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研究
時間:2022-04-17 09:30:15
導語: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計劃管理存在的問題
1.1職能劃分管理。2014年9月份我段根據路局工務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Ⅰ期建設目標,推進工務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對系統檢測管理、狀態分析、計劃管理等模塊進行分劈,由相關業務科室進行系統維護,業務科室負責段年度、月度生產計劃的編制錄入,各車間根據月度生產計劃編制周維修天窗計劃。車間管理層面上,因部分班組人員年齡偏大等原因,日生產計劃的提報由車間管理員代替提報,車間同時承擔提報和審核的雙重工作;段機關層面上,日計劃的審核把關作用發揮不到位,計劃審批不及時、作業項目把關不嚴等現象時有發生。在工務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建立之初,機關科室在各類生產計劃的審核把關上相互掣肘,施工計劃、維修計劃及點外作業計劃審批管理劃分不夠明確,車間計劃管理職能發揮不到位。1.2工作標準流程。管理信息系統中計劃提報審核管理需要檢測管理、狀態分析等模塊的數據支撐,是一項系統工程,須有業務科室、車間統一協調配合,對檢測計劃的制訂、動靜態檢測數據的錄入、人工現場調查復核、工器具的數據維護、人員信息及資質審核等后臺數據維護更新缺一不可,在系統運用過程中,部分車間、科室對信息系統的維護不及時,對系統管理的工作標準不清楚、流程執行不到位,極大地影響了計劃管理模塊作用的充分發揮。1.3人員整體素質。1)段機關管理層對維修體制改革觀念不適應,頂層設計不到位,沿線生產力布局調整不到位,維修作業組織方式未得到扭轉,計劃審批不嚴、隨意變更,作業計劃未得到嚴格控制。2)車間管理人員整體業務素質不高。車間病害檢查分析不徹底,檢測錄入病害數據人為修改,對線路病害整治不合理,部分車間不能主動適應天窗修制度,未轉變傳統作業習慣,車間管理人員對計劃的審批流于形式,生產計劃作業項目和作業范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3)專業技術人員對系統運用不熟練,系統前期投入使用后,各車間計劃管理模塊運用參差不齊,存在站段派發作業計劃車間計劃不綁定、線上病害及傷損鋼軌不同步消記、日計劃作業工單管理形不成閉環等問題,在日常工作中與業務科室溝通不到位,需進一步加大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1.4考核制度辦法。工務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初期制定了相關的管理考核制度,業務科室根據職能劃分制訂相關系統運用維護考核制度,并納入年度績效考核體系中,但在日常使用管理中缺乏統一歸口管理,科室考核標準和范圍不統一,部分模塊的考核項目不具體,不明確,考核辦法需進一步修訂完善。
2充分發揮指揮中心作用,提升計劃管理辦法措施
2.1加強工作引導教育,扭轉傳統工作思路。按照路局工務處推進維修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結合各車間實際情況,調研解決車間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逐步樹立車間精準修理的意識,扭轉車間干部職工的傳統工作思路。通過已建成的示范車間班組的宣傳,使車間管理人員充分運用系統的大數據狀態分析功能,制訂精細化的作業計劃,避免車間的盲目修、過度修,進一步適應工務維修新理念、新方法。2.2發揮指揮中心計劃管理職能作用。1)生產調度指揮中心負責全段各類生產計劃的歸口管理,負責與電務、供電、車輛等設備單位的橫向溝通聯系事宜,并對接車務站段協調解決具體實施困難,便于優化全段生產計劃的安排,避免作業計劃的沖突,實現天窗利用的最大化。對系統施工日計劃、維修周計劃由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導入,并派發至相關車間實施,綁定消記病害及線上傷損軌件處理。對于點外作業計劃,實行值班領導牽頭、業務科室人員審核的巡臺制度,對日常計劃審核把關。2)成立施工協調小組,生產調度指揮中心牽頭組織線路、橋隧、材料等生產職能科室召開段天窗計劃視頻電視電話會議,對各類生產計劃與車間進行對話,點評車間日常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指導車間日常維修管理。