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強化學校管理論文

時間:2022-02-06 02:54:43

導語:教學質量強化學校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質量強化學校管理論文

一、加強制度建設,激發教師工作熱情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制度,要充分征求廣大教職工的意見,使其不僅具有科學性、權威性,而且更易于為廣大教職工所接受,也是教職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以推動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形成人人爭上、朝氣蓬勃的良好風氣,最大限度地挖掘潛能,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形勢的變化,學校制度可能會出現不適用的情況,往往不僅不能約束、規范、激勵、引導師生的行為和發展,反之會阻礙學校的發展和進步,這時校長應及時對制度進行適當的修改和完善。比如,我們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充分發揚民主,全面修訂完善了《中小學干部教師管理辦法》、《教師考核辦法》、《教師績效考核辦法》、《校長教師交流辦法》度等管理考核辦法,加大教學成績、教師工作量權重,把學校目標管理考核,校長和教師評優晉級、考核、調動等與教學質量掛鉤,實行一票否決,末位淘汰,設立教學質量優秀獎和教學質量進步獎,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激發教師工作正能量。切實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開展“假如我是服務對象”活動,促使全體教師集中精力搞教學,凝心聚力抓質量。如果建立了一套好的制度,而在管理中抓而不緊,抓而不實,等于不抓。只布置,不落實、不檢查、不總結,那么再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會形同虛設,成為一紙空文,因此必須抓好制度的落實,規章制度只有真正落到實處,才能收到實效。校長一定要以制度建設促管理上水平,管理要由主觀型、隨意型、粗放型向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轉變,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益,充分發揮教師的能動性,盡一切可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二、加強質量意識,細化教學常規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質量的提升是辦人民滿意學校的重要標志,而抓好教學常規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須加強質量意識,細化教學常規,使質量意識深入到每位教師心中,成為每位教師的自覺行動。中心學校將質量目標責任到人,領導實行每人聯系一所學校、每周到學校工作一天、每月幫助學校解決一個難點熱點問題、每季度對學校進行一次視導、每學期提高一個學科的教學質量、每學年提高一個年級的教學質量的工作制度,努力把常規抓好,把細節抓嚴,把過程抓實。把質量落實到每一位教師的常規教學中,我們建立月常規教學檢查、月常規教學抽查、月教學質量抽測考評機制,教學過程的監控從每學期的教學計劃檢查做起,定期舉辦優秀導學案、優秀作業評比展覽,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全鎮講、說、評課活動,開展一次教學常規大檢查,對一所學校進行一次教學視導。終端監控就是加強考試管理,端正考風考紀,抓考風,促教風,帶學風,每學年對小學一至六年級,中學七、八年級進行一次抽測或統考,抽測由中心學校機關人員帶試卷到校監考,試卷帶回統一閱卷、登分,統考由中心學校統一組織,集中考試,統一閱卷登分。抽測統考成績按不同類型學校,畫好條形統計圖通報全鎮,與上學年成績對比,與其他同類學校對比,差距一目了然,是進是退也很清楚。中心學校對同類型學校成績突出的學校和進步比較大的學校進行獎勵,增強了薄弱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信心,充分調動了每所學校提升教學質量的積極性。

三、加強校園文化內涵,激發校園正能量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動力,用文化來管理學校是學校管理的最高境界。以精神文化、環境文化、制度文化建設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以“潤物細無聲”的校園文化建設,搭建師生成長的平臺,激發校園活力,提升校園文化品位,為師生營造出一個恬靜雅致、自然優美、整潔舒適、文明向上的工作和學習環境,讓校園文化孕育教育質量成為學校管理過程中奏響的動人樂章。在校園里積極大力宣傳師生身邊的榜樣,積極培育正能量,傳遞正能量,讓教師在文化的熏陶、滋養和潤澤中幸福成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總之,教學質量的提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學校管理中,加強領導服務意識,就能使教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呈現最佳狀態;加強制度建設,就能使激勵機制在一個高水平上發展,就能升華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就能使教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呈現最佳狀態,加強質量意識,才能凝心聚力抓質量,為提升教學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校園文化內涵,傳遞正能量,就能引領教師幸福成長,促教學質量上一個新臺階。

作者:王書海單位: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雙溝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