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工程管理的課程改革策略
時間:2022-04-10 03:16:00
導語:小議工程管理的課程改革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工程管理模式的改革、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觀念的變化要求對工程管理專業傳統的課程設計內容、要求和手段進行改革。工程論文在研究了工程管理專業各課程設計之間的關系后,設計了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設計的系列改革方案,并在教學中進行了實施。
關鍵詞:工程管理課程設計課程改革
工程管理專業的工程經濟與可行性分析、施工組織與工程概預算、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是該專業三門重要課程,相應的課程設計又是學生在校期間不可缺少的實踐教學環節。該系列課程設計是在相應課程教學的基礎上,學生通過完成老師布置的設計內容,進一步理解相應課程的理論與設計原理,掌握計算和設計的方法。該系列課程設計對于學生工程實際能力的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從過去的教學運行情況來看,存在著三門課程設計的設計內容部分重疊、設計所需原始資料不全、設計手段落后、設計教學管理不善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一些探索。
一、傳統課程設計教學所受到的沖擊
首先,工程管理模式的變化導致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設計內容的不斷更新。我國工程管理實行招投標制度以來,工程管理規范化、國際化和網絡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工程管理人員的工作重點已由傳統的手工編制項目計劃和項目預算、管理單一的項目信息轉變到按國內與國外標準范本編制工程招投標文件,以及監控復雜性的項目信息及項目的決策上來。工程管理課程設計教學環節模擬一個簡單的、非實際工程內容的方式根本無法滿足現代建筑市場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應該是運用計算機模擬一個實際工程從項目規劃到項目實施的,能較好體現工程管理全過程的系列課程設計改革方案。
其次,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傳統課程設計的手段受到沖擊。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并將繼續對工程管理的教學帶來巨大的影響。作為工程管理專業中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施工組織與工程概預算、工程招投標三門課程設計的教學將對學生今后工作產生更大的影響。如果該系列課程設計的教學手段不能緊跟信息技術的發展,繼續沿用傳統的手工設計環境的教學方式,則會導致設計效率低、設計文件質量差。
再者,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巨大轉變對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幾年來,在我國教育界,特別是全國各大專院校就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強調學生的培養應厚基礎、寬口徑,強調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強調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學生專業適應面要廣,社會適應性要強等諸多方面。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設計教學中也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每門課程設計各自為政、部分內容相互重疊的模式,使三門課程的設計課形成既具有相對獨立性又緊密聯系的完整的體系。
二、改革方案的設計
第一,擬定一套系列課程設計的指導書。課程設計的指導書是針對培養目標所實施的具體教學計劃,它是教學實施的指南。在擬定系列課程設計指導書時,我們考慮到三門課程設計既具有各自的特點,又相互聯系,所以將三門課程設計聯系起來系統地予以考慮,使三門課程設計的內容既無遺漏又無重復。
對于工程經濟與可行性分析課程設計,其內容包括國民經濟分析與預測、交通分析與交通量預測、國民經濟評價與財務評價。要求學生掌握國民經濟調查、分析、預測的原理與方法;交通調查、分析、預測的原理與方法;國民經濟評價與財務評價的原理與方法。目的是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具有從事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實際工作能力。
對于施工組織與工程概預算課程設計,其內容包括公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文件的編制及概預算文件的編制。要求學生掌握施工過程組織的原理與方法,掌握網絡計劃技術,掌握公路工程定額的運用、概預算中各項費用的組成、概預算文件的編制方法和編制步驟等。目的是通過課程設計培養學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文件及概預算文件的實際工作能力。對于工程招投標課程設計,其內容包括公路工程施工投標文件的編制。要求學生掌握公路工程招標與投標的理論和投標文件的編制,熟悉合同管理的內容。目的是通過課程設計培養學生公路工程施工招標資格預審文件編制和投標文件編制的實際工作能力。
第二,選擇和配備詳細的實際工程設計資料。我們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了若干套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了分類、篩選和整理,路線以每1公里為單位分別整理成套成冊,橋梁以一座為單位成冊,共形成獨立設計背景資料110多套。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每人選擇一套課程設計資料(路線或橋梁)。
第三,購置課程設計中所需的應用軟件。我們購置了目前國內外較先進的工程管理方面的軟件,包括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系統WCOST2000、公路工程標書制作系統BID、項目管理軟件MS-PROJECT和TSP預測軟件等。目前,這些軟件都已運用于課程設計中。
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設計系列改革方案,在我校幾屆學生中試行,實踐證明是成功的。首先三門課程設計在內容上銜接緊密,整體性強,互不重疊,縮短了教學時數。其次,提高了設計質量和學生的計算機運用能力。第三,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以及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了學生相互之間抄襲作業的現象。
- 上一篇:小議臨床護理糾紛的防范
- 下一篇: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及護理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