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和企業控制透析
時間:2022-12-25 01:57:37
導語:風險和企業控制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楊健工作單位:廈門建方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稅務風險和客戶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與否,是成反比例關系,也就是,客戶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越健全,稅務風險越低,客戶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越不健全,稅務風險也就越大。稅務是人建立在被人所提供的財務會計資料、稅務資料、生產經營資料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職業經驗和專業知識,做出職業判斷。所以說,被人所提供的財務會計資料、稅務資料、生產經營資料的質量如何、準確性和完整性、真實性,是稅務人做出職業判斷的關鍵,是基石。
基于稅務的基礎資料即財務會計資料、稅務資料、生產經營資料,對注冊稅務師做出職業判斷的重要性,所以注冊稅務師在稅務實務中,應充分關注被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與否,以便合理估計稅務風險水平,做出接受或不接受的決策,或者接受業務后做出合理的審計資源配置,節約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益。對客戶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有利于降低注冊稅務師稅務風險。由于注冊稅務師在稅務業務中,必須依據客戶企業提供的財務會計資料、稅務資料、生產經營資料,通過自己的專業分析及職業判斷,做出結論。而結論的質量又關系到稅務風險水平,高質量的結論,自然是低水平的風險,低質量的結論,自然是高水平的風險。客戶企業提供的財務會計資料、稅務資料、生產經營資料的質量水平,決定著注冊稅務師的結論質量水平,從而決定著注冊稅務師的稅務風險水平。對客戶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有利于注冊稅務師是否接受委托的決策,有利于降低注冊稅務師稅務風險。對客戶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有利于項目經理人合理配置審計資源,節約審計成本,提高注冊稅務師稅務效益。注冊稅務師接受委托,要為人做出結論,必須獲取充分而適當的審計證據。注冊稅務師應認真核對財務會計資料、稅務資料、生產經營資料。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所提供的資料的質量高,可以合理節約審計資源。低水平內部控制制度的企業,所提供的資料可信度低,注冊稅務師必須分配更多的審計資源去核實查證,以期獲取充分適當的結論證據。對客戶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有利于促進被人加強管理,提高內部控制水平,提高稅務附加值。注冊稅務師通過對客戶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客戶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幫助客戶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客戶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提高注冊稅務師稅務附加值。對客戶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有利于注冊稅務師提高內部控制業務水平,提高執業能力,提高服務水平,提高社會知名度,提高社會地位和贏得社會的尊重與良好的聲譽,從而有利于拓寬注冊稅務師的業務領域,促進注冊稅務師行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客戶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對注冊稅務師的稅務風險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注冊稅務師在稅務實務中應充分關注客戶企業的內部控制情況。那么如何來評價和判斷客戶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呢?筆者借用中醫學上的做法“望、聞、問、切”。望,就是用眼睛來看,也就是觀察法和審核法,觀察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的情況、審核相關財務會計資料稅務資料生產經營資料。聞,就是聽,想和思考,去感知和看表面去思考本質。問,就是詢問相關人員。切,就是評價,把所看的所問的所了解的,經過合理的整理,做出合理的判斷。首先,來討論一下如何“望”。從字義來說,望,就是用眼睛來看的,在實務中,也可叫著觀察法和審核法。所謂觀察法,就是要求注冊稅務師深入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去觀察客戶企業的車間、營業廳等。只有充分觀察了,才能對企業的業務情況有總體和比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為獲取充分而適當的審計證據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想要較全面和準確了解和評價客戶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與否,只停留在觀察是永遠不夠的,必須對相關資料進行認真的抽查核對,這時就要求運用審核法。審核法又如何運用呢?筆者通常是先了解企業的生產業務后,劃分成幾大業務流程,按流程來評價。先了解客戶有沒有制訂完善的制度,如果制度都沒有,那就談不上內部控制制度了。有了制度就分析制度的設計是否合理,然后再審核運行情況是否到位。例如在評價企業的薪資管理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時,筆者先到人力資源部門要相關的職工花名冊、入職離職手續、調薪手續等制度性文件,再看工資表等,審核相關手續是否按制度做。其次,再來討論“聞”。聞,筆者理解“聽,想和思考,感知和看表面去思考本質”。聞,要求注冊稅務師在稅務執業時要有靈狐一樣鼻子,要有敏捷的嗅覺,要時刻保持對信息的敏感度。就象電視黑狐里面的主人公一樣,在戰場上,要聞出敵人的味來。注冊稅務師在做項目中,要對存在稅務風險有高度的敏感,通過所聽、所看、所思考,去感知現象的本質,感知出潛在風險。注冊稅務師進入項目現場審計時,應注意該企業員工說的內容,有時“道聽途說”恰恰是該企業的問題所在,正是稅務的風險點。想和思考是注冊稅務師必備的,只有想和思考,感知和看表面去思考本質,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斷。第三要“問”,應該比較好理解,就是詢問。要想了解事情,就得開口問。注冊稅務師在稅務執業中,面對的資料比較復雜,不可能全部都一看就能看得懂。所以通過詢問相關業務人員,可以提高注冊稅務師的審計效率和效果。最后,就是要“切”。切,就是評價,切是望、聞、問的最后歸宿,是所要的結果,所有的望、聞、問都是為了切做準備,望、聞、問是過程,切是結果,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注冊稅務師前面所做的所有工作就是為評價被審計企業的內部控制度健全與否,是否為注冊稅務師所信賴,以便做出是否接受委托或配置審計資源。
- 上一篇:企業稅務風險的預防戰略
- 下一篇:稅務稽查的規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