視,則會計仍舊不能采取有效方式。例如針對會計以及審計監督,較多單位均將兩者視為等同,進而會導致會計應有的事前管理監督職責降低。較多學校發展過程中,會計監督履行的并不理想順暢,構建監督系統欠缺完善性。究其原因不難看出,學校在會計監督的界定認識層面存在誤區,無法清晰明確會計監督的科學重要性。一些領導錯誤地認為僅需要調動教師積極主動性,優化教學質量便可。針對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完善無法充分重視。尤其是會計監督管理系統,學校則錯誤認為會計僅僅做好記賬核算便可,進行審計監督同樣會取得會計監督等同的工作效果。一些學校還存在內部管控機制不完善問題,雖然制定了科學體制,卻無法有效履行,令制度流于形式。近期來講,各個學校引發經濟案件的機率顯著提升,且涉及金額總量較大。倘若究其原因則會發現,往往作案手段不怎么高明。通過嚴格合理地履行內部監督管理機制,則完全可以避免該類案件的發生。當前,較多學校會計工作人員專業技能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由于本身地位不高,且中高級職稱份額多數會分配給一線教師,會計人員多數為年輕教職工,初級職稱人員占據較大比例,甚至還有一些從事會計工作的員工沒有取得上崗證。為此,學??梢詮男韧馄刚堊詴嫀?、財政和審計部門經驗豐富的老員工,面向學校財務部門與中層領導進行專項培訓,令他們掌握一定的財務知識,并進一步優化財政審計有關制度與政策。

三、創建完善的會計監督機制的重要性

創建完善的會計監督機制是學校應履行的法定義務,基于會計法要求,學校只有創建完善的會計監督體制,方能履行應有義務,進一步優化工作體制,令會計的工作更加科學和有效,清晰責任人具體的行使權責,防止在實際工作中錯誤的產生本可以避免的偏差與錯誤。還可預防責任不清晰、遇到問題推諉責任的問題,確保管理的可控性。再者,完善的會計監督機制可創建良好的會計工作秩序。當前較多學校存在會計不作為的現象,屢次引發的不入賬行為、私自挪用公款現象,同資金失控管理聯系密切。為此只有在法律法規的正確引導下,進一步完善會計監督機制,方能全面提升學校發展水平。

四、優化學校會計監督的科學策略

(一)優化法律制度

基于以往會計管理制度包含雙重結構,為此應做好完善改革等工作??砷_創會計獨立系統格局,進而令會計人員從學校權利關系鏈中良好的剝離出來,變成學校社會所屬;可履行會計委派工作體制,令會計人員不受控于學校責任人,進而令財產所有者享受應有權益。同時應履行必要的委派管理工作體制,確保委派員工可深入至學校運行管理的各環節中,參與重要決策,進而由待遇層面打消會計顧慮。例如可創建激勵管理制度,提升會計從業人員工積極性。也可由法律責任層面,做好管理和監督人員權責劃分,進而推進會計人員良好的實施內部監督,提升管控力度,強化工作深度??陕男屑泻怂愎芾眢w制,令學校各類會計業務匯總到會計服務工作中心,進而在統一開戶、核算分戶、管理集成的模式下,規范核算管理,確保學校會計信息的可靠和真實性。

(二)完善內控體制,清晰會計責任主體

學校應科學進行會計工作崗位布設,實施定期管理核查,確保及時設崗、依據崗位特點安排不同人員。各個崗位應創建互聯機制,基于預防為主的科學原則,杜絕舞弊、違法行為,確保會計記錄整體可靠性。會計基礎工作應做到規范科學,確保各項會計業務工作符合規范準則,預防職能不清晰、手續管理不嚴格等問題。另外學校應創建科學的會計處理工作流程,做好手續環節管控,實施財務復核,確保會計信息可靠真實性。學校會計崗位權限職能與操作過程應進一步清晰界定,保證會計依據要求辦事。會計與相關工作人員不僅應同學校負責人創建互相負責的工作模式,還要承擔法律責任,進而樹立一致同步的工作目標,消除各級矛盾問題,創建優質工作環境氛圍。

五、結語

總之,學校會計監督工作不但可優化學校管理經營環境,還可確保學校各項財產資源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令會計資料體現全面真實性以及整體性。為此我們只有針對實踐工作問題,制定科學策略,方能提升學校會計監督工作水平,達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作者:農克沙工作單位:南寧市教師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