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編輯的能力探索
時間:2022-09-18 05:23:11
導語:科技期刊編輯的能力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趙彥杰工作單位:德州學院
一、當前科技期刊的形勢及現狀分析
隨著世界經濟、科技一體化,科技期刊面臨著不僅國內的競爭,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國際的競爭。低水平重復現象將失去競爭力。我國科技期刊的實力和編輯人才素質與國際先進期刊存在明顯差距,一些世界名刊之所以成為名刊,與其擁有一流的編輯人才和雄厚的智力資源有極大關系。《自然》雜志編輯部共有編輯80多人,都是具有博士學位或博士后的有專業背景的人員[1],其人才實力顯而易見。而在我國的科技期刊界,特別是高校的學報編輯人員,一部分辦刊人員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或科研上,高職稱人員也把精力投入到帶研究生或課題上,很少把精力投入到編輯學研究上來,致使科技期刊的辦刊質量嚴重不足,稿件低水平重復,再加上一校一刊,出版周期長,被引頻次低等,是我國科技期刊的辦刊現狀。就我們高校學報為例,某些高校領導的心目中,教學和科研是第一位的,加強有關建設,進行有關投入,特別是一些硬件建設可以說是不遺余力,而對一些軟環境建設,如學報功能作用的認識,則明顯不足[2],還沒有將學報當作高校建設中一項重要的“形象工程”和“支持工程”來認識和運作,更談不上對學報編輯能力的培養。難怪有人把學報比做大學傳達室后面的那一間房子。正是由于此,期刊編輯人員少,高素質的復合型編輯人才更是風毛麟角,策劃能力差,外語與計算機水平低,經營意識差等現象普遍存在。但隨著市場化進程的加快,科技期刊正從象牙塔走向風雨的市場,科技期刊編輯也有單純編輯走向編輯、經營的雙重使命。而對全球化、網絡化、市場化的挑戰,科技期刊急需高素質的編輯人才,提高科技期刊編輯的素質顯得尤為重要。
二、科技期刊編輯能力的要求
1.較強的論文審讀能力科技期刊編輯要對論文進行篩選和創造性的發現,就必須有深刻的洞察力。即能見微知著,思想上需要高度的條理化、深邃化。重點審查論文選題的意義與價值,實驗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實驗結果是否可靠,數據處理是否正確,實驗分析與討論是否合乎邏輯。只有具備敏銳的眼光,才能發現優秀的論文,挖掘和培養優秀的人才,才能充分實踐主體意識在編輯過程中的作用[3]。
2.高水平的策劃能力編輯策劃是期刊編輯主體意識和創造意識的集中體現,編輯人員通過自己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不斷推出適合時代需要的、體現鮮明個性特色的科技期刊,使科技期刊在社會上展現良好的形象,贏得廣大讀者的信任,以獲得最佳的社會效益。所謂策劃,就是編輯出版工作者為使出版物達到預定的目標而進行的編輯、出版、發行等全過程的智力行為,面對市場化滾滾而來的信息浪潮和愈演愈烈的“信息爆炸”,對信息過濾是編輯工作者責無旁貸的任務。對這些繁雜的信息,編輯要善于組合、取舍、緩解無限豐富的信息,這就是編輯的策劃能力。目前,多數期刊編輯并沒有系統掌握策劃理論,更缺乏對這一理論的深入研究,自覺進行策劃的意識淡薄,從而導致期刊界無論是在策劃理論的研究上,還是在策劃實踐的探索上,都遠遠落后于期刊發展的潮流。
3.銳意進取的創新能力科技編輯是對科技創新信息的記載和傳遞,編輯過程確實也是對成果作品的再創造,編輯的創新意識對科技期刊質量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包括觀念的創新和質量的創新。觀念的創新是一切創新的基礎,是在思想深處摒棄墨守成規的傳統觀念。觀念創新依賴于對創新的準確理解和對學術期刊歷史使命的準確把握,體現在辦刊理念中。質量創新是創新科技的根本,學術質量的創新要求編輯做到要了解國內外的重大科研發展方向,密切跟蹤重大科研課題的進展,搶先發表原創性強的重大科研成果。在論文格式、期刊封面、版面等要進行創新。刊發論文的題材不拘一格,論文的信息質量和期刊的總信息量不斷提高。
4.專博結合與雄厚的專業基礎能力編輯不僅要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有較高的學術造詣,了解本學科的學術動態和發展趨勢,還要一專多能,對其他相關專業的知識也要有一定的了解。科技期刊編輯應力求學者化,把握當今世界社會科技的發展趨勢,起碼要對學科前沿領域有所了解。編輯不僅要努力學習,成為某個方面的專家,更應該力爭成為博學多識、知識面廣的雜家。真正做到“一專多能”,“專”與“博”的有效結合。
5.熟練掌握外語與計算機操作能力隨著世界經濟科技一體化,國際科技交流日趨頻繁,我們需要了解國外的最新科技動態,同時也要把我們的最新成果推出國門,所以,提高編輯的英文水平變得十分重要,但目前期刊編輯熟悉外語的人少,期刊多以漢語為主,附以相應的英文摘要,有的連英文摘要也沒有。由于國外相關人員對漢語多不精通,高水平的文章也常常被忽略。我們的科技期刊之所以難以在國際上引起關注,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語言障礙。由于計算機技術和現代化通訊技術的發展和廣泛使用,編輯出版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在網絡時代,編輯人員不僅可以利用計算機、傳真機、掃描儀等先進設備來對稿件進行加工,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組稿、送審、返修、討論、排版等,因此,科技期刊的編輯,應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6.廣泛的社交與協調能力期刊部門雖小,卻也五臟俱全,搞好內外協調,使期刊正常出版是一個系統工程。從選題設計、組稿、審稿、編輯加工到校對、版面印刷、發行等各個環節,不僅關系到編者、作者、讀者,還需要印刷廠、郵政部門的配合。這些都需要編輯與之相互協調。對作者,應廣泛接觸,增進理解,重點培養,建立一支比較穩定、高水平的作者隊伍;對讀者,要樹立為讀者服務的思想,多聽讀者意見,解答作者疑問,加強與讀者的交流,為期刊能更貼近讀者提供參考;對協作部門,要及時了解市場行情,建立誠信的協作關系,為期刊順利出版、發行鋪設暢順之路。期刊之間在當今市場經濟時代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坐等好的稿子、好作者自己上門的日子已經作為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一去不復返了,這就需要編輯不能守株待兔,應當主動走出門去,與作者交朋友,利用雜志的品牌,約請知名作者把好的稿子投到自己的刊物上來,以擴大雜志的影響,提高知名度,這就需要編輯具有較強的社會公關能力,這是時代的需要。
三、結束語
一支專業水平高,業務技能強,綜合素質優良的一流編輯隊伍,無疑是科技期刊持續發展,不斷創新的保證。在充滿競爭的新世紀,科技期刊業務的核心和實質是科技編輯人才的競爭。一份期刊能否充滿活力,不斷發展,立于不敗之地,關鍵取決于能否擁有一支精干、高素質的期刊編輯隊伍,有什么素質的編輯,就會有什么質量的期刊。因此,應該切實加強科技期刊編輯隊伍建設,不斷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優秀編輯人才,這對提高我國科技期刊發展水平,創建一批能躋身于世界先進期刊行列,具有國際影響的權威期刊至關重要。
- 上一篇:施工企業科技進步的路徑探討
- 下一篇:民營科技檔案工作的問題與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