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運行安全管理與設備維護分析
時間:2022-01-01 10:16:35
導語:變電運行安全管理與設備維護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電力系統規模的擴大與電網額定電壓等級的提升,對于變電安全運行管理與設備維護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所以,如何進行安全管理體系的研究,并構建內部控制體系,也成為了未來電力系統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思路。本文將圍繞當前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問題展開分析,為今后的工作提供技術參考。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電力系統的變電運行安全管理工作成本要遠遠高于建設造價成本,而基本建設與后期維護工作也是相互銜接的。變電站工程項目本身的周期長、風險大,對于民生與社會發展的意義顯著,如果沒有安全有效的管理,就無法實現安全生產的預期目標,甚至影響到電網的可靠運行。
1電力系統安全管理的理論依據
中國電力系統在實踐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安全運行管理模式,以機制、體系方面的約束來更好地開展技術保障與安全監督工作,將安全生產風險管理融入日常工作當中,形成管理標準。從管理的理論依據來看,強調對人員、事件與事物的量化管理,突出對于電力系統變電運行安全工作的崗位職責與技術要求,以便于更好地規劃經營管理程序與操作方法,實現對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管理。新時期的管理工作也與傳統的經驗型管理相互對應,更加重視程序化與標準化,緊緊圍繞電力系統運行管理水平提升的這一目標來進行制度保障。
2當前電力系統變電運行安全管理的缺陷
2.1管理未深入細節。安全是企業發展中的核心,也是企業創造效益的基礎性條件。在實際的工作當中,仍有一些企業員工的安全意識有所欠缺,雖然在一些重點問題上,能了解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某些管理措施避免問題的產生,但是對于某些細節性工作仍然缺乏認知,導致違章操作普遍存在,也是各類安全事故產生的主要原因。為了避免生產責任事故與交通事故等事件的重復產生,就應該進行總結反思,并吸取教訓,重點加強生產經營工作中的細節管理工作[1]。2.2安全管理重于形式。電力系統的變電運行安全管理工作重于形式的現狀一直以來都是影響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因素,也導致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工作一直處于被動局面。企業安全基礎薄弱的情況下,產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也會相對較高,讓安全管理的效率下降。按照安全管理的相關規定,嚴格落實并執行安全法規是安全生產的前提性保障,尤其是基層班組應該重點強化自身的工作職責,一旦發現問題需及時進行整改。2.3后臺監控體系的缺失。電力系統的實際工作當中,后臺監控疏于管理的現狀多次產生,也多為人為因素所導致。一方面后臺監控機制的運行和管理制度尚未落實到位,管理部門的定期檢查工作未落實到位;另一方面,系統的保障能力與監控能力也有技術缺陷,某些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后臺監控軟件也不具備相應的功能。實際上,變電站的運行和操作是非常嚴謹的工作,必須嚴格遵守相應的安全規章制度,并做好措施到項、責任到人,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2]。
3安全管理與設備維護方案
3.1注重崗位職責分配與細節把控。崗位職責分配應注重責任到人制度,以變電站為例,站長應該是第一安全責任人,對安全運行管理工作全權負責,不僅在組織政治、業務學習方面符合設備和生產管理的要求,組織所有人員貫徹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并做好質量考核工作。例如對設備的定期巡檢、對生產狀況的掌握、對設備缺陷的分析等都應該成為細節管理的核心。而副站長主要協助站長工作,在站長不在時履行職責,完成工作調配。技術人員則負責具體的制度落實情況與技術問題的處理,對設備技術資料、系統運行信息等進行收集整合,完成技術培訓與考核工作。值長則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不僅包含工作審查與定期巡視,還應該有效掌握人員對于規章制度的掌握情況以及設備的運行情況。尤其是當設備出現事故、故障、異常狀態運行時,應重點監視運行狀況,并結合培訓計劃,執行安全技術措施。3.2落到實處的風險控制。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無法完全避免風險事件的出現,尤其是在安全管理過程中,必然面臨著一些風險事件的產生。對于企業來說,應該重視風險識別與評估判斷工作,制定更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與崗位標準,以標準化的流程制度建設來確保安全運行管理措施的貫徹和落實,做到持續性改進,發揮電力系統的中樞作用。例如,風險評估首要工作在于進行明確的風險識別與目標設定,結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相關要求,應該包括經營目標與管理目標兩個部分。電力系統的工作重點在于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如火災、電網事故、設備事故、人員傷亡等。從電力系統本身運行角度來看,線路停電危險點、送電危險點等都應該成為日常工作中的風險防范點。通常情況下,電力系統風險產生的原因也多半因為相關人員未按照國家標準與行業準則進行設備管理操作,忽視了安全運行工作的重要性,輕則出現設備損壞與人員受傷,重則導致人員傷亡,影響正常的電力系統運轉[3]。因此,變電站應該基于風險識別的結果來制定相應的管控手段,制定適合電力系統的風險決策判斷標準,明確各職能部門的風險處理權限。3.3強化監督。監督是企業管理層對各項管理工作有效性的一種持續性評估過程,內部監督也更加重視質量管理工作。對于電力系統,也應該強化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內部監督即設備的維電力訊息81護、變更活動,職能部門進行自我檢查,而外部監督則是對安全管理活動與經營活動進行規劃,并明確業務流程,更加針對性地構建監督體系,從體系中了解目前管理工作中的缺陷,明確不同單位與責任人之間的責任。
4結語
本文結合電力系統的變電運行工作實際情況,將安全管理理論融入了內部控制工作當中,在設備管理、風險管控、制度建設等各個方面明確了運行規范。為了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穩定,需要在現有的標準化基礎上重視安全管理日常工作,符合國家標準,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與其他管理模式相結合,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改進,為電力系統未來的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文峰,李霞.電力系統變電運行安全管理與設備維護技術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4(27):120~121.
[2]賈寧,陳婧.電力系統變電運行潛在問題及防范對策[J].科學技術創新,2011(31):41.
[3]汪旭峰,郭勇,周麗群,等.關于電力系統變電運行安全管理與設備維護的探討[J].通訊世界,2016(23):181~182.
作者:劉華喜 丁 倩 單位:1.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六安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 2.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六安供電公司
- 上一篇:民藝品牌建設策略研究
- 下一篇:變電站工程進度和質量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