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移位論文:鐵路運輸移位的因素及策略
時間:2022-02-25 02:28:00
導語:運輸移位論文:鐵路運輸移位的因素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郭寶筠工作單位:鄭州車站
對安全生產的激勵約束機制也落實不到位,利益分配、人員使用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體現“安全第一”思想,不能有效激勵職工增強安全意識的積極性。作風不踏實,好人主義思想嚴重。在安全生產管理中,部分管理人員奉行好人主義,怕碰硬、丟選票、傷感情和承擔責任,不愿正視問題大膽管理,遇到困難繞著走、發現問題往外推,安全工作嚴不起來。抓安全只是落在紙上,沒有落實到具體工作中。時間一長,職工也會習慣成自然,放松要求,導致有章不循、有紀不遵,違章違紀現象時有發生,產生安全隱患是必然的。
1.不斷強化“安全第一”思想教育。首先,工作作風是安全生產的關鍵。只有每一名干部職工都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意識,熟練掌握本職崗位業務技能,增強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才能確保安全穩定。加強安全教育,就必須強化憂患教育。要通過開展事故案例、現身說法、對比反思等教育,抓住發生在身邊的典型事例,以真情實感警醒他人,引導職工從他人的事故中吸取教訓。其次,強化超前警示教育。要盯住事故多發期進行超前教育,針對季節變化和非正常情況作業等事故易發期,開展安全預想,及時制定攻關措施,加強重點時段的警示教育,以及節假日等重點時段的安全教育。第三,強化重點職工教育。對技術業務不精、思想麻痹、紀律松弛、工作精力不集中的重點職工,制訂幫教計劃,并指定專人負責。要克服管理者發現問題后,不是從根本上找原因,而是一味地以罰代教。只有使職工確實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工作中自覺做到嚴格執行制度、遵守紀律和落實標準,才能確保安全目標的實現。
2.完善安全管理機制。鐵路運輸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和多工種、多壞節的聯動特點,因此,必須實行安全生產全程管理,形成上下貫通、責任到位、獎罰分明的長效機制,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保證體系。一是要抓好逐級負責制落實。落實逐級負責制是安全管理的核心,要做到責任到人、落實到位,做到權責明晰、考核嚴謹,形成覆蓋全員、自上而下的逐級負責的安全管理責任體系。二是要完善用人用工分配機制。對那些安全管理嚴不起來、安全責任落不下去的管理人員實行“績效排隊、末位淘汰”;對那些玩忽職守、疏于管理以致造成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實行剛性淘汰;在選拔干部時,把能否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確保安全生產作為考察干部的主要指標;堅持把安全實績作為衡量干部職工獲取報酬的重要依據,使激勵約束機制真正發揮作用。三是要完善檢查考核機制。不斷加強對安全生產的分析,落實、監督和考核工作,使安全檢查、考核實現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建立上下之間、部門系統間、工種崗位間的聯控、互控制度,消除脫節失控現象。同時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大檢查,確保安全生產整體處于良性循環狀態。
3.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積極落實思想政治工作責任,做到“管人、管事、管思想”的統一。準確把握職工“安全第一”思想移位的根源,并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化解矛盾,保證職工不帶思想問題上崗、不帶情緒作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以形象、生動、直觀的教育形式,增強宣傳教育的說服力、感染力,提高干部職工對“安全第一”移位的表現形式及危害性的認識;積極探索建立職工思想狀況數據分析系統,抓好“安全第一”移位現象、原因的分析研究,使思想政治工作向科學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4.引導干部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和“安全生產是一切工作的基礎”的理念。通過企業文化的感染,抓好職工的日常行為教育,使安全理念和各項規章制度、工作要求融入人心、滲透到職工的思想里,培育同舟共濟的團隊精神和敬業愛崗精神,形成和完善共同的安全價值觀,使職工養成遵章守紀的職業習慣;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不斷強化業務培訓,提高職工在非正常情況下作業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造就一支安全高效、業務技術精練的生產隊伍,確保鐵路大動脈的安全。
- 上一篇:技術研究論文:鐵路整合方法及技術探究
- 下一篇:鐵路線車的探究與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