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建設項目評估外因分析論文

時間:2022-05-15 03:40:00

導語:煤炭建設項目評估外因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炭建設項目評估外因分析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引言;煤炭資源建設項目的外部性;煤炭建設項目外部性經濟分析方法;外部性帶來的直接環境成本評估;小結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以資源開發來帶動西部地區經濟的增長、外部性的定義與類型、建設項目產生的外部性原因可以分為不可減少和可減少的外部性、煤炭資源建設項目造成的外部性、煤炭開采產生大量廢石污染環境、從環境經濟角度用貨幣的形式,來評價由于采礦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市場價值或生產率法、機會成本法、恢復費用法、土地價值法、調查評價法(假想的評價)、礦井水處理后回用于生產、生活,在技術、環境和經濟上是可行的、在進行建設項目評估時要把外部性納入其中等,具體請詳見。

0引言

我國是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煤炭產量1997年已達13.3億噸,居世界第一位。同時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啟動,以資源開發來帶動西部地區經濟的增長,礦產資源的產量必將逐年增加,煤炭開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日顯突出和嚴重。煤炭在為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給礦區帶來嚴重的環境和社會問題。如煤炭開采引起地表塌陷、采掘的廢矸石、排出的廢氣、廢水、粉塵、生產過程中的噪聲等,對地面環境產生嚴重影響,使礦區生產、生活環境受到污染。因此,在煤炭開采時應充分考慮到開采帶來的外部性影響,并在開采可行性分析時把外部性經濟分析也考慮進去。

1、煤炭資源建設項目的外部性

1.1外部性的定義與類型

外部性是在沒有市場交換的情況下,煤炭建設項目的生產行為影響了其他生產單位(或消費者)的生產過程(或生活標準),外部性分為外部經濟性和外部不經濟性。

建設項目產生的外部性原因可以分為不可減少和可減少的外部性。不可減少的外部性是煤炭建設項目無法避免的對環境的影響,它與環境政策的關系十分密切。建設項目的外部性由建設與生產、排污、污染物在環境中聚集與擴散、人對污染物的接觸所產生。外部性與企業的凈效益和成本有關,下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煤炭建設項目企業成本和社會成本不同,為了追求項目的凈效益最大,企業將在評價開采活動時進行外部性的經濟分析。

1.2煤炭資源建設項目造成的外部性

煤炭建設項目對企業和社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與此同時,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也與日俱增,引起一系列破壞自然生態問題,煤炭資源開采造成的外部性影響主要又以下幾個方面:

1、煤炭開采產生大量廢石污染環境;

2、煤炭開采釋放大量有害氣體污染環境;

3、煤炭開采對水資源的破壞;

5、煤礦生產中產生的噪聲污染環境;

6、煤礦生產中產生的粉塵污染環境;

7、礦井通風對環境的影響;

8、誘發自然災害。

由以上可以看出,煤炭企業在開采煤炭資源時要進行必要的外部性經濟分析,而要把這種外部性納入到經濟評價當中就是要把外部性內部化。

2、煤炭建設項目外部性經濟分析方法

進行煤炭資源開采環境破壞經濟損失分析,可以從環境經濟角度用貨幣的形式,來評價由于采礦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即將環境學的基本規律與市場價值的法則相結合,將各種類型的生態破壞,通過定量的或半定量的折算,最終以經濟損失的形式表現出來,作為煤炭資源開采的環境破壞的負效益。從市場的角度來說,經濟損失估算主要有以下幾種:

2.1市場價值或生產率法

市場價值法是費用效益分析的一種基本方法,應用在環境經濟分析中,重點闡述人類開發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或人工生態系統影響的經濟損失估值評價。這種方法把生態環境看成是生產要素,生態環境質量的變化導致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變化,從而導致產量和利潤的變化,產量和利潤是可以用市場價格來計量的。這些就是利用生態環境質量變化引起的產量和利潤的變化來計量生態環境質量變化的經濟損失。

計算公式為:

-----生態環境造成產品損失值,

――種產品市場價格,

――種產品生態破壞減少的量。

2.2機會成本法

機會成本,亦稱擇一成本,是十九世紀古典學派引入經濟學的一個概念。由于資源的是有限的,任何一種自然資源都存在許多互相排斥的備選方案,為了作出最有效的經濟選擇,必須找出社會經濟效益的最大的方案。資源是有限的,選擇了這種使用機會就放棄了另一種使用機會,也就失去了后種獲得效益的機會。把資源使用方案中獲得的最大經濟效益,稱為該資源的選擇方案的機會成本。計算公式如下:

―――資源損失機會成本的價值,

―――種資源單位機會成本,

―――種資源損失的數量。

2.3恢復費用法

也稱恢復和防護費用法。全面評價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效益,在很多情況下是很困難的,實際上,許多有關環境質量的決策是在缺少對效益進行貨幣的評價下進行的,對生態環境質量效益的最低估計可以從為了清除或減少有害生態環境影響的經驗費用中獲得.即一個種資源被破壞了,可以把恢復它或保護它不受破壞所需要的費用,作為環境資源的被破壞帶來的經濟損失。

其計算公式:

