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探究

時間:2022-04-18 09:49:32

導語:高職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探究

摘要: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仍舊存在實踐性較差、實習效果難以保證、職業適應性較差等問題。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職場化”人才培養的目標不僅僅是提升學生的技能,更應注重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職業技能等綜合素質。基于此,提出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職場化”人才培養應建立全方位的“職場化”體系,實施“實踐化”課程、“職場化”培訓和“崗位化”實習。

關鍵詞: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職場化”人才培養模式

黨的報告提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強調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出“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以培養出適應營銷崗位的職業技能人才為目標。為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職場化”人才培養模式是一條重要的途徑。本文試就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職場化”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討論。

1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和問題

1.1“實踐性”教學落實較困難。隨著“實踐性”教學的提出,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大力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進行“實踐性”教學,但真正落實卻有很多困難。從課程設置上看,高職營銷專業普遍存在課程設置相對滯后于現實發展的問題。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每年都會有許多與營銷相關的新興職業產生,而課程的設置往往需要兩到三年在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調整時才能更新,導致課程設置往往會出現不合理的問題[1]。從教學方法上看,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高職營銷專業的教學仍舊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一方面,教師認為高職學生理論基礎較差,不敢真正放手“以學生為主體”;另一方面,高職學生普遍學習積極性不高,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不強。從師資力量上看,“雙師型”教師比例不足;現有的“雙師型”教師更多重視技能的培養,忽視了職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很難盡快適應崗位的需求。1.2校內實訓、校外實習效果不理想。高職院校普遍重視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就市場營銷專業而言,很多學校都建有仿真的實訓室或實踐性的“校中店”,但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校內仿真實訓室主要利用市場營銷沙盤模擬系統,確實能起到一定實踐性教學的作用,但只能達到“技能訓練”的效果,對于“職業素養”的培養,如營銷中最重要的禮儀、溝通等起不到作用。另外,“校中店”也是一種常見的校內實訓形式,能夠模擬營銷環境,讓學生真正進行“營銷活動”,但由于學校的規模和針對的人群十分有限,也存在局限性。同時,各個高職類院校基本都會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規定學生的“實習工作量”,學生需要完成“實習工作量”以拿到相應的學分或完成實習鑒定報告。但鑒于高職類學生的基礎,實習基地往往層次較低,很多學生不能堅持到實習期滿,有些學生為了學分勉強堅持到實習期滿,效果可想而知。還有的學校為了便于管理,將所有學生安排在同樣的崗位上實習,學生普遍實習意愿低,不能夠真正有效學習到崗位所需的精髓。1.3學生就業率高,但專業性較差。在麥可思《2016、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2016年高職高專市場營銷專業位居就業率之首,2017年市場營銷專業又成為高職高專“綠牌專業”,即需求增長型專業[2]。但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就業也存在很嚴峻的問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企業認為“市場營銷”就是“賣東西”,誰都可以干,導致企業在招聘市場營銷專業人才時會放寬專業要求,甚至“不限專業”;大部分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相應的職業能力不強,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營銷工作,在營銷工作中表現出的專業性往往不夠。

2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職場化”人才培養目標

市場營銷專業有其特殊性,不像其他許多高職技術性專業能夠做到準確、定量的評判,它更多的是需要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素質的培養。市場營銷專業“職場化”人才培養模式,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較其他專業的學生能更快地適應市場營銷崗位需求,快速進入職場角色。“職場化”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這并非單純的職業技能的提高,而是要培養出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職業技能等綜合素質高的學生。基于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自身的知識基礎以及能力基礎,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職場化”培養包括:(1)營銷職業道德的培養。包括對待本職工作要愛崗敬業、謙虛謹慎;對待公司要忠于職守、團隊協作;對待客戶要全心全意、態度誠懇。(2)營銷職業意識的培養。包括誠信意識、禮儀意識、溝通意識、顧客意識、團隊意識、自律意識、學習意識等意識的培養。(3)營銷職業行為習慣的培養。高標準,嚴要求;做計劃,做總結;能守時,快響應;有條理,有回復。這三個“職業素養”有別于“營銷職業技能”,僅通過“頂崗實習”并不一定能夠很好地掌握,而是需要進行系統、專業的培訓和指導。(4)營銷職業技能的培養。推銷技術、營銷策劃、市場調研、門店管理、網絡營銷等。針對不同的學生能力及興趣,應當有所側重,分崗位實習。

