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企競爭力現狀及影響因素

時間:2022-08-02 05:30:37

導語:新疆民企競爭力現狀及影響因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疆民企競爭力現狀及影響因素

一、新疆民營企業競爭能力的現狀

新疆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普遍不足,不能對企業發揮有效的控導作用。從新疆現在的民營企業實際情況和民營企業發展的階段性來看,民營企業度過艱難的存活期之后,發展步伐減緩,進入低速發展時期,加上近一兩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利潤出現下滑,經營陷入低谷,維持運轉保活命成了當務之急。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一些原先就具有一定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尚能維持,大部分企業都出現了市場萎縮、效益滑坡、資金鏈銜接脫節等困難局面。

第一,民營企業產權結構與治理結構仍不盡合理。企業經營控制權及其配置是企業治理結構的核心。企業的治理結構是受企業的產權結構制約的。經驗表明,企業治理結構會隨著企業產權結構和企業規模的擴大而發生變化,并逐漸從所有權與經營控制權合一的古典集權狀態轉變成為兩者相互分離的現代分權狀態。到現在,新疆多數民營企業仍傾向于集權式治理結構。在一定階段,集權式治理結構和家族式管理,對于民營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并不是毫無意義的,相反,它可能更有助于形成民營企業的競爭力。但是,從長期發展和進一步提升民營企業競爭力角度看,民營企業從傳統的家庭制轉向現代制,勢在必行。

第二,民營企業的創新能力直接影響民營企業競爭力的提升。民營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發展到了價格競爭仍然普遍存在,但開始讓位于創新能力競爭的階段。創新已成為企業有無競爭力和競爭力大小的一個重要標志和因素。任何一家企業,不管其規模大小,從事什么行業,只要離開了創新,就不會有持續的競爭力。所謂企業競爭力,不外就是企業產品或服務的特異性及其成本優勢以及由此形成的企業開拓和占領市場,維護和擴展市場并由此獲得更多長期利潤的能力。在沒有創新收益“外溢”的情況下,創新始終是一個有助于企業產品和服務差異性增大,有助于企業戰略資產積累,有助于更大幅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有助于大幅度提升企業競爭力的范疇。成功的創新,進一步激發了企業家的更大的創新沖動,并由此給企業帶來了更大的創新收益。

第三,人才和人力資源短缺是制約進一步提升民營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民營企業認為影響其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因素就是人才缺乏。企業要提高其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其內部管理水平,尤其是當企業從單一產品生產經營模式向跨行業生產領域轉型,實行多元化發展時,就更離不開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場開拓人才了。從企業技術創新角度看,目前新疆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主要有兩:種:第一類是通過自身研發形成的創新和競爭力,這種創新需要較大規模的前期投入,同時也需要大量科技人才;第二類是模仿別人的生產技術,可叫作創新模仿。目前新疆絕大多數中小型民營企業,由于財力和人才的短缺,多數只能采用創新模仿的辦法參與市場競爭。

第四,商務成本的高低是決定民營企業競爭力大小的一個重要因素。土地,資本,信息和與政府管理部門的交易費用,勞動力價格等共同構成企業的商務成本。目前,商務成本已經成為影響民營企業競爭力提升的一個非常突出的因素。首先,過高的土地價格影響著民營企業的競爭力。新疆民營企業仍處于主要依靠外延擴大再生產和提高競爭力的階段,對土地具有高度依賴傾向。

第五,公共政策和制度環境對提升民營企業競爭力具有直接影響。長期以來,涉及民營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和制度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系統性的“次國民待遇”問題。盡管從總體上說,近年來政府對發展民營企業的政策和制度已經大大改善,但由于人們在認識上存在的各種偏見根深蒂固,因此,民營企業競爭力的提升還必然會經常受到來自于政策面和制度面的種種歧視。

第六,設備技術狀況影響民營企業競爭力的提升。民營企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利潤由暴利逐漸轉向微利。經營者也逐漸認識到設備是企業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設備技術狀況不僅關系到企業產品質量的好壞,而且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競爭能力的提升。

二、影響新疆民營企業競爭能力的因素分析新疆民營企業在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推動技術進步以及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影響民營企業競爭能力提升的有益的因素。

