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醫學實驗室管理實踐與探索

時間:2022-11-14 11:40:41

導語:高校醫學實驗室管理實踐與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醫學實驗室管理實踐與探索

【摘要】根據目前高校實驗室的發展趨勢,結合實際情況,探討當前實驗室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加強實驗室教學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醫學實驗室;管理;實踐探索

傳統的實驗室教學模式諸多問題已突現出來,嚴重地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改革,而目前的實驗室管理已不能適應新技術革命對人才的培養要求,改革任務迫在眉睫。在此,結合國內外的實驗室教學經驗,進行初步的探討和總結。

一、現狀

1.人員管理存在漏洞

實驗室管理不夠嚴格,不少學生及其他校外人員可自由出入實教室,未培訓過的人員到實驗室,容易誤闖誤入有害化學物質的實驗場所,容造成人身傷害。

2.人員不注意衛生

較多學生進入實驗室比較隨意,忘攜帶白大褂,甚至帶入與實驗無關的東西到實驗室,學生不清理實驗臺、不洗手,以及白大衣隨意的放在隨身攜帶的書包中與書本混在一起,交叉污染的事件時有發生。

3.廢液、動物尸體不合理處理

不少實驗管理員反映,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的廢棄液學生時長直接倒入廁所或者垃圾桶,不但侵蝕下水管道,還會污染水源,對環境產生無法估量的影響。

4.管理老師責任不明確

部分實驗往往會做到很晚,超過正常實驗室關閉時間,無專業實驗安全知識的老師值班,在發生突發情況時,學生無法合適的解決突發情況,容易造成實驗室發生不必要的隱情。

5.相關設施設備管理不夠嚴格

實驗室中部分藥品、器具需特殊保存和保管,如超低溫冰箱需專人負責,發現問題,如未及時處理,將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二、措施

1.嚴格管控實驗室出入實驗室的工作人員需佩戴學校統一制作的胸牌,晚間及周末需刷卡通過大門及所到樓層,如有未佩戴的人員,做好出入登記。

2.做好衛生宣教、督查工作

嚴格要求學生出入房間帶上或摘掉手套,禁止用戴手套的手接觸門把手。進入實驗室要穿實驗服,實驗室內嚴禁存放餐具、杯子、食物。對于有毒有害物質的實驗室,門上貼有醒目的標識或圖案,存放易燃品和酸堿等腐蝕性化學用品的柜子都符合特定的要求,并有醒目的標志。

3.合理處理廢液、動物尸體

實驗室的超低溫冰箱門上粘貼專門責任人的聯系電話,方便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可以第一時間聯系負責人。及時處理動物標本,減少損失。有害有毒廢液通過特殊專用管道進行收集,后勤部門定期定時上門收集有毒有害廢棄物,并進行登記。

4.安全設施完善

實驗室內都必須配備取用方便且易于操作的安全防護及應急設備,如緊急淋浴裝置、緊急洗眼噴淋裝置、滅火器、報警器等,使實驗人員在身體意外濺到有害有毒物質的時候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處理。

5.管理制度明確

醫學實驗樓或實驗區應設置有專人值班點,保證定期對實驗設備的使用和老化情況的檢查。實驗室中有毒害物品有明確標識,實驗室管理制度應張貼在每個實驗室中醒目的位置,時刻提醒實驗人員和學生注意。

三、討論與建議

1.轉變思想觀念,重視實驗室教學

充分重視逐步改變對學校教育層次提高的認識,從培養新世紀人才的角度出發,把實驗室建設與學校整體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大儀器設備的投資力度,重點建設學科群式的綜合實驗室。

2.加強對帶教老師管理的培訓

學校有關部門定期開展老師講座、培訓,著重強調有關各類試劑的危險以及遇到突發情況后的處理措施,對于各類試驗藥品的毒性和危險性,處理辦法及預防危險的措施,老師必須提前掌握,做好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

3.強調學生自覺遵守實驗室管理規定

增強學生自覺遵守實驗室管理準則的意識,使學生清晰而全面的了解到醫學實驗室管理與安全的重要性。老師應該及時、提前地對學生開展教育,把常見事故的情況與緊急處理方案傳授學生,以便學生在實際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夠從容地應付。

4.樹立和提高為廣大師生服務意識

在規范的實驗室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實訓教學時間外對師生全面開放,增強實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聯系,及時了解實訓教學中的不足,改善實訓帶教方法,提高帶教水平,使學生能熟練掌握實驗室操作,彰顯實訓教學對培養應用型醫護人才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肖力等,醫學院校預防醫學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的初步認識[J].《海峽科技》,2010(5):32-33.

[2]劉慧敏,龐小剛等,美國高校醫學實驗室管理與啟示[J].《基礎醫學教育》,2013(12):1090-1091.

[3]許紅霞.美國實驗室化學品安全管理模式及借鑒意義[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1(13):1420—1421.

[4]宋衛萍等,高校醫學實驗室管理的實踐與反思[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7(9):693-695.

作者:蔣玲芳 郭利忠 單位:重慶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