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4-08 11:24:24
導語:物流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在持續進步。在大數據時代下,物流企業可持續發展必須結合信息技術,有效更新創新管理方法與管理技巧,能夠結合市場多元化需求與自身實際發展狀況,構建信息化管理體系,有效解決各類問題,才能夠提高物流企業經營管理效率。
物流管理信息化對促進物流管理發展有重要意義。隨著互聯網經濟所具有的潛力,正在不斷地被挖掘,物流管理信息化不僅是我國諸多物流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需要思考的一個主要問題,也是帶動整個物流經濟提升的主要方向。
一、我國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1.公共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相對滯后。我國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還比較粗放,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明顯滯后,物流信息資源分散,資源缺乏有效整合,難以實現共享,沒有形成合力。物流基礎設施的不同運輸方式、不同運輸主體之間的互聯互通水平較低,信息交流不暢,不能為各類用戶提供信息交換與共享服務,物流信息分散、條塊分割,信息不能共享,從而導致信息資源不能進行有效整合。物流樞紐、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物流基地的信息采集和交換水平較低,信息資源利用率不足。2.先進物流設備和信息技術。推廣應用水平較低我國物流企業存在“小、散、多、弱”的狀況,信息技術應用較少、層次較低,主要停留在辦公自動化和日常管理事務方面,絕大多數物流企業還沒有具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處理物流信息的能力,信息化、專業化、一體化的綜合服務能力不足。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標準化、自動化水平不高,傳統倉儲物流設施大量存在,現代化倉儲物流缺乏,信息化程度低,缺乏必要的貨物跟蹤、自動識別、倉庫管理等信息服務系統,整體服務系統和服務能力還不夠完善。
二、推動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1.推動物流信息資源共建共用共享。要推動物流企業內部互聯互通,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實現物資采購、倉儲配送、質量管控和運營管理系統的全面互聯互通,全力打造數字化管理,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要推動物流供應鏈條相關企業和服務商的互聯互通,通過數據共享、整體聯動,實現產業供應鏈的信息化,共同邁向產品價值鏈高端。要推動各種交通方式之間信息的互聯互通,依托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等,打通信息互聯渠道,推進鐵路、公路、航空、水運、郵政等領域相關物流數據開放共享,向物流行業公開相關數據,發揮信息共享效用,為行業企業開展物流活動提供便捷。依托部門、行業大數據應用平臺,推動跨地區、跨行業物流信息互聯共享。加大對物流園區、物流基地、物流重點工程等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推動物流企業、物流園區、物流基地實現信息互聯互通。2.積極推進物流網絡建設。現代物流行業的發展當中是需要科學技術作為基礎支撐的,而信息技術則是當中的重要環節所在。從全球性的范圍來看,大型的物流集團當中往往都擁有著跨國的全球信息網絡體系。因此,我國當前階段應當對此進行積極的學習,充分的引入西方國家的理念和物流管理管理經驗,從而為我國的企業物流管理和發展提供幫助。同時也需要對當前階段的物流管理設備進行進一步的更新,從而更進一步的提升我國企業物流管理的水平。3.發揮跨境電子商務的帶動引領作用。跨境物流企業要積極學習借鑒國外物流企業先進管理理念和管理經驗,創新物流管理模式,提升跨境物流服務信息化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要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物流合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托境外物流園、交通樞紐、港口城市等,建設一批為產業配套服務的物流園區、倉儲中心等,打造國際物流信息化合作平臺。加快物流企業“走出去”步伐,積極開展國際化經營,推進海外物流設施建設,優化國際物流服務網絡布局,構建服務全球的信息化支撐體系,提升物流全球配送能力,滿足跨境電商物流快速發展的要求。4.構建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標準體系。大力推進國家物流信息標準化體系建設,完善物流領域的信息化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在此基礎上,逐步統一物料編碼、文件格式和數據接口等,消除物流企業之間、用戶之間的信息溝通障礙,實現物流企業信息資源的共享與整合,把供應鏈上各個企業、各個環節聯結成一個整體。加強物流標準化建設,積極開展物流管理標準、服務標準和信息標準的推廣研究,推進物流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不斷完善服務標準和規范。構建科學規范的信息化操作規程,加強貨物的分檢、裝卸、搬運過程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實現計量標準、包裝標準、裝卸標準等一體化,不斷提高配送效率,有效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依托重點領域大型物流企業、配送中心以及物流園區,開展物流信息化試點示范工作。5.推動物流信息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應用。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設,大力推廣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和新手段,引入電子數據交換、全球定位系統、貨物自動識別系統、自動分檢系統等先進設備,推動物流配送向網絡化、信息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實現交通運輸、定貨包裝、保管查詢、定單接收全過程一體化透明化,滿足客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大力推進物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客戶網、信息網、交通網融合發展,構建現代物流發展體系,優化物流供給結構,提高物流效率,著力推動物流業信息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加快推進新一代物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物流園區、配送中心、貨運場站等物流節點的設施數字化信息化,形成可控、可視、可感知、可檢測的智慧物流設施體系。加強物流信息化技術創新,組織國內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化基礎性和前瞻性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深化物流信息化應用軟件和技術設備的開發,加快物流技術創新成果的推廣應用,努力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6.發展無車無船承運等新業態新模式。無車承運人、無船承運人作為一種新模式新業態,無車無船承運人利用互聯網技術,有效整合車、貨、站場等社會物流資源,實現物流資源優化配置,為客戶提供一體化全程化的物流運輸服務。無車無船承運人擁有發達的信息化網絡,掌握龐大的貨源信息,能夠系統整合和集成社會零散物流資源,實現物流的網絡化和規模化運營,提高了物流運作整體效率。我國要積極積累試點經驗,大力推廣無車無船承運人等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增強和放大試點效果,推動零散運力、貨源、站場等資源的集中調度和優化配置,逐步引導和帶動行業從“零、散、小、弱”向信息化、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促進行業提質增效。同時,要加快國際化高端化物流信息化人才培養,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物流信息化人才培養體系,為物流業健康發展提供人才支持。結語隨著信息化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當中的必然趨勢。要想提升企業的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當前階段還應當站在全面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能夠更進一步的對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當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從而找到科學的措施對此進行解決。只有不斷的完善管理方式,才能促使企業更好的得到管理進步。
參考文獻
[1]馬麗亞。淺析大數據時代物流管理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市場,2017(22):126-127.
[2]閆應召。我國物流倉儲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7(21):19-20.
[3]王德方。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及創新發展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4):117-118.
作者:胡勝楠 單位: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