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旅游管理系學生創新能力鍛煉途徑探索
時間:2022-10-26 11:36:00
導語:大學旅游管理系學生創新能力鍛煉途徑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主要依靠各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來進行。然而按照傳統教育模式培養的旅游人才,大部分是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創新能力不足。本文從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及其培養途徑出發,通過改革教學方法、強化實踐環節等措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旅游管理創新能力培養
1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意義
1.1時展的需要
在全球經濟大背景下,社會和科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及消費行為也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近年來,多種新型旅游產品的爭相出現,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走出家門出去旅游,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理念在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旅游活動的影響。旅游院校也要根據時展的變化,在人才培養上要以社會本位為主兼顧個人本位的培養原則,更多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只有不斷學習、探索、創新,才能迎接社會的巨大挑戰和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旅游需求。
1.2旅游企業等用人單位的迫切需要
旅游行業是服務型產業,對傳統旅游需求的服務目前已基本達到飽和,而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進步,人們消費行為和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新型的旅游需求也不斷出現,因此,旅游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朝陽產業”中生存下來,必要有了解游客需求變化、具有寬知識、高技能、強能力和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的旅游技術專業人才來支撐。
2.1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在創新能力方面存在著較大的“知、行”反差
目前,該專業大學生已認識到“創新能力是每個大學生都有的一種潛在的自然屬性”,普遍意識到在大學生努力創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意義的事,只有具有創新能力,明天才能更有資本去競爭。然會,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卻很少有人愿意為了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而付出行動。據實地調查發現:37%的學生從不參加學院組織的科技競賽活動,14%的學生表示根本沒興趣參加科技競賽活動,對科技競賽缺乏參與的占49%。對于教師組織的科研項目,28%的學生表示只參加過一次,只有11.50%的學生多次參加過教師組織的科研項目,而仍有很大比例的學生從不參加科研項目。
2.2旅游專業教育的軟件和硬件條件不夠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軟件條件:教師隊伍。教師是學生創新潛能的呵護者、激發者,能夠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指導和規劃的作用,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起著極其重要的龍頭作用。而我國旅游高等院校現有的教師所接受的教育體制比較傳統,缺乏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承襲舊的教育思想和觀念,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走出傳統,邁向創新”,絕非易事。
硬件條件:教學實習設備。目前大多數高校缺乏先進的教學實習設備,因此教育活動很難提高水平,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培養更是無從談起,創新能力基本得不到較大提高。要想把旅游高等院校建設發展成為引領“朝陽產業”進步創新的人才培養基地,必須實現教育實習設備現代化。
2.3激勵、評價等制度建設不健全使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缺乏動力
激勵制度不健全影響著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旅游院校獨立辦學的權限不斷加大,但是激勵、評價制度的不健全,使得教職工不能充分發揮其教學積極性,長期以來,教職工工作積極性逐漸被泯滅了,而教職工創新潛能的開發更是不可能。這對旅游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進取精神的培養造成了間接的影響,不利于學(下轉第157頁)(上接第114頁)生創新能力的順利提升。
3旅游管理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途徑
3.1創設良好的情景,激發學生創新能力
作為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羅杰斯說:“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扮演了過多的角色,學生大部分是觀眾、聽眾,這大大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發揮。
3.2建設旅游管理實踐創新基地,優化創新型人才培養環境
旅游行業是服務型行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較大,而且對所需人才的動手和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理論方面“必需、夠用”的前提下,應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鼓勵學生參與實踐,這直接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因此,只有建設比較穩定的實踐基地,才能達到充分利用實踐基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3.3引導學生樹立創新學習發展觀
學生要進行全面創新,思想是先導。要創新必先是更新觀念,轉換腦筋,從傳統的學習思維方式中解放出來,樹立創新學習發展觀,將促進學生把學習過程當作一種創新性的認知過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客觀地認識世界,以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自主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不成為被動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而是擴展思維,運用各種成效顯著的學習方法,對所學內容進行獨立思考,創造性地探索新問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發展自己的創新行為。
3.4提升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創新教學能力
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旅游管理專業必須注重提高教師創新素質。首先,高等旅游管理院校應加大對碩士以上畢業生和具有豐富經驗、實踐能力較強人才的吸引力度;其次,學院出資鼓勵現有教師通過國內外進修、研究生課程班進修、在職碩士、博士培養等途徑來提高學歷層次,提高業務素質;第三,校企結合,產學研結合,讓旅游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第四,聘用旅游企業的管理者、旅游行業行政官員、現行旅游行業資深從業人員做兼職教師,建立起一支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把教學活動變成一個創造性活動過程。
3.5加強制度建設,創建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動力機制
創新的動力素質是創新活動直接的驅動力,是人的創新行為發生的根本原因。建設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動力機制的內外環境,建立創新的教學評價機制、創新的學習評價機制、創新的學生評價和獎勵機制,運用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師及學生的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加強教學互動,創新實踐形式,營造創新的文化氛圍。對教師應通過教師自身的發展與學生的培養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推動和促使教師創新教學觀念和方法,不斷提高創新教學的水平,在學生的創新活動中充當引路人,真正通過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校應支持學生崇尚個性自由,大膽地向權威及傳統觀念挑戰,把學生的創新觀念、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作為學校對學生評價和獎勵的重要依據。
- 上一篇:鄉鎮養老保險遭遇難題及解決舉措
- 下一篇:新時期下廣西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方案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