2.3細化工作標準和工作流程。為充分發揮系統計劃管理模塊功能作用,深入車間班組調研工務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模塊功能運用,討論修訂段《工務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平臺管理辦法》,進一步明晰各業務科室和車間在相關模塊的管理維護職責,細化工作流程和工作標準,卡控時間節點,制訂車間、科室一日工作標準流程,保障系統數據信息的實時準確更新,結合車間維修體制改革,完善科室、車間室內管理資料。2.4全面提升專業技術人員整體素質。加大對車間班組技術人員的培訓教育,結合近幾年段招聘青年大專院校學生深入班組實習鍛煉的段情,推行段組織車間優秀大學生脫產培訓、車間自主推進班組系統功能運用的模式,扎實提高車間班組系統使用操作能力,學習推廣運用新知識、新技術和新設備,輔助實施全段維修體制改革,實現現場作業精細化、精準化。2.5建立健全考核辦法,講紀律守規矩。進一步研究細化工務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運用的考核制度和辦法,明確崗責、責任到人,指揮中心設立專人負責對系統日常運用維護管理,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對接相關車間、科室,并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度分析,對主觀因素造成的問題落實到責任人,納入月度考核。建立系統維護管理激勵機制,對在系統使用維護過程中,工作扎實表現優異的部門、個人按周期進行表揚獎勵,樹立典型傳播正能量。強化系統運用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講紀律守規矩,嚴肅對待系統運用維護管理工作,消除“好人主義”等造成的輕考核、不考核等情況的發生。完善的考核激勵機制,嚴格各項考核制度落實,制止各種不利因素的發生,保證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各個模塊功能的正常運用。
3提升計劃管理的建議
1)深入推進維修體制改革,做好頂層設計。鐵路局按照鐵路總公司推行維修體制改革工作以來,工務站段在數字化建設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鐵路施工調度系統、工務安全防控管理平臺、探傷和傷損管理系統等系統的建設,為工務安全生產管理建立了大量的數據信息,但在系統的頂層設計上不兼容,不能夠實現各系統數據的共享,在計劃的提報、審核操作過程中,設備管理單位和車務站段數據未實現統一平臺登錄管理,增加了很多人為操作手續,避免不了產生人力、物力的浪費。建議路局在系統的整合上下功夫,實現工務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直接訪問路局施工調度系統,延伸平臺計劃提報、審核功能到車務站段,努力實現計劃等級、作業范圍沖突的自動識別功能,自動生成全線作業計劃鋪畫圖,逐步實現系統功能模塊的智能化。2)優化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模塊功能。經過長時間對計劃管理模塊的使用發現,在計劃作業項目選擇空間受限,存在系統作業目錄簡短、不全面,無法包含現場全部作業項目的情況。大秦線運輸任務繁重,高速運行的重載列車持續碾壓縮短了線上軌件設備更換周期,有限的天窗維修時間無法保障線上重傷軌件的及時更換,造成管內每日臨時要點處理傷損軌件計劃居高不下,而計劃管理系統中未設置臨時要點計劃的管理模塊,對于傷損更換軌件的統計、完成及傷損關聯綁定消記無法在系統上實現閉環。4結語通過充分發揮生產調度指揮中心的管理職能作用,歸口統一管理全段生產計劃,并圍繞計劃管理效能最大化提出了幾點建議。工務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中計劃管理模塊的規范管理運用,以工務大數據信息為支撐,對工務的安全生產,實現工務精準修、精細修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可以促進工務維修體制改革。
參考文獻:
[1]鐵總運[2013]60號,中國鐵路總公司關于加強和改進工務普速線路維修維修管理工作的通知[Z].
作者:孫文科 單位: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茶塢工務段
- 上一篇:早生桃生產管理技術探討
- 下一篇:配電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