―――恢復前的經濟損失,

―――恢復所需的費用。

2.4土地價值法

對于煤炭建設項目造成的地表塌陷及對土地資源的破壞、耕地的損失(耕地受破壞或改作非農業用途),不僅造成當年的作物生產損失,而是永久性的,所以應從復墾基金,土地補償、土地占用稅等方面綜合考慮,進行經濟分析評價。

2.5調查評價法(假想的評價)

在缺乏價格數據時不能用市場價值法,這時可以通過向專家或環境的使用者進行調查以獲得對環境資源價值或保護措施效益的估價。如在水資源的破壞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對環境破壞的受害者進行調查獲得人們對該環境的支付愿望。

3、外部性帶來的直接環境成本評估

全要把外部性內部化,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衡量環境成本。環境成本也就是指煤炭開發所付出的環境代價,在此介紹在環境成本中占重大比重的土地成本和礦區成本。

3.1土地成本

煤炭開發土地成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土地成本,元/;

——土地塌陷收益損失,元/;

——土地搬遷安置費,元/;

——廢棄物占用土地收益損失,元/;

——土地復墾費,元/。

(1)土地塌陷收益損失:

——土地塌陷面積,;

——土地純收益(元/),其為年土地純收益/土地還原率,是指土地經營效果最好時的收益;

——煤炭開發生產規模,。

土地塌陷收益損失時對土地質量和土地塌陷率等的綜合度量。土地質量越高和土地塌陷率越大,土地塌陷收益損失就越大。

(2)土地搬遷安置費:

年搬遷安置現值,其為年被搬遷的公共設施、基礎設施和建筑物等重置價的現值。

土地搬遷安置費是對礦區人口密度、農村建設程度和生活質量等的綜合度量。礦區人口密度越大,農村建設程度和生活質量越高,土地搬遷安置費就越高。

(3)廢棄物占用土地收益損失:

——廢棄物占用土地面積,;

廢棄物占用土地收益損失是對廢棄物堆放量和農地質量的度量。廢棄物堆放量越大和占用農地質量越好,其占用土地收益損失就越大。

(4)土地復墾費:

——土地復墾費,元/

——土地復墾的面積(),其為塌陷的農地面積和村莊占地面積。

土地復墾費是對土地破壞程度和土地復墾難易程度(重置價)的度量。必須指出:①土地復墾應該是土地價值的再生,而不是局限于物質形態的復原。土地價值包括土地的社會價值、土地的經濟價值和土地的環境價值。土地的經濟價值是本文中土地純收益。②土地復墾費是從價值再生角度反映土地的價值(相當于重置價),而土地塌陷收益損失是從經濟收益的較大反映了土地的經濟價值,楊地講土地復墾費應包含了土地塌陷收益損失,在礦區土地成本中不應重復計算,但我國目前實行“占一補一”的用地制度,客觀上要求土地復墾費和土地塌陷收益損失必須同時計算。

3.2水資源成本

礦井水處理后回用于生產、生活,在技術、環境和經濟上是可行的,有利于達到“三贏”,實現礦區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礦區循環經濟的戰略的推行的重要步驟之一。礦井水處理的總環境代價可用:表示。(1)為直接環境代價,包括礦井水處理基建投資及運行費用。一般含懸浮物、高礦化度和酸性礦井水的處理噸水基建投資分別為400元、1100元和750元左右,平均為750元;噸水處理運行成本分別為0.55元、0.95元和0.65元,運行費用一般按基建投資10%計算。(2):為間接環境代價,指礦井水經處理后的經濟效益,包括工業、生活、農灌及生態等方面。若把水成本看作是用可用水的開發利用價值、污廢水處理費和地面沉降經濟損失來度量,則:

——煤炭開采水成本,元/t;

——水的開發利用價值,元/;

——污廢水處理費,元/;

——地面沉降經濟損失,元/;

——地下水流失的經濟損失,元/。

(1)水的開發利用價值:

——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邊際成本,元/;

——年礦井的排水量,。

水的開發利用價值是水的自然價值和勞動價值的有機綜合和反映,是對水資源開發利用難易程度的度量。其實質是從開發利用成本的角度評價水的價值。

(2)污廢水處理費:

——礦井排水、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的處理費,元/

——礦井排水、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水量,。

污廢水處理費是將被污染的水資源處理恢復到可利用所花費的代價。(3)地面沉降經濟損失:

CC礦井排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元。

地面沉降經濟損失是對地下水承載價值的度量,其經濟損失一般只考慮現實的和直接的影響,而沒有考慮長遠的和間接的影響。

(4)地下水流失的經濟損失

——分別為靜儲量和動儲量,萬/;

——煤礦采空區面積;

——含水層給水度;

——采煤破壞地下水模數,;

——采煤破壞含水層厚度,;

——單位水流失量的價值,元/.

但是這個公式并不是對所有的情況都適用。所以,在運用這一公式時,要針對所評價煤礦的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開采深度、開采面積、開采階段、開采量大小、大氣降水等因素進行分析,并對該公式計算結果進行驗證和修正。

4小結

由于煤炭建設項目在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必然會帶來各方面的外部性效應,所以,在進行建設項目評估時要把外部性納入其中。在具體的實踐中要針對不同的外部性效果,采取適當的經濟分析評價方法進行評價,在進行項目的可行性分析,進行經濟效益衡量時把外部性成本也內化到成本計算中,只有這樣才能更為客觀且符合實際的對煤炭建設項目作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