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發酵論文:食品發酵技術的教學詮釋
時間:2022-02-22 04:42:22
導語:食品發酵論文:食品發酵技術的教學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廉玉梅工作單位:黑龍江省輕工業技工學校
針對上述食品發酵工藝學的教學方法所存在的問題和教育缺陷,結合我國實際的教育制度情況,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課程創新與改革方式,以供大家參考借鑒。教學方式的改革創新為了使學生在食品發酵工藝學的學習過程中形成一個系統的概念,強化學生的基礎理論掌握情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我們應該適時的轉變教學方式,采取了“圍繞教材內容,抓住一條主線”的方法,即將發酵食品生產中各研究對象的共性規律提煉出來,內容包括菌種選育及種子擴大培養、培養基制備、培養基滅菌與空氣的凈化、發酵條件控制、下游加工過程五大部分。之后,分別將常見的發酵產品如酒類、氨基酸、檸檬酸、核苷酸、黃原膠的具體生產工藝作為典型的案例來剖析,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從事各種發酵行業的工作拓寬道路。另外,在具體章節的講述和安排上注意注重各個單元工藝操作的有機結合,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如將課本上原本歸在有機酸發酵中的醋酸發酵放在酒精和白酒之后講解,目的在于使學生對醋的生產與酒的生產之間的關系有一個更為清楚的認識,真正理解“酒放酸了就變成醋”的道理。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創新實驗教學內容是人才培養的主要落腳點之一,也是實驗課程教學改革關鍵所在。目前傳統的實驗內容偏重于認知性和驗證性,這種實驗教學模式和內容與現代社會的需求相比就顯得尤為不足。做好實驗課程通過開展實驗課程,可使學生通過實際動手和觀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進一步深化和培養了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源于并指導實踐的意識,這是學生進行創新的基石。另外,對于實驗課程中的相關準備工作可以由老師指點,讓學生自己動手準備,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可以培養其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積極開展綜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是指包含著若干個小實驗內容,要運用幾種不同的技術才能完成的一個整體性實驗。通過這種實驗訓練,可以實現以學生自我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鍛煉學生運用基本實驗技能組合完成綜合性實驗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掌握全局的能力,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創新性地進行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如何使實驗教學貼近理論教學,激發學習興趣,走出驗證性實驗、小實驗的舊框架,向綜合性實驗、大實驗實現轉變是我們在設計實驗項目時的指導原則。在實際的實驗操作過程中,可以通過不同的實驗形式使學生從根本上理順理論與實驗的關系,能夠更加全面系統地掌握發酵工程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思維,改變了以往學生實驗“照方抓藥”、“紙上談兵”、缺乏感性認識的弊端。
總之,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密切相關,理論教學使學生對所做實驗“知其所以然”,而實驗教學又使學生對所學理論“溫故而知新”,最終達到理論和實驗教學的雙豐收。2.3考核制度的改革創新在食品發酵工藝學的考核內容上,可以轉變原來單純的卷面考核方式,采用多種渠道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后進行綜合考核。比如在筆試測試題中加入較多的能力測試,采用卷面考試和實驗考試的綜合成績作為考核指標,同時結合學生平時的作業實踐情況,包括學生的實驗設計、實驗報告、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相互評價等多方面因素,全面綜合的進行考核。以上實驗考核方式的改革,有利于調動學生重視并積極開展實驗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進行轉變,2l世紀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加大。為了適應現代化人才市場的需要,為食品發酵行業培養創新性的人才,應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內容、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食品發酵工藝學課程的創新和改革對于加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創新思維有積極作用。只有大力開展食品發酵工藝學課程改革,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新世紀復合型發酵工藝人才,進而才能不斷的促進發酵工藝的發展。
- 上一篇:食品檢測論文:芯片技術及食品檢測透析
- 下一篇:食品類高職生的道德教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