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繼續教育學籍管理發展探析

時間:2022-08-29 02:53:42

導語:高等繼續教育學籍管理發展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繼續教育學籍管理發展探析

高等繼續教育作為非全日制大學教育模式,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終身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對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于全日制教育,高等繼續教育的教育對象大多數為已經工作的社會人員,他們的學習時間較為分散,學習自由度較高,學生的流動性遠高于全日制學生,因此,探究新時代背景下的高等繼續教育學籍管理工作,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終身教育體系添磚加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高等繼續教育學籍管理歷史沿革

(一)學年制學籍管理。學年制學籍管理是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效仿蘇聯的大學制度實施的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其最大的特點是參照全日制高等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由相關教育行政部門制定規范完善的學籍管理制度,有具體的課程學習計劃、課時量和學年安排,要求參加學習的成年人在規定的時間內修完規定的課時量。學年制學籍管理制度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高等繼續教育改革。(二)學分制學籍管理。20世紀80年代初,面對當時大學錄取比例低、全日制大學生數量較少、不能滿足社會對高學歷人才需要的現狀,高等繼續教育擴大招生規模,學籍管理也從傳統的學年制學籍管理向學分制學籍管理制度改革。不同于傳統學年制學籍管理,學分制學籍管理要求學員必須獲得相應專業課程的學分,累計學分達到標準才有資格獲得高等教育畢業證書。針對傳統學年制學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學員無所謂成績好壞、不關心知識掌握程度、只要一個學年結束就能拿到學分、無法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控等弊病,學分制學籍管理要求學員必須通過相應的專業課程考試,且學習時長達到規定數才能申請相關證書,保證了高等繼續教育的育人目的。同時,學分制管理還給予了學生一定的學習自主權,學生可以在修完公共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的同時,選修自己感興趣的選修課程,有利于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三)彈性學分制學籍管理。進入21世紀,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世界知名高校紛紛開展了公開課、慕課等在線網絡課堂建設,只要有一根網線,一個智能終端(電腦、平板、手機),現代人就可以實現足不出戶進行學習。對應時代的變革,高等繼續教育的學籍管理也從傳統的學分制學籍管理向彈性學分制學籍管理變革。彈性學分制管理最大的特點是將“彈性”學制與學分融入學籍管理中,學員可以通過學分銀行系統進行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有利于學員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專業內容,學分轉換系統則搭建起了終身教育的“立交橋”,串聯起不同學校、不同教育機構、不同學習方式之間的學習成果,讓高等繼續教育沿著培養綜合性復合人才的道路不斷前行。

二、高等繼續教育學籍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學籍異動率高帶來的管理混亂。高等繼續教育與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最大的區別在于學員情況復雜,大多數為在職人員或者社會人員,工作和學習時間沖突,大部分只能利用周末及節假日進行學習,有可能受到更換工作、結婚、生子、離婚等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影響,從而出現如降級、休學、轉校等頻繁的學籍異動,給高等繼續教育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加之與全日制高等教育不同的是,高等繼續教育的學員雖然是先參加統考,考試通過后在教育部的學信網上注冊學籍,但因為學習時間自由,學籍相關資料收集管理工作較為混亂,學籍管理難度較大,學員學習隨意性較大,不乏中途放棄學習者。(二)學籍管理制度相對滯后。相比全日制高等教育,教育部目前沒有針對高校的成人繼續教育出臺相關的學生學籍管理規章制度。不少高校的高等繼續教育學籍管理相關規定是參照本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籍管理制度來制定并實施的。然而正如前面所言,參加繼續教育的學員情況復雜,學籍異動頻繁,用管理全日制高校學生學籍管理的制度來管理這些利用工作閑暇時間來讀書的學員顯然是不合適的。同時,繼續教育在高校中所占比例較少,高校的重視程度不夠,大部分高等繼續教育的學籍檔案管理工作缺乏規范的流程和操作,使得繼續教育的學籍檔案存在不少的問題,部分學員的學籍建檔不及時,材料缺失嚴重,學籍檔案更新較慢。(三)學籍管理沿用傳統辦法,缺乏網絡操作平臺。進入21世紀,全國各大高校的學生學籍管理已基本上構建了網上管理平臺,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學號實現學籍查詢、考試報名及成績查詢、選課等相關自助查詢。然而與之對應的是高等繼續教育的學籍管理相對滯后,參加繼續教育學習的學員沒有對應的網絡平臺,學籍管理還在沿用傳統的紙質材料管理方式,隨著高等繼續教育學員人數的日益增加,傳統的紙質檔案管理弊端頻顯:紙質材料既占地方又容易丟失,上報處理不及時等現象時有發生,更有甚者將這些材料堆放到學生畢業申請學位時才統一處理。(四)學籍管理工作難度和強度較大。隨著高校擴招,高等繼續教育的學生人數也在逐年增長,辦學形式的多樣化和新增專業,讓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工作的難度和強度加大。首先,如前所述,高校繼續教育學籍管理人員面對繁重的事務性管理工作,不堪重負,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思考工作創新的問題。其次,各二級學院、繼續教育點主管教學的人員對繼續教育學籍管理的政策了解不深入,學生遇到問題時統一推給教務處,也增加了繼續教育學籍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三、新時期高等繼續教育學籍管理創新舉措

