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醫院醫療質量監控論文
時間:2022-05-26 11:13:00
導語:完善醫院醫療質量監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醫療糾紛概述;舉證責任及其法律特征;醫療糾紛中舉證責任的適用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醫患雙方對醫療服務行為及其后果和原因產生異議時所引發的糾紛、醫療糾紛特指發生在醫患雙方間的糾紛、醫療糾紛的客體為生命權或健康權、引起醫療糾紛的是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醫療行為、舉證責任又稱證明責任、主觀的舉證責任,即提供證據、舉證責任既是當事人在待證事實真偽不明時所承擔的一種不利訴訟結果的風險、舉證責任是法律抽象加以規定的責任規范、醫院與患者之間發生的侵權糾紛并不都適用醫療糾紛"舉證責任倒置"、醫院的舉證責任也不是完全的"倒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中確定醫療糾紛舉證責任倒置是有依據的等,具體請詳見。
一、醫療糾紛概述
醫療糾紛特指在醫療活動中,醫患雙方對醫療服務行為及其后果和原因產生異議時所引發的糾紛。醫療糾份有其自身的特點:
1,醫療糾紛特指發生在醫患雙方間的糾紛。這里的"醫方"主要指依法設立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這里的"患方"不僅指患有某種疾病、傷痛或功能障礙的患者,還包括并未患病或受傷,只要求醫療機構提供健康檢查、免疫接種及其他特殊服務(如美容、接受絕育手術等)的就診人員。
2,醫療糾紛的客體為生命權或健康權。在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分歧總是圍繞著在醫療活動中患者的人身健康是否受到醫療行為的損害,以及這種損害是否是合理、合法展開的。也就是說,醫療糾紛是圍