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探索
時間:2022-02-06 11:14:32
導語: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機安全管理是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的重點之一。陜西省韓城市位于關中平原東北隅,耕地總面積42萬畝。截至2020年底,全市擁有各類農業機械49969臺(套),農機總動力24.05萬千瓦,農機銷售網點35個,農機維修網點29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機大戶24個,農機從業人員16845人,農機化年經營收入2.46億元。加強農機安全管理工作,對于農機化高質量發展、保障農村社會穩定和農民生命財產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機安全管理成效
韓城市歷來高度重視農機安全生產工作,歷次機構改革均保留了農機安全監理站,職能職責和人員編制基本穩定?!笆濉币詠?,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依法開展農機安全監管工作,扎實開展“文明監理,優質服務”示范創建活動和“平安農機示范市”創建活動,形成了良好的農機安全生產監管格局,并取得良好監管成效。(一)強化農機安全組織保障韓城市高度重視農機安全法律法規宣傳貫徹實施,做到“四個到位”:一是組織領導到位。市政府將農機安全監理放在重要位置,從市、鎮、村和農機主管部門自上而下,層層確立了工作推進機制,建立了市政府掛帥、部門負責、鎮村落實的工作責任制,為依法開展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二是工作部署到位。市委市政府每年將農機安全納入全市安全生產范疇部署,納入鎮辦工作目標考核指標統一下達,確保了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穩步推進。三是監管責任到位。《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等法律法規職責權限,進一步理順了全市農機管理體制,嚴格落實農機生產、經營、操作、維修等農機從業人員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大大增強了全行業遵法守法、依法履職意識。四是目標考評到位。把農機安全納入市委和全市年度目標責任綜合考核范疇,層層簽訂責任書,實行半年考核和年終綜合評定。(二)強化農機安全機構保障早在2010年機構改革后,韓城市將原韓城市農機管理局更名為韓城市農機管理中心,下設有農機安全監理站,與韓城市農機管理站、韓城市農機化學校合署辦公,三塊牌子,一套人馬,副科級建制,負責農機安全監理、農機管理和農機化培訓工作。2014年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又將韓城市農機監理站、農機管理站、農機化學校與韓城市農機推廣站整合為韓城市農機推廣中心,正科級建制,保留原農機安全監理站、農機化學校機構牌子職責職能。至今韓城市農機安全監理機構名稱及職責職能未變。(三)深化農機安全學習宣傳農機安全宣傳重點圍繞三類人進行:即:市鎮管理干部和全體執法人員,基層農機和農技推廣員,農機生產經營、駕駛操作和維修等從業人員。方法靈活多樣:一是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等媒體,廣泛開展普法宣傳,營造全社會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圍;二是先后印制發放普法和安全生產知識手冊、宣傳單和農機安全案例解析資料7.98萬份,提升學法普法效果;三是組織舉辦培訓學習班,對農機管理干部、執法人員、技術推廣人員和各類從業人員開展集中培訓,累計受訓人數達6.59萬人次,舉辦法律講座和農機安全知識講座;四是利用文藝節目和演出宣傳,編排的韓城方言快板《縱橫耕耘天地間》,在多種場合參加演出,受邀參加了農業農村部2019年在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舉辦的“全國農機安全生產宣傳咨詢”啟動儀式;六是組織送法下鄉,定期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農村一線,送法下鄉入戶。全市累計組織下鄉宣傳活動2865次,接受政策法規宣傳咨詢8.96萬人次,為農機安全管理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和輿論支持。(四)強化農機安全執法監管健全質量投訴體系。在市農機管理中心設立農機質量投訴監督站,向社會公布投訴電話,定期開展農機產品質量市場監督和抽查,及時處理農機產品質量投訴,維護農機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加強農機市場監管。抓好農機作業質量和維修質量監管,對涉及人身安全、節能環保要求的農機產品質量重點強化監管,每年開展一次農機具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務狀況的質量跟蹤調查,每半年與市場監管執法人員,深入全市各農機維修網點、經銷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開展農機維修質量和新產品質量監督檢查。近年來,全市共開展質量調查各類農機具50余類,調解處理質量糾紛13起,有效維護了農機戶的合法權益。突出抓好安全監管。不斷創新監管機制,建立了市、鎮、村三級農機安全監管體系,健全了村級農機安全協管員,建立健全了市、鎮、村農機安全臺賬,全面落實了農機安全監管責任。推行農機安全監理巡查隊包片、執法隊員包村、安全宣傳入戶的安全工作機制,堅持全年開展常態化巡查檢查。加強農機監理規范化建設,對實行牌證管理的拖拉機、聯合收及其駕駛人嚴格按照規定登記辦證和機械年度檢驗,全面落實了“兩免一補”免費管理資產,農機登記率、駕駛人持證率和機械年檢率逐年提升。在“平安農機”創建活動中,先后組織開展了“農機鐵拳執法行動”“大中型拖拉機專項整治”“農機安全生產月”等活動,重點治理拖拉機“黑車非駕”、違章載人、超速超載、無牌無證行駛和酒后駕駛等違法違章行為。2018年被農業農村部、應急管理部命名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市。近三年來,先后組織了206次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整治活動,共排查整治安全隱患1411起,查處違章農機1128臺次,無證駕駛57臺次。全市安全生產各項指標均控制在省下達指標以內,無重特大農機事故發生。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十三五”以來,韓城市農機安全生產工作成績是主要的,但問題和薄弱環節也不容忽視。一是隨著農業機械保有量和裝備水平的大幅提升,基層農機監督管理機構受撤鄉并鎮、機構改革、人員編制影響,呈現出“機構不全、隊伍不穩、人員老化”等問題,難以滿足新形勢下農機安全生產管理的需要。二是隨著特色農業快速發展,椒、果產業機械化的各類小型農機具遍布丘陵山區,呈現“點多、線長、面寬、量大”的特點,大大增加了安全監管和執法難度。三是執法裝備不健全,特別是執法車輛配備不到位,難以適應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對執法監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四是在農業執法改革和農機“放管服”改革中,將原為一體的執法服務體制一分為三,系統管理分解導致權責不統一,給農機管理帶來困難。
三、工作建議
(一)對小型手扶拖拉機推行免檢政策。小型手扶輕巧靈活,單純用于農田作業,一年作業時間和作業量相對較少,安全系數相對較高,其年檢可由機主根據安全性能自檢和牌證免檢。(二)實行大中型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社會化年檢。從農機安全管理機構的現實檢測手段出發,按照“放管服”和政府社會化服務要求,參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車輛檢驗模式推行農機社會化檢驗,深化農機便民利民服務改革,適應政府社會化服務要求。(三)明確執法改革后安全監管職責。農業綜合執法改革后,農機執法權劃轉執法大隊,牌證發放劃轉行政審批部門,農機事業單位負責行業安全,容易導致權責不統一,甚至會造成互相推諉現象發生。應按照新體制明確農機安全生產監管職責,明確安全監管責任,建立明晰完善的安全管理責任體系,保障農機安全監管工作的有效開展。(四)保障農機安全管理經費。農機安全管理點多、面寬、線長,作業運營環境復雜,特別是偏遠山區安全監管需要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應按照安全生產和農機安全管理法律法規,保障各級農機安全管理機構足夠經費。
作者:郭建剛 薛玉寶 馮成華 單位:韓城市農業機械管理中心
- 上一篇:基層法律服務人才協同培養路徑
- 下一篇:中文臨床醫學期刊編輯工作質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