第一,新疆民營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以自籌為主,政府財政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有效激發了民間資本的投資積極性,民間投資實力明顯增強,投資領域大大拓寬,投資規模逐漸超過國有投資,在全社會投資總量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民營企業的資金主要來源于民間投資,據2009年的統計,勞動積累與合伙投資占民營企業資金來源的65%,銀行投資與信貸僅占10%左右。這使得民營企業主更加關注該企業自己的效益,努力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而且由于其資金大部分是自籌的,不需要受公眾媒體輿論的壓力,不需要向公眾公布其報表及運營等情況。另外,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多項鼓勵,激勵的政策措施,積極啟動民間投資,特別是國家預算內資金(包括國債投資,技改貼息等)。

第二,民營企業的社會負擔相對輕,發展空間比較大。民營企業的發展只有20多年的歷史,同國企相比,不存在員工養老等問題。同時國家又制定了相關的政策部署,改進管理,加強服務,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將是很大的。

第三,新疆民營企業有較強的適應性。從行業結構來看,民營企業主要集中于制造業,餐飲業和批發零售。民營企業大部分為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多為一般的日用產品和一般技術的配套產品,其技術含量比較低,容易轉型。一般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運行行業。

第四,新疆民營企業在管理體制上的靈活性,是民營企業的又一個優勢。新疆的民營企業創業初期都帶有明顯的民族特色,這使得無論在產權結構,組織基礎,權力分配,決策方式上,民營企業都有較大的自主性,不象國企需受制于較多的管制。

2.影響新疆民營企業競爭能力的不利因素分析。

任何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都離不開所處的生態環境,同樣企業競爭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從外界吸收有益的養分。一般而言,企業競爭能力不足除了內在制約因素外,還會受宏觀經濟環境、政策環境、融資環境等外部環境因素的制約。第一,企業外部因素缺乏。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要受到其所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企業競爭能力的提升同樣也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外部環境變量對企業競爭能力提升的影響在多數情況下可能比內部管理和行業變量更為深刻和廣泛,盡管這種影響可能是間接的,并通過較長時間才能顯現出來。

2.1區域經濟發展滯后。“九五”以來,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提出,國家在投資和政策上逐步加大了對新疆的支持力度。隨著新疆地區農林水利、交通通信、能源工業等基礎設施、基礎產業不斷加強,基礎設施的“瓶頸”制約明顯得到緩解,為新疆中小企業的競爭能力創造了條件。國家為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法規、政策改善民營企業的經營環境,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特別是2002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法》的頒布實施,為新疆民營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是在全國范圍內而言,新疆區域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未能給當地民營企業競爭能力提供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一方面新疆經濟實力較弱,2009年新疆GDP4273.58億元,全國排名27位。人均GDP20398元,全國排名23位。2009年新疆財政資金自給率只有46.5%,全疆87個縣市,只有12個縣市能財政自給,其余都要靠國家補貼,居民收入與全國的絕對差距進一步擴大。經濟發展滯后,人民生活水平低,市場發育緩慢,市場容量小、需求不旺,資金匾乏,這些都會對新疆民營企業競爭能力提升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新疆經濟發展滯后,財力不足,政府無力建立民營企業發展基金、民營企業擔保基金等機構,或者已建立的機構因資金嚴重缺乏,不能滿足民營企業發展的要求,支持民營企業競爭能力十分有限。

2.2政策環境欠佳。民營企業競爭能力的提升除了依靠自身的努力外,政府及社會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引導和推動民營企業競爭能力,關鍵在于營造配套的政策環境。政府作為企業競爭能力的引導者和和推動者,如果連企業自身的發展都引導和保障得不到位,企業的自我發展更是困難重重了。因此,政策環境差是導致新疆民營企業競爭能力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2.3融資環境較差。民營企業自主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一般而言,民營企業的資金來源有內部資金和外部資金。一般來說,民營企業內部資金明顯不足,迫切需要外部資金融通。外部資金融資渠道主要為金融機構的貸款和在金融市場上發行股票債券。民營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傭金成本過高。因此,民營企業的外資來源主要還是金融機構的間接融資。目前新疆民營企業貸款難,表現為企業貸款難,銀行放款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