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旅游策略
時間:2022-06-26 08:29:14
導語: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旅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二五時期是要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調整發展的5年,不僅要在全國縮小區域經濟差距,在遼寧省內也要關注區域發展不均衡問題,逐步縮小地區間的經濟差距,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改革開放30多年來,遼寧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省內區域經濟的差距不斷擴大,抑制了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使區域經濟發展出現不協調,對構建和諧社會和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均有一定的影響。遼西地區是遼寧省經濟發展落后的地區,而該地區所擁有的豐富旅游資源始終也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實施遼西地區旅游發展戰略不僅可以帶動落后地區經濟發展,而且對遼寧長期穩定發展,實現國家十二五時期“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目標也十分重要。
一、遼西地區經濟發展水平
2009年遼寧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065.57億元,在全國各省、區、市經濟總量的排行榜上前移一位,躍居至第7位。人均GDP為35239元/人,在全國各省市中的排名為第9位。另外,遼寧省城市人口比重達60%,在全國排名第5位。然而,在遼寧省內,地區之間仍然存在著差距,其中遼西五市除盤錦,其他四市人均GDP不僅低于全省水平,甚至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5125元/人。在遼寧經濟排名的最后5個地區中,遼西的錦州、葫蘆島、朝陽和阜新占據4個席位。在占全省面積36.69%的遼西五市,GDP的比重卻只有15.6%,即便是按照人口比重核算29.54%的人口,GDP的比重也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遼西五市不僅整體經濟水平低于全省水平,而且從2001年到2009年的9年時間里,GDP比重從17.18%下降為15.6%,在全省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遼西地區與全省的經濟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在逐步擴大。從2009年遼寧人均GDP的空間格局來看,遼寧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分布在遼中的沈大線上,如沈陽、鞍山、大連,而遼東地區經濟也較發達,經濟落后的地區是遼北和遼西,而遼西有三市都是經濟最落后的地區。因此,整理上來看,遼寧經濟滯后的地區主要分布在遼西。
二、促進遼西旅游業發展的必要性
2009年在全國各省市中,除了北京和上海旅游收入占據GDP比重的20.58%和15.04%之外,遼寧以14.77%的比重位列第3,這說明旅游業在遼寧經濟結構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遼西推行旅游戰略已經具備了優越的發展基礎和發展經驗。遼西地區為了發展經濟,選擇旅游業作為未來帶動遼西五市經濟發展戰略重點,主要基于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一)經濟發展需要
從表3中可以看出,遼西五市中的朝陽、阜新、葫蘆島和錦州自2001年至今始終都是遼寧經濟發展滯后地區。為了發展經濟,并且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選擇旅游業作為遼西地區未來發展的重點是恰當和必要的。
(二)區域協調發展需要
2010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十二五期間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指導方針。2011年3月14日上午9時,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的《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再次強調“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同時提出要轉變發展方式,加強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遼西地區不僅經濟落后,且由于自然原因生態環境極其脆弱,因此,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要注意保護環境,而旅游業本身就是一種對環境影響較小的經濟活動。選擇旅游業作為遼西發展的產業方向,完全符合“區域協調發展”的需要。
(三)提高當地人民生活水平需要
總體而言遼西地區低保人口比重為7.05%高于全省5.2%,另外,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角度,遼西地區21183元/人的水平不僅低于遼寧平均水平35239元/人,而且也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25125元/人,這充分說明遼西地區人民生活水平較低。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實施旅游發展戰略的過程中,注重當地居民參與旅游產業,既可以保證旅游業的健康發展,也能實現當地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四)解決就業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和遼寧經濟結構的調整,遼西五市工礦企業離崗職工再就業狀況不容樂觀。以阜新為例,隨著煤礦資源的枯竭,大量下崗工人再就業渠道狹窄。問題的關鍵在于沒有發展拉動就業的勞動密集型新興產業。另外,遼西地區城市人口比重較低,平均城市人口比重只有40.07%,朝陽和葫蘆島甚至只有28.93%和31.21%,而遼寧省的平均水平為60%。從整體上看,各旅游特征產業每獲得1萬元的增加值,就能帶動全社會9.5281人就業,因此,遼西地區大力發展旅游業對于當地解決就業意義重大。
(五)生態環境建設需要
