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業項目軟件研發原則

時間:2022-04-18 11:19:00

導語:施工企業項目軟件研發原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施工企業項目軟件研發原則

基建系統自實施招標投標管理后,施工企業也相繼推行了項目法管理,但目前傳統管理模式的痕跡還很明顯,新的管理方式還有待完善。目前,軟件開發商又看準了施工企業這一廣大的市場,相關項目管理軟件的開發熱潮此起彼伏,但因軟件開發商缺少相關知識的專家,往往在某現場找一兩個“客戶代表”或“咨詢師”便開始開發,其解決方案的技術含量和適應性便可想而知了。施工企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整個系統中各環節的活動構成施工企業的經營生產活動。施工企業項目管理軟件,是運用現代化計算機技術和企業管理學方法,系統地實現企業經營生產目標的一種綜合管理系統。本文從軟件開發長遠目標出發,對施工企業項目管理軟件開發中應注意的幾個原則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以期對相關軟件開發有所幫助。

1.實用性與先進性相結合原則所謂先進性是指軟件的開發建立應面向21世紀,滿足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不斷提高的需要,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社會的進步,這一點顯然應該與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及其它科學技術相適應,具有相對的先進性。所謂實用性是指開發軟件的目的是促進施工企業的發展,滿足現代企業管理的需求,因而應該具有極其實用的特點,絕對不要搞成中看不中用、甚至不中看也不中用的花架子。滿足用戶需求的技術是最好的技術(但不是指具體的某一用戶)。單純追求先進性而不把技術建立在企業的實際需求之上的技術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系統不僅應充分體現目前先進的計算機軟硬件及相關技術、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技術的發展方向,同時應該滿足當前企業各個層次、各個環節的管理、核算需求。如果軟件不能較好解決實際應用間題而成為企業棄之可惜,用之不能的局面,則是軟件開發的一種失敗。

2.規范化原則以企業規范化管理為基礎研制軟件,以所開發的軟件產品推動施工企業管理是項目管理軟件開發的又一特點。在土木工程行業,盡管各個施工企業之間存在個性差異,但作為相同的行業,他們的基本點是相同的,施工企業管理已形成了一套理論和規范。但我們處于兩種體制的交替和探索中,相當一部分企業的管理尚未完全走上正軌,管理不規范。在這些情況下,如果不站在較高位置而按照個別企業的現有模式或流程開發軟件,則只能擁有個別市場,且由于開發技術、人才、管理上的原因,往往使這類軟件難以進一步提高。因此,在進行項目評估時,首先應對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進行符合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的改革,使企業運行的每一環節符合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的要求,借助軟件系統的幫助,使管理制度得以貫徹,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軟件開發過程中要能區分哪些為不規范管理而不可“以偏概全”,對調研的方法、內容、目標事先要進行系統分析與提煉,最好以相關文件或理論為開發基礎。

3.信息有效管理原則在企業的經營生產活動中貫穿兩個運動過程,一是基建產品的完成過程,二是信息的產生過程?;óa品的完成過程是施工企業的基本工作過程,它的實施進程產生各種相關信息,而企業管理者針對這些信息做出決策,以決策信息再控制基建施工的操作、規劃并調節施工數量、方向、速度、目標,使之按一定目的和規劃進行。信息是管理的基礎和管理的體現,管理信息是施工企業的神經中樞,是生命線。施工企業項目管理軟件將計算機數據處理、實時控制、事物處理為一體,不僅為企業管理提供決策所需要的一切信息,而且有一定的決策、控制功能,同時運用企業管理學方法,系統地實現企業經營生產目標。因此在軟件開發時要求處理好現場項目實施動態信息采集功能、業務控制功能、工作協調功能、支持決策和戰略功能,將工程施工信息從分散到集中、從無序到有序、從產生,傳播到利用的過程。同時對涉及施工生產信息活動的各種要素,包括人員、材料、機具等進行管理,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信息的有效管理就是強調信息的準確性、有效性、及時性、集成性、共享性。所以在信息的收集、整理中要避免信息的缺損、失真和失效,要強化生產信息活動過程的組織和控制,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同時要加強交流,信息只有經過傳遞交流才會產生價值,所以要有信息交流、共享機制,以利于形成信息積累和優勢轉化。

4.信息及時性原則過去施工企業的綜合性統計數據,需要在月底、年底、季末計算后才能得到,計算機系統的應用要求管理人員隨時可得到企業前一天、前一月、一季、一年內任何時間、任何種類的經營信息,同時計算機網絡為業務人員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交流方式。信息的公開化使得傳統管理層的作用與地位受到很大影響:傳統垂直管理中負責上傳下達信息的中間層將由于信息的公開化而失去作用;管理人員從過去被統計、報表占用大量時間的業務中解脫出來而由計算機代替,要求其將主要力量放在信息的利用與再加工上。

5.恰當防范原則作為商業機密的施工企業各種數據安全與否關系到施工企業的存亡,軟件要有嚴格的權限管理關人員無權查看、改動數據,防止數據被非法竊取,同時要有合理的備份策略以利于系統受到侵害時的恢復,完備的系統文檔管理以利于系統的改進。

6.解決實際問題原則軟件的靈魂是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或者說是企業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案。如果不具備工程建設領域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是不可能滿足企業實際需要的。尤其是施工企業管理軟件的開發,必須了解行業管理的復雜因素關系和運作處理方法,就更需要具有建立“軟件系統模型”的能力,否則,軟件是無法達到實際應用要求的。

7.消除瓶頸原則消除企業管理中的瓶頸是軟件開發的目的。現代企業的首要任務是對管理進行“診斷”,找出瓶頸,對企業組織進行“簡化”,精簡那些在企業增值鏈中起抵消作用的部門。在進行項目管理軟件開發過程中,使施工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科學化是軟件開發的基本目標。目前企業的業務流程多為傳統方式,信息共享程度較低,傳遞速度較慢,對信息的再加工能力和處理的深度與企業的要求和計算機處理的能力差距較大。故在系統設計時要超越基于手工方式的業務,抽象出業務中的管理思想和規律性的東西,并在企業業務流程重組的過程中使其更符合現代管理技術的要求。

8.系統性原則作為施工企業項目管理軟件,要求以施工企業管理為目標,以工程項目為對象,按項目法施工進行企業管理功能設置;既要適用于企業多項目管理,也適用于單項目控制;既要應用于項目現場,也適用于企業總部;既要有利于中型企業,也要適用于大型企業與小型企業;既要著眼于小型(局域)服務器,也要適用于網絡管理或單機管理。同時還要求立足于企業內部信息溝通,也預留施工企業與業主、監理等單位相關數據接口,使之成為適應性強,又有一定針對性的系統性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