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和改善鄉村學校管理思考

時間:2022-11-16 09:20:26

導語:加強和改善鄉村學校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和改善鄉村學校管理思考

【摘要】對于鄉村學校管理來說,現在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是鄉村學校的封閉性導致的。主要闡述了鄉村中小學學校管理的現狀,結合精神,針對這些現狀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以便達到振興鄉村,教育先行的效果。

【關鍵詞】鄉村學校;鄉村振興;學校管理;解決措施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農村中小學校的學校管理工作顯得尤其重要,它是實行素質教育的重要依據,對于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是踐行精神,振興鄉村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農村中小學學校管理水平顯得尤為重要,這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當中注意總結一些經驗與教訓,通過引進一些先進的管理經驗,來達到提高學校管理水平的目的,這需要引起老師的足夠重視,讓老師意識到學校管理對于教學的重要性,從而將學校管理工作做好,并且落到實處,促進教學的順利開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鄉村教育與鄉村振興的關鍵

在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將鄉村振興戰略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開創了一個新時代,“鄉村振興”閃電般的傳遍了中華大地,成了社會和人民關注的焦點。如何振興鄉村,其主要途徑是發展鄉村產業,從傳統的種植、養殖向現代化農業轉變,發展互聯網農業、旅游觀光農業、有機農業等,要實現以上產業的興旺,最根本的原因是需要有大量熱愛鄉村,擁有豐富農業知識的人才作為支撐。因此鄉村振興的基礎是人才,然而,現在大部分鄉村人才的短缺成了鄉村發展的障礙。鄉村人才從何而來呢?依靠城市的輸入目前來看是不可行的,這就只能依靠鄉村教育來加強人才的培養,通過教育培養大量的合格優秀人才,讓這些帶著鄉愁、有著鄉村記憶的高素質人才推動鄉村的振興。也只有振興鄉村教育,才能實現鄉村振興,達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生活富裕”的目標。

二、鄉村學校管理現狀分析

1.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

在當前鄉村學校管理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落后的管理理念,根本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往往是看重服從而輕視交流,看重形式而缺乏實際,導致了學校的管理就是認為要服從上級的指示和安排,根據上級的指示和文件來進行學校管理,使得管理缺乏靈活性和機動性,只是在被動地執行上級領導的命令,使得學校管理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性,不能很好地實施學校管理工作。

2.學校仍以學生考試成績為主

在學校管理方面,廣大的農村中小學校,仍然是以學生考試成績的高低為學校管理的重要依據,把學校管理并不是很看重,反而是將考試成績當成學校發展的重要依據,忽視對學校管理工作的認識,把廣大的學生培養成了只知考試的工具,這是應試教育所帶給學校的種種苦果,讓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都只注重了考試成績,卻忽視了學校的管理工作,導致學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3.鄉村學校缺乏現代化管理

鄉村學校現代化管理是其薄弱環節,很多農村中小學校由于其自身的封閉和落后,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學校老師還在沿用傳統的“板書加教材”的形式進行教學,沒有借用多媒體技術等先進的儀器和設備。再加上很多老師年齡偏大,對于使用新設備不是很熟練,還是習慣于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對于遠程教育的使用還很缺乏,這就導致了老師進行教學的時候效果不是很好,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也使得學校的管理水平低下,很難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需要引起校方的極大重視。

三、改進鄉村教育管理策略,實現鄉村振興偉大目標

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在進行學校管理的時候,校方需要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思想,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首先,需要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的老師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于一些新進的老師需要注重備課的規范性。對于一些有一定教學經驗的老師要求他們在教學上面有創新,有新奇的想法。而對于進行了很多年的老教師來說,就需要他們能夠形成一套理論性的教學體系,以便于能夠運用這些理論來給學生做個表率。要將老師素質的提高放在學校管理的重要位置,通過將老師的素質的提高來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讓老師給學生做個好的表率,使素質教育能夠很好地開展。在進行素質教育的時候,老師也需要推動學生德智體三方面全面發展,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老師需要將學生的學習知識與未來發展結合起來,讓學生明白學習的意義所在,并且需要合理運用網絡平臺,通過網絡平臺來達到相互認識和熟悉的目的,也利于學生的更好地學習和長遠發展。

2.加強交流與培訓

要使農村學校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就需要加強對學校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讓他們學會管理的方式和技巧,以便于讓他們在后面的學校管理當中能夠運用得當,更好地管理學校的大小事務。這需要開拓管理者的視野,讓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有所提高。同時,需要加強與其他學校的聯系和交流,定期開展交流和學習,學習別人的好的經驗,為我所用,也可以將一些比較好的老師請到學校當中開展專題講座,通過開展講座的形式來讓學校的管理者認識到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愿意在學校管理方面下功夫,肯交流與合作。這樣,才能促進農村學校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才能有助于進行之后的管理工作。

3.堅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

在進行管理農村學校事務的時候,需要堅持按照法律程序辦事的原則,通過法律程序來管理學校的日常事務,這樣將學校的事務擺在一個很好的位置上面加以管理,會使管理變得非常簡單和容易。在管理學校事務的時候,老師們需要發揮自己的主人翁意識,學校管理人員要將老師的主人翁意識調動起來,讓他們能夠參與到學校管理當中去,讓管理也變得輕松和容易。另外,作為學校校長來說,需要多注意傾聽一線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博采眾長,真正地將學校事務管理好,以便于使決策更加科學和民主化。

4.深入落實教學的中心地位

作為學校校長來說,需要排除一切的干擾和雜念,以教學為學校發展的主體,將學校管理的主要方向放在教學上面,讓老師的教學充滿新意,不再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另外,也要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實踐,讓學生能夠通過探究式學習來掌握一些理論知識,以便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作為管理層來說,需要定期對教學進行常規的檢查和指導,遇到一些出現的問題需要及時加以改正和糾正,這樣也便于老師能夠及時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案和方法,更好地有助于教學的展開。

5.抓好基礎,辦出學校特色

對于學校管理來說,需要抓好學校的基礎教育工作,讓學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便于能夠在后面的學習當中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的長處,來造福社會。同時,學校也需要辦出自己的特色,推行特色教學,就是不照搬其他學校的教學模式,而能夠根據自身學校的特點進行適合本校發展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促進學校更好更快地發展。同時,作為校方來說,需要轉變之前單一的評價模式,不要以分數的高低為標準來評價學生,而是能夠以德智體等多方面作為評價的標準,通過多方面地評價學生來達到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對于鄉村教育管理來說,目前還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和挑戰,需要學校領導在平時的管理過程中多與學校的一線老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問計于民,多多聽取學校老師的意見和建議,針對實際,因地制宜,加強對學校的管理和實踐,以利于學校的長久發展,為鄉村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文翠.淺析中小學學校管理中的人文理念[J].科技信息,2012,(7).

[2]馬芹合.素質教育與學校管理[J].宿州師專學報,2014,(9).

[3]楚江亭.中小學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9,(8).

作者:周勝宏 單位:山東省莘縣徐莊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