面對當前高等繼續教育學籍管理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應當從規范高等繼續教育學籍管理制度、建立新時期開放型成人高等繼續教育學籍管理體系入手,提升學籍管理人員的素質,建立相應的學籍管理網絡平臺,創新新時期高等繼續教育學籍管理。(一)建立規范的高等繼續教育學員管理制度。高等繼續教育學員頻繁的降級、休學、轉校等學籍異動,除了學員自身的原因外,還存在學籍管理制度不完善、相關信息通知不到位的因素。因此,首先要從建立規范的高等繼續教育學員管理制度入手,在學員入學時做好相關學籍材料收集工作,為每個同學建立一套完整的學籍管理檔案,加強對繼續教育學員的管理通知,利用現在便捷的網絡通訊工具,通過QQ群、微信群等形式,及時通知學員學校相關信息,保障每一個參加繼續教育學習的學員不因為錯過學籍通知而留降級。對于因為自身原因需要留降級甚至轉學的學員,學校要從理解支持的角度做好學員的學籍異動工作。(二)完善高等繼續教育學生學籍管理制度。針對當前各高校的高等繼續教育學籍管理相關規定,參照本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籍管理制度制定并實施的現狀,高校要重視繼續教育的學籍管理工作,從繼續教育學員學習的特點出發,制定一套適合社會學員學習的學籍標準,例如,使用彈性學分制學籍管理方式,做好學員的學習成果認證與轉換,共同搭建學習型社會終身教育立交橋。同時,學校應當建立繼續教育學籍檔案負責制,做到資料收集齊全,檢查、歸檔和保密措施一一做到位,保證高等繼續教育學籍檔案的嚴肅性,做好學員的學籍管理工作。建立由二級學院各繼續教育點主要負責的學籍管理模式,加強各繼續教育點與教務處學籍管理辦公室的銜接工作,共同做好高校繼續教育學籍管理工作。(三)建立高等繼續教育網上學籍管理平臺。高校應當重視繼續教育學籍的網絡平臺建設,做到繼續教育學員學籍材料電子化,使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隨時查詢自己的學籍狀態,打印相關課程成績。高校繼續教育學籍數字化也節省了學籍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無紙化辦公節約了紙張資源,節省了檔案堆放空間,踐行了生態環保理念,做到了學籍管理的科學化與信息化。同時,為了做好互聯網時代“人人皆學、時時可學、處處能學”的學習型社會建設工作,高校還要思考如何將課程教學與網絡云課堂相結合,推動新時代下的網絡慕課、公開課建設,為廣大愛讀書、想學習的成年人提供形式多樣的學習途徑。(四)學籍管理工作中強調“以人為本”。高校繼續教育學籍管理也應該強調“以人為本”,學籍管理工作中要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首先,高校繼續教育學籍管理工作要正確認識到已經工作了的繼續教育學員彼此學習能力差異較大,學習時間零散,學習目的多樣化,針對繼續教育成人學員要實施更有彈性、更人性的學籍管理制度,以幫助學員順利完成學業。其次,加強對繼續教育學員的管理工作,做好學籍管理的宣傳工作。教務處從事繼續教育學籍管理的工作人員可以考慮,將相關學籍管理規定裝訂成冊發給學生,讓學生在入學時就能清楚知道學校的學籍規定。最后,教務處要做好高校繼續教育學歷管理的二級管理工作,通過加大教學點相關工作人員的相關培訓工作,減輕學籍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

作者:馬忠玲 單位:西北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方敏.高等繼續教育學籍管理的變革及其發展探析[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3.9:78-80

[2]羅世乾,楊曉華.學習型社會視域下成人高等教育學籍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高教學刊,2016.11:178-180

[3]王鳳英.成人高等繼續教育學籍規范化管理探索[J].山東工業技術,2013.14: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