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公路運輸企業論文
時間:2022-08-31 08:37:00
導語:現代物流公路運輸企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流作為一種先進的運輸生產組織方式和管理技術,是降低企業物資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外的“第三利潤源泉”。運輸是物流的核心環節之一,其作用是實現貨物的空間位移。物流過程需要通過運輸來實現,物流的概念是運輸意義的延伸。
現代物流是在運輸業實現集裝箱化的革命性變革和集裝箱多式聯運有了長足發展的基礎上出現的,它要求把物流、商品流、信息流統一起來,并做到既安全可靠又快捷廉價。
公路運輸由于具有靈活、快捷、“門到門”的優勢,是物資供應鏈中不可缺少的“輸送帶”。我國人世后,公路運輸行業所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調整行業組織結構,提高管理水平,強化服務意識,盡早運用現代物流管理技術和現代科技手段開展物流化經營是傳統公路運輸企業擺脫困難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發達國家在物流管理理論和實踐方面的發展,和它帶給公路運輸業的巨大變革與進步,引起國內公路運輸界的密切關注。對現代物流的研究與實踐已在我國興起,特別是作為新的市場需求和經濟增長點,已為許多的傳統的運輸、倉儲、貨代企業看好,在生產經營和企業管理構架等方面紛紛進行調整,以期搶占物流服務市場的先機,大有一哄而上之勢。
國內公路運輸業目前的現狀是: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的經營格局己被完全打破,多種經濟成分參入市場競爭。公路貨運市場處于非均衡的無序競爭狀態,運輸的無組織、無系統性明顯,效率低下。在我國加人WTO的形勢下,政府有關部門對交通行業在我國人世后的發展前景十分關注,不少專家認為,人世后交通運輸尤其是公路運輸前景看好,但國內現有公路運輸企業將面臨外資企業的巨大競爭壓力,形勢不容樂觀。
1999年3月,中國倉儲協會委托某咨詢機構對中國物流市場進行了一次典型調查。調查范圍覆蓋全國,調查對象主要是家電、電子、日化、食品等行業的40家大中型工業企業,調查發現工業企業已由過去對單純倉儲、運輸的簡單需求,開始逐步發展到對包括倉儲運輸在內的綜合物流的需求;由過去對“大而全”、“小而全”、自辦物流的追求與認可,開始逐步發展到尋求合格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
調查表明,企業的物流全部由企業自理的約占26%,全部委托第三方的占52%。有45.3%的企業正在尋找新的物流商,其中又有75%的企業選擇新型物流公司,21.9%的企業選擇純運輸企業,3.1%企業選擇純倉儲公司。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物流產業需求潛力巨大。物流業的唯一產品是服務,因此其本質是服務。就提供物流服務的企業而言,目前階段,最有可能進行物流作業的只能是大中型運輸企業。這些企業有必要的設備和設施,同時具備一定的信譽來承接物流業務。這正是我國大中型公路貨運企業依靠自身優勢擺脫目前困境的出路。
物流設施主要包括運輸裝備、線路設施、場(站)設施,倉儲設施、裝卸搬運設施、物流加工設施和物流信息設施等。截止2001年底,我國公路總長度已超過16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倉儲、貨運場站設施的建設,亦已遍布各個大、中、小城市。其次,物流網點布局呈現出一定的合理化趨勢。隨著國家的宏觀調控能力的加強,部門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相互分割的局面正被逐漸打破,社會物流系統中重要的大型物流據點,如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已經被納人全社會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和社會物流整體綜合規劃中。另外,物流設施裝備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隨著現代物流技術的推廣應用,運輸集裝化、裝卸搬運機械化、包裝標準化、分揀自動化等都得到迅速發展。此外,物流信息網絡建設也越來越得到政府和企業的重視。各省和大城市交通部門已認識到建立綜合物流系統的重要性,各地結合自身特點和條件著手實施系統建設,尤其是站場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正逐年加大。另外,物流服務對運輸的高層次、高質量的要求將極大地促進公路運輸企業自身的發展,加快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現代化進程。物流管理的采用和推廣將為我國運輸企業,特別是大型公路貨運企業轉變經營觀念,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外在的壓力,為這些企業開拓市場,擺脫困境提供一個發展契機。
發展物流業,政府的規劃、引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政府是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主體,是市場規則的制定者和市場秩序的維護者。物流發展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立法是政府的首要任務。培育市場、制定相關行業標準、促進物流技術的進步和人才的培養是政府的責任。但要真正使我國的物流產業得到發展,主要要靠產業部門和運輸企業自身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