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冷鏈物流經濟驅動

時間:2022-07-26 01:51:04

導語:實施冷鏈物流經濟驅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施冷鏈物流經濟驅動

1我國當前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

冷鏈物流指的是易腐變質食品在從產地采購開始,經過產品加工、儲藏、運輸、配送、銷售,直到消費者手里的整個過程中,其各個環節始終處于低溫環境下的特殊的供應鏈系統。一般認為必須采用冷鏈物流的商品有生鮮農產品、加工食品、藥品等三大類。目前,我國的冷鏈物流發展迅猛,2000~2008年,中國農副產品冷鏈物流市場規模以年均26%的速度增長,2008年已經達到1.35萬億元,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式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標志著我國冷鏈產業和冷鏈物流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業領域和一個國家新興的戰略性產業的地位得到了承認。為了促進冷鏈物流的高速健康發展,國家加快了相關的立法與規劃制定工作,相關行業也對冷鏈物流的建設進行了多種嘗試。但是,在總體發展勢頭良好的情況下,我國冷鏈物流的現狀仍不容樂觀,主要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1冷鏈物流覆蓋面仍較小目前我國仍存在著大部分應采用冷鏈物流的商品沒有在冷鏈狀態下進行運營的情況,這不僅帶來了社會經濟效益整體上的損失,還存在著嚴重的安全事故隱患。

1.2冷鏈物流成本仍過高與普通物流相比,冷鏈物流設施設備的添置與維護成本明顯要高得多,其運行能耗也要大得多,這造成冷鏈物流的會計成本壓力較大。

1.3冷鏈物流基礎設施不足,技術裝備滯后我國當前保有的冷鏈物流硬件設施設備相對滯后,缺乏規范式保鮮冷藏運輸車廂和溫度控制設施,難以成體系地提供冷鏈保障。

1.4冷鏈物流體系尚未成形現有冷鏈物流體系多存在著冷鏈斷點,少有形成完整的體系。

1.5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發展緩慢目前提供冷鏈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多以倉儲、配送、運輸等單業務環節為主,能夠提供全程化、集成化、綜合化的專業冷鏈物流服務的企業較少。

2當前冷鏈物流推進難點在于企業內在動力不足

作為人口大國,我國亦是一個食品、藥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消費者的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對產品質量與安全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特別是在發生三聚氰胺、鉻超標膠囊等多次社會關注性事件后,食品、藥品的衛生和安全成為了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構成保障食品、藥品從開始生產到最終消費全過程質量狀態的完整體系,應對我國居民生鮮制品消費的快速增長,冷鏈物流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構成要件。因此,如何克服我國發展冷鏈物流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推動其健康、穩定、快速、高標準地發展是目前我國冷鏈物流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推動冷鏈物流發展的可行途徑很多,如國家的整體規劃與政策扶持;冷鏈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備與管理理念;培養冷鏈物流專門人才;開發新的服務項目與組合等等。但是這些途徑實質上有一個繞不開的結點,就是驅動力。一旦缺少了內在的驅動力,國家的規劃將會落空,行業標準將得不到執行,新技術新裝備也不會被采納和應用,更談不上形成完整供應鏈體系。特別是從企業層面來看,企業在經營中更多是從財務角度來考量發展冷鏈物流是否能給企業自身帶來實質性的收益。在企業財務績效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企業對投入大量資金推進冷鏈物流的發展一般會持消極態度。以酸奶產品為例,武漢地區的一家外資品牌超市對酸奶的收貨管理較為嚴格,收貨時會對酸奶當前的溫度進行測試,如超出指定溫度范圍就會拒收。負責其酸奶物流的企業如要達到相應的溫控要求,必須更新冷庫,投入巨大,而該超市的訂單并不足以讓物流企業有足夠的動力增加這一投入。于是物流企業采取了消極應對的措施,為了避免拒收,在送貨前對貨物臨時進行降溫再發貨。超市如對物流過程進行溫控監測,同樣也會提升超市的成本,而該超市并不能以比其他超市高的價格來銷售酸奶,于是超市對此也就采取了消極態度。這實質上構成了冷鏈中上下游企業的零和博弈,造成了實質上的冷鏈斷點。當然,強有力的管制或巨大的社會壓力可能迫使企業從承擔社會責任的角度來考慮提高冷鏈物流水平,增加投入。但這種外部驅動力在目前社會監管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難以持續,而且容易形成逆向淘汰。例如兩家藥品企業,一家的產品沒有經過冷鏈物流的運作,另一家的產品經過冷鏈物流的運作,但普通消費者極度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難以對兩家產品之間的差異進行有效的識別,往往只能通過企業自身的宣傳、產品的介紹、專家的推薦和市場價格等來區分兩家企業的同種藥品。這就會造成“搭便車”現象,前者不承擔相應的成本,卻享受冷鏈物流帶來的一部分收益;后者承擔了全部成本,卻不能獲取全部的收益。這種情況如長期存在,按“格雷欣法則”,后者反會因其成本過高而被市場逆淘汰。面對這種情況,企業會對管制和社會壓力產生抗拒,削弱外部驅動的效果。因此,只有讓企業產生內在動力,才能促使企業自發地增加投入,實現冷鏈物流的健康發展。

3以內在經濟驅動力推動冷鏈物流發展

發展冷鏈物流的收益主要來源于其優質的服務所能帶來相應高品質的產品,而高品質的產品能在市場上享受較高的價格,并提升顧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從而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要產生這種收益,實現內生的經濟驅動力,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需要培育市場中的消費水平和消費意識,令消費者達到重視和要求產品冷鏈的高度,特別是培育高端消費者。目前我國消費者的消費結構正在不斷升級,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關注度也在不斷地提高,對高品質的冷鏈產品已經存在著內在的消費需求,只是由于信息的不對稱,相當一部分消費者還沒有意識到或意識到卻無法實現。其次,需要國家進一步完善與冷鏈物流相關的法律與法規,在制定相應行業標準的同時,也能加大相應的執行力度,使這些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能落到實處。特別是要形成有保障的長效管理機制,不能只在發生安全事故,或媒體暴光,被社會關注時才采取實際行動去被動地去應對。再次,要對冷鏈物流鏈的信息充分透明化,采取措施,對冷鏈產品分類管理,分類標識,讓消費者有條件、有能力去方便地分辨產品的品質。最后,對“搭便車”的企業要采取必要的負激勵措施,增加不采取冷鏈物流的違法違規成本。在這方面也可以考慮直接推行行業準入制度,凡屬達不到冷鏈物流管理要求的企業,就不充許其進入必須采用冷鏈物流的行業進行經營。

在市場環境中,通過市場手段解決企業所面臨的經濟問題是最根本有效的解決途徑。推動冷鏈物流的發展也是我國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一個經濟問題,自然也應遵循這一規律。一旦企業發現發展冷鏈物流所帶來的收益能抵消其投入,甚至能形成利潤,實現綜合效益,那么無需政策引導,企業也必將主動的加大投入,建立上下游企業的合作伙伴關系,同時為了適應合作伙伴的需求,努力改進自身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形成完整的冷鏈物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