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院校學籍管理存在的問題
時間:2022-09-19 03:57:56
導語:民辦院校學籍管理存在的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院校學籍管理是指依據教育部門相關規定,對高等職業院校正式錄取的學生從錄取資格、正式入學、后續在院校的專業學習情況直至畢業的過程進行考核、記錄、組織和處理的整個管理工作環節。本文對民辦高職學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這些工作關聯到每個學生終生利益,我們必須重視。
高職院校學籍管理是指依據教育部門相關規定,對高等職業院校正式錄取的學生從錄取資格、正式入學、后續在院校的專業學習情況直至畢業的過程進行考核、記錄、組織和處理的整個管理工作環節。主要依據國務院2017年頒發的41號令中有關規定制定出的規章制度和實施細則。其主要內容包括:新生的報到入學、學年注冊、學籍數據修改、成績考核、獎勵與處分、異動學籍、電子圖像采集、學籍檔案管理等一系列學籍工作。這些工作關聯到每個學生終生利益,我們必須重視。
(一)負責學籍管理人員思想松懈
高職院校負責學籍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員,面對任何一個學生,只要從錄取起,就會有大量學籍日常事務,最終都須材料歸檔,面高職院校一般都沒有專門的學籍檔案室歸檔學生個人檔案,從錄取到畢業,只有最后才會去整理學生檔案,容易對學生中的信息和資料因時間過久而造成遺漏,忘記整理歸檔,特別是民辦高職院校頻繁的學籍異動信息。
(二)學籍管理制度不健全
2017年9月1日,我院根據國務院41號令相應制訂了《明達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學籍管理實施方案》等與學籍相關的規章制度,這個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籍管理起到很大的約束作用,但在學籍的實際管理中仍然缺少規范,學生學籍檔案的材料涉及到高職院校的辦公室、學工處、就業處、招生處、各二級系部,這些相關部門產生的學生材料應該如何整理,如何存檔,如何最終將學生檔案移交到學院的檔案部門,都需要有規范的制度來協調和執行。學籍檔案管理制度如果不完善,就會導致學生檔案中缺少部分信息和資料,這就是制度不健全的體現。
(三)學籍管理人員變動頻繁,培訓學習不夠
院級學籍管理人員及輔導員很多是新來的職員,變動頻繁,剛接手工作又要變換工作崗位,新進管理員如需熟悉工作就要有一定的過程,雖然學院在每年新生入學時,強化了對輔導員如何做好新生注冊等有關學籍管理工作的培訓,但還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為各項工作帶來麻煩和后續隱患。學校重視專業教師的各方面培訓,但行政工作人員中的學籍管理人員幾乎很少有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
(四)個別學籍管理人員缺少業務知識,更缺少現代信息條件下的計算機操作技能
自從高職院校2012年實行注冊制以來,學籍管理啟用電子注冊制度,同時教務行政管理系統也要求管理人員在完成數據庫管理時準確快速,這就要求所有人員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當下還有部分學籍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的業務知識與現代信息技術,自學能力薄弱、缺少善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工作比較費力,往往事倍功半。有些教務學籍管理人員還是兼職的,他們甚至沒有經過任何專業培訓,甚至計算機操作也有問題,嚴重影響學籍管理的自動化程度。我院在學籍管理上更是缺少是校務行政系統的更新升級,很多工作完全是手工操作,這無形中增加了錯誤發生的機率。
二、高校學籍管理的個人分析
(一)提高工作態度,重視學籍管理
高職院校的學籍管理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這是由這所學校高層領導管理和長期的工作作風所決定的。學籍管理即影響著學院教學秩序的穩定,也切實關系到學生的利益。所以,如何科學規范的管理學籍問題,就能促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如果,管理出問題,學校各項工作必然出現混亂,會使學校的效益和信譽都受到影響。因此,高校應該高度重視學籍管理,同時加強學籍管理問題的研究,剖析問題,重在創新改革,開拓一條適合自己院校的管理辦法,在平時學籍工作中經常研討,注重學籍管理隊伍的建設,保持人員穩定,并保證人力、物力上的支持,確保高校學籍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二)積極創新,拓展高職院校自身的管理技能
高職院校都必須依據教育部門相關的《學籍管理和檔案管理辦法》中的規定,同時也須結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根據特定情況,匯編成一套能方便實施、有效運行,效率較高的管理辦法,以提高學籍管理工作的各項指標,同時嚴格規范學籍管理的行為,在執行過程中,嚴控質量,把握速度,提高水平。無論是在學生入學后的哪個時間段都須具有一定靈活性,便于實施。同時也須有制度的嚴肅性,執行起來,有據可查,有章可循。所有制度人性化,以人為本。制度實施起來便于操作,同時高職院校要正確認識到,現代時期學生之間學習能力差異加大、學習方式多樣化,實施更富有人性化和超前性的學籍管理制度更有效。通過加強和實施現代科學的學籍管理制度,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效推動學生的身心綜合發展,讓學生即感受要學籍管理的嚴格,也體會到學籍管理的愛意。
(三)嚴格管理,注重工作人員的素養
高等教育改革正在有條不紊的開展,現代高職院校形態下的學分制也正在施行,這使得原本就復雜的學籍管理更加繁瑣,同時也提高了對學籍管理人員素質要求。因此,高職院校,特別是民辦高職更須加強對學籍管理隊伍的培訓和建設,努力挖掘學籍管理人員的潛能,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主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強化管理的評價體系。二是對人員綜合素養考核。在這項工作中,管理人員即要有敬業精神和吃苦精神,出時更要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為全體師生服務,只有具備這種素質的管理人員才能認真而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三是要抓緊業務學習,熟識相關制度。四是教書育人服務育人,樹立為師生服務的思想,五是強化學習,提升專業技能。六是積極參加省教育廳組織的學籍管理研究活動。
在民辦高職院校從事這項工作已有四個年頭,深切的感受到學籍與學生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對學生今后一輩子都深有影響,為了學生,為了管理,更是為了自己的專業技能,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努力建立健全一整套適合明達或民辦高校學生的專用學籍管理體系,確保學籍管理工作有序平穩,同時這項工作也要求我們,在平時工作中需要努力探索,力求完善,盡心盡力,準確無誤。我們學籍管理人員必須有不斷探索的精神,更要善于總結經驗,勤于學習與研究,用高度敬業的個人精神,展現出育人服務的意識,努力使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籍管理工作水平再上新臺階。
作者:殷志芳 單位:明達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數字化下高校后勤管理辦法變革策略
- 下一篇:聯防隊伍教育培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