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企業競爭策略監管

時間:2022-08-02 05:41:53

導語:信息技術企業競爭策略監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技術企業競爭策略監管

1、信息技術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術通常也稱信息通信技術,是主要用于管理和處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現代信息技術具備兩大主要特點:一是技術性,具體表現為:方法的科學性,工具設備的先進性,技能的熟練性,經驗的豐富性,作用過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二是信息性,具體表現為:信息技術的服務主體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處理與利用的效率、效益。同時,由信息的秉性決定信息技術還具有普遍性、客觀性、相對性、動態性、共享性、可變換性等特性。

而對于現代企業管理而言,信息技術的信息性的作用尤為突出,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大大改善了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企業原來的金字塔式管理結構出現了中空化,企業組織結構中層環節的工作已由計算機網絡和數據庫來代替,這都不可避免的引發企業組織的深刻變革。

2、基于信息技術的現代企業管理

現代管理是指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現代化,它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依靠先進的信息技術對企業中的各種信息進行處理和傳遞,進而作出決策,而這種人機結合的,能夠科學、統一的進行信息收集、傳輸、加工、保存、維護和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統就是信息技術的核心部分在管理中的集中體現,并能夠影響企業組織的方方面面。

2.1對企業組織結構的影響。管理幅度原則是管理學上制約領導管理寬度和廣度的重要標準之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和普及,領導能夠直接了解下屬動態的環境得以改善,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得組織對個體績效的評估能力大大增強,扁平化的層級結構開始出現,即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會帶來信息處理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從而降低中間管理層的人數。

2.2對企業管理方式的影響。

2.2.1企業管理理論的根本轉變。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以信息化為主線實現管理創新、構建新的管理平臺成為管理界的主流課題,并應運而生了大量信息技術所支持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企業管理理念和思維方式。企業流程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打破了傳統職能分工理論的基礎,考慮和改造的對象是企業過程,強調以過程為核心,考察企業過程的發生、發展和終結,確定、描述、分析,分解整個企業過程,重構與企業過程相匹配的企業運行機制和組織結構,實現對企業全過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從而為企業管理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思維模式。

2.2.2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企業實施信息化,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人力資源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本性資源,具有能動性和可再生性,因此,在實施信息化時要注意分析整體情況、進行系統規劃,才能改進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各個流程環節。一般而言,人力資源管理流程可為幾個步驟: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配置→人力資源開發→評價。信息化管理要求企業要以新的思維來對待員工,要以營銷的視角來開發組織中的人力資源,提供精確高效的數據以及信息資源,面向流程,利用先進的管理思想降低內部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進行流程重組,實現人力資源的保值和增值,提升企業生產和運作的效率,增加盈利。

3、利用信息技術,確立企業競爭戰略管理優勢

3.1信息技術在變化管理中的優勢。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信息能夠很快超越國家和地域的限制,使得區域性市場競爭逐漸暴露在信息流泛濫的更加殘酷的全球競爭環境之中,競爭環境更加詭譎多變。基于此,新的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管理在變化管理中的優勢作用也逐漸凸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和相互關聯性更為顯著,管理運營體系和信息技術應用體系趨于一體化,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具有較高耦合度的體系。信息的完備性、動態性、流暢性等優勢下的企業經營更加強調企業的整體規劃和設計,站在戰略的高度去主動的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并不斷調整和整改自身的發展策略,在變動的環境中得到主動而敏捷的快速發展。

3.2基于戰略對應的信息化管理過程的優勢。戰略對應是對信息技術與運營戰略之間的作用與反作用關系的一種概括性表述。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經過了數據處理、管理信息系統和戰略信息系統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主要以提高工作效率為目的,而發展到戰略對應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獲取競爭優勢。基于戰略對應的信息化管理過程,就是以戰略對應原理為指導,在信息系統的規劃和設計中,充分考慮運營戰略和信息技術戰略之間的相互影響包括作用與反作用,提出能夠貫穿到整個信息化項目實施、應用與評價的整個過程,并能夠有效支持企業實現其戰略目標的戰略應對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