由于遼西地處干旱、半干旱區,降水稀少,植被覆蓋率較低,錦州、阜新、盤錦、朝陽和葫蘆島的森林覆蓋率分別為15.30%、24.17%、2.34%、35.60%和28.71%,只有朝陽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5.13%,其他地區都低于全省平均值。生態環境脆弱的遼西地區,通過旅游業的發展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活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而且可以為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籌措資金。
三、遼西旅游發展條件分析
(一)豐富的旅游資源
遼西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遼西地區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都十分優越,海陸風景兼備,歷史景觀薈萃,可謂是一塊資源豐厚的旅游勝地。自然景觀方面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處;國家級森林公園5處;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1處。遼西地區文化歷史悠久,少數民族風情絢麗多彩,可開發的深內涵的文化旅游資源數不勝數:遼西現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1處;全國優秀旅游城市6座;國家級工業示范點3處;國家級農業示范點8處;還有錦州市遼沈戰役紀念館等紅色旅游資源。
(二)優越的地理位置
無論從大連、沈陽進入華北,還是從北京、天津進入中國東北,都可以方便地到達遼西走廊旅游區。遼西走廊旅游區南鄰秦皇島、山海關、北戴河等沿海旅游區,東鄰大連、營口濱海風景區及本溪、丹東等遼東半島山海風光、亞洲第一大濕地盤錦灘涂葦塘;西北部連接內蒙大漠草原沙湖旅游區;它周邊還連接承德、北京、天津、沈陽等國際旅游名城。遼西走廊交通發達,形成了立體交通網,京哈鐵路、秦沈高速鐵路、京沈高速公路、102線公路橫貫遼西走廊,錦州與京、滬、穗等大城市之間已經直通民航,錦州港、葫蘆島港是遼西北內陸的出海通道。[2]遼西走廊在歷史上曾是中國通往朝鮮半島的“信道”,史稱“東方絲綢之路”,它對韓國、朝鮮、日本的旅游流具有強勢吸引力。
(三)積極的政策
從近年來的一些指導意見和國家會議可以看出,國家和遼寧省政府都十分重視旅游業的發展。2008年8月27日《關于大力發展旅游業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由發改委主導,國家旅游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六部委、部門聯合起草擬定,并經國務院批準?!兑庖姟访鞔_提出將促進就業與發展旅游業結合起來,這也是國家首次從促進就業的角度,提出各部門聯手大力發展旅游業。國務院總理2009年11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會議認為,旅游業兼具經濟和社會功能,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這些政策背景和會議精神是遼西旅游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也是政策依據。
四、遼西旅游發展戰略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為了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遼寧省在未來的發展中應為遼西地區制定旅游發展戰略,并大力扶植遼西旅游業的深入發展。正確的旅游發展戰略將會促進遼西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提高和環境保護的綜合效益,然而要實現這些目標需要采取恰當的對策。
(一)重點扶植戰略
遼西旅游發展需要遼寧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從目前的格局來看,遼中、遼南和遼東不論是經濟還是旅游業其發展水平都高于遼西地區,因此,全省應該將遼西地區的旅游發展作為未來一定時期內的戰略重點從政策、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加以扶持。從遼西地區的本地政府來看,也應該將旅游產業作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制定長期的發展戰略并嚴格認真實施,促進旅游業的深入發展,實現遼西地區的經濟騰飛。
(二)聯合開發戰略
遼西旅游發展過程中需要打破各市行政壁壘,實現區域旅游合作,應當建立區域旅游合作的保證機制,實行遼西五市旅游實效合作體系,保證遼西旅游開發過程中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加強官方和旅游業界的合作。遼西地區旅游主管部門將加強工作聯系和業務交流,積極為旅游企業搭建合作平臺,鼓勵五市旅游企業建立對口合作關系,促進業界的深入合作。最終實現遼西地區統一協調的旅游開發和經驗管理機制,將遼西五市打造成一個強大的旅游品牌,形成一個更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并向市場推出高質量、高體驗的旅游產品和服務。
(三)特色精品戰略
遼西地區的旅游發展不能只是被動地跟隨市場和簡單復制別的地區成功案例,要實現遼西旅游的健康、持續發展必須根據遼西走廊旅游特色,打造精品旅游。根據遼西資源特色,可以推出十大精品旅游產品:(1)以盤錦紅海灘、醫巫閭山、努魯爾虎山和海棠山自然保護區為代表的生態旅游;(2)興城海濱、菊花島、錦州筆架山為代表的濱海旅游;(3)以奉國寺、北普陀禪寺、大廣濟寺、媽祖廟、三清閣、青巖寺為主體的宗教旅游;(4)以朝陽北票鳥化石自然保護區和錦州宜州化石為代表的遼西生物化石旅游;(5)以遼、明、清古戰爭遺址為主要內容的戰爭旅游;[3](6)以中國第一只晶體管、第一塊石英玻璃、第一根錦綸絲、第一座電子轟擊爐、第一支人造塑料花、道光廿五為主體的工業旅游;(7)以興城海會、筆架山海會、閭山賞花會、契丹婚俗表演、北鎮廟祭山大典、錦州民間文化節等多種形式為主體的節慶旅游;(8)以九門口長城、興城古城、馮素弗墓為代表的歷史古跡旅游;(9)以牛河梁和查海遺址為代表的古人類旅游;(10)以遼沈戰役紀念館為核心的紅色旅游。
(四)市場開拓戰略
遼西地處中國東北和華北連接的咽喉,特殊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遼西旅游發展廣闊的潛在客源市場。目前遼西地區周邊3小時陸地交通圈范圍內的超級大城市包括北京、天津、唐山、沈陽,百萬以上的其他大城市還包括秦皇島、鞍山、撫順等,該范圍內城市人口總計可達5000萬以上,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遼西地區的旅游發展不缺乏市場,只是缺少市場開發,因此,要積極培育統一的遼西區域旅游品牌,聯合促銷宣傳,打造品牌旅游形象,加強銷售隊伍建設和擴展銷售渠道,開展多種形式的旅游營銷組合,逐步增強周邊地區對遼西旅游的認知度,形成龐大、穩定的周邊游客市場。
- 上一篇:工程投資控制監管研討
- 下一篇:美國教育評估歷史與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