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時間:2022-08-25 08:55:08
導語:高職院校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職業教育的高速發展,教育經費投入不斷增加,如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是當前高職院校急需解決的課題。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職院校開展預算績效評價的意義,隨后指出了績效評價工作的核心是構建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借助平衡計分卡這一重要績效管理工具,從戰略目標分析出發,分別對利益相關者、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以及財務4個層面進行了績效評價指標構建研究。
[關鍵詞]全面預算;高職院校;績效評價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日益重視,經費投入比例日益增長,如何加強高職院校的預算績效評價,已經成為政府分配教育經費和學校爭取辦學資源共同面臨的問題。2015年,湖南省財政廳、教育廳聯合下發的《關于完善高等職業院校生均撥款制度的通知》明確了高職院校的生均撥款與績效評價結果掛鉤。然而,近年來,高職院校的預算管理及績效評價情況并不如人意。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預算管理基礎較弱,全面預算起步較晚,預算編制科學性不高,執行中剛性約束力不夠;只重視預算編制,對預算執行結果沒有進行必要的考核與評價,即使有,也僅限于對預算執行率考核而沒有對效率、效益和效果進行考核,預算績效考評環節完全缺失。因此,高職院校要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建立和完善全面預算的績效評價制度,對高職院校資金使用的效果、效率和效益進行績效評價。
1高職院校預算績效評價的意義
1.1深化財政預算管理改革的現實需要。建立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是我國財政體制改革的方向。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報告都先后提出了要加強預算績效管理,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下發了《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以期進一步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質量。高等教育是財政資源投入的重要領域,高校加強預算績效管理自然也成為國家深化預算管理改革的重要內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要對高校“加強經費管理。建立科學化、精細化預算管理機制,科學編制預算”,要“建立經費使用績效評價制度,加強重大項目經費使用考評”。1.2解決高職院校經費不足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帶來了經費不足的現實問題。在經費投入有限的情況下,由于大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建立起預算績效評價制度,導致經費使用管理缺乏科學指導,資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樹立投入產出分析觀,建立科學完整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切實開展預算績效評價,能夠有效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高職院校經費不足的問題。1.3提高高職院校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水平是高校治理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水平普遍落后于本科院校,與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相距甚遠。具體到預算管理方面,由于觀念或體制原因以及缺乏有效的工具方法指導,一直存在績效管理觀念缺位、管理手段落后、考核評價單一等突出問題,高職院校自身加強績效管理內生動力不足。建立和完善全面預算的績效評價制度,切實開展預算績效評價,能夠促進高職院校提升組織績效、優化業務流程,幫助高職院校提高內部管理水平,提高治理能力,進而保證高職院校實現戰略目標。
2設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
績效評價工作的核心是構建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筆者認為,設置指標體系首先應遵循目標管理的SMART原則,即:具體化(Specific),也就是說,績效評價指標必須明確具體的指向全面預算結果(或過程);可衡量(Measurable),指績效評價指標應盡可能量化或者行為化,以便后續考核;可操作(Attainable),指績效評價指標涉及數據要從現有資料中獲取,指標體系應簡明扼要、定義明確、分類界限清楚;相關性(Relative),表明績效評價指標應與評價內容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客觀評價預算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時效性(Time-efficient),表明績效評價指標應符合所屬預算期的特點,且可以隨著情況變化加以調整。此外,設置全面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還應遵循以下原則。2.1戰略導向原則。使用績效評價指標往往帶有導向功能,很容易使被評價者追求眼前利益,忽視長遠發展。因此,在建立預算績效指標體系時,應與單位戰略發展規劃充分結合,根據戰略目標設置績效評價指標,發揮戰略導向作用。預算管理應遵循“戰略目標—績效指標—指標值—行動計劃—資源配置—績效考核”的預算管理思路,實現戰略管理、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有機統一,注重被評價單位的可持續發展能力。2.2整體優化原則。預算績效評價體系是一個多變量輸出的復雜系統,評價目標多元化,不能簡單使用局限性較大的單一指標來評價,而應建立一套既各有側重又相互聯系的指標體系。指標不宜太多,以免失去評價重點。2.3動態完善原則預算績效評價是一項持續、不斷完善的工作,在評價時應充分考慮趨勢性,如果只用某一年靜態的指標數值進行綜合評價,就無法剔除偶然性因素的影響,績效評價就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因此,設立指標體系應堅持動態完善原則,指標、權重和標準應隨著環境變化而不斷修訂。
3構建高職院校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議
3.1明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思路。高職院校作為事業單位,主要任務是借助公共財政的支持提供特定的公共產品,面向政府、企業、家長等有關利益方提供服務,滿足利益相關方的需求是學院第一要務。因此,內部運營即學院內部各個業務組成的流程,可以理解為戰略實現路徑,業務流程質量決定學院提供服務的質量,內部流程層面在平衡計分卡中也居于同樣重要的地位;學習和成長層面包含學院對發展所需的人力資本、信息資本和組織資本等無形資產管理,是影響戰略實現的無形因素,財務層面是對資源配置的管理,是影響戰略實現的資金因素,可視為實現戰略的保障。3.2構建高職院校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基于對高職院校戰略目標的共性分析,筆者從平衡計分卡的4個維度分別構建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3.2.1構建利益相關者層面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利益相關者層面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3.2.2構建財務層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財務層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如表2所示。上述指標體系設置,參考了教育部的《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能適應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由于各高職院校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性,全面預算績效評價體系較為復雜,因此,在上述指標體系中有少量主觀評價指標以及較難準確量化的指標,在具體操作中可以根據被評價單位的具體情況,對指標體系進行微調,以使其更符合被評價單位的實際情況。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0.
[2]史淑霞.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設計[J].會計師,2018(3).
作者:周宇霞 單位: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紅棗無公害生產栽培管理研究
- 下一篇:企業采購及庫存管理運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