3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職場化”人才培養模式有效途徑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提出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導企業深度參與職業學校、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多種方式參與學校專業規劃、教材開發、教學設計、課程設置、實習實訓,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環節。現有的“校企合作”更傾向于學生去企業“頂崗實習”,不能夠真正起到“引企入教”的作用[3]。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立“職場化”體系(見圖1)是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職場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途徑。3.1“實踐化”課程。在課程設置時,需要根據崗位的不同特征進行,如針對“營業員”這一崗位設置推銷技巧、消費者行為分析、公關禮儀等課程,讓課程能足夠支撐崗位的需要。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緊跟社會需求。當今社會營銷崗位的更新換代十分圖1“職場化”培訓體系迅速,如網店經營、微店經營相關的崗位。教師不能只是照搬教材內容,要更加靈活地調整課程內容,使所授知識與技能與現實崗位接軌。引入“項目化”教學。教學方法方面,“項目化”教學是需要師生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整個過程包括師生一起確定項目任務、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檢查評價及結果應用[4]。在進行“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采用一些有別于“理論教學”的方法,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參與到“項目”中來。師資力量方面,更多地引進“雙師型”教師,讓更多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進行“項目化”教學,同時聘請兼職教師進行更好的“項目化”教學。3.2“職場化”培訓。3.2.1找準培訓時機。市場營銷沙盤模擬系統是必要的實訓環節,能夠讓學生清楚整個營銷的流程,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同時,結合技能大賽,可以培養學生的營銷、策劃等技能。但市場營銷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特別是現代社會的市場營銷工作特點,客戶更多的需求是“個性化”。只是一味地模擬訓練,并不能真正讓學生了解營銷的實際過程,不能達到“職場化”的程度。而直接讓學生去企業頂崗又顯得有些“突兀”,他們不能很好地適應崗位的工作,會導致學生產生逆反的情緒,造成心理上的壓力,進而抗拒“營銷”工作。綜上,學生在學習學校的專業實踐課程后,到企業頂崗實習前,接受“職場化”培訓是十分必要且合理的,也能夠真正促進企業需求融入人才培養環節。3.2.2合理規劃內容。“職場化”人才培養需要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職業技能等。這就要求“職場化”培訓設置“專題培訓”:營銷職業道德的培訓、營銷職業意識的培訓、營銷職業行為習慣的培訓以及營銷技能的培訓。通過一系列“職業素養”的培訓,能夠讓學生更快地與崗位對接,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降低畢業生的離職率,增加企業對營銷畢業生的滿意度。3.2.3激活培訓形式。培訓需要有別于傳統課堂,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良好的效果。“頭腦風暴法”:對于一些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如某種商品更合適的渠道,可以采取“頭腦風暴法”進行討論;“思維導圖法”:對于在實際營銷工作中需要縝密思考或發散思維的問題,如促銷活動策劃的問題,可以采取“思維導圖法”;“角色扮演法”;對于與現實場景聯系特別緊密的問題,如處理客戶投訴問題,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5]。在“職業意識”的培訓中可以采取團隊游戲培訓,通過設計游戲讓學生感受營銷工作中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營銷技能的培訓中很好的形式就是“實戰培訓”,對于企業的一些促銷活動等,可以讓學生從營銷策劃一開始就參與到整個過程中,并且下達一定的績效任務,真正讓學生感受到營銷工作中的競爭環境,從而盡快進入市場營銷的“職場化”狀態。3.2.4保障師資力量。充分利用校內“雙師型”教師資源,讓有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進行擅長領域的培訓。定期讓更多的教師到合作企業進行學習,保證教師隊伍自身的“職場化”能力。同時,從企業抽調一線人員、培訓師、管理人員為學生進行講座、培訓,請企業人員對學校的專業規劃、教材開發、教學設計、課程設置、實習實訓提出意見和建議,使企業從最初的環節就融入到學校人才培養的工作中來[6]。這樣,學生的職場化能力才能提升,學校能夠培養出更具競爭力的“職場化”人才,企業能夠有機會挑選已經具備職場化能力的人才,一舉多得。3.3“崗位化”實習。市場營銷專業所包含的職業崗位很多,如營銷策劃人員、外拓人員、市場調研人員、店鋪選址人員,等等。高職院校應當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依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進行分崗位的實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實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在實習中學到“含金量”較高的實踐技能,有利于學生發揮自身優勢幫助企業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萬珊.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12):84-86.

[2]金晗,孔繁正.企業對復合型營銷人才的需求分析———基于廣東省高職類市場營銷人才需求調研[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8):60-63.

[3]李鳳珍.經濟轉型背景下高端技能型營銷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3):117-118.

[4]張曉.高職營銷技術人才教育培養的思考[J].職教論壇,2013(29):84-85.

[5]趙志群,白濱.職業教育教師教學手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6]丁偉.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工學結合時效性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7(18):49-52.

作者:原文娟 單位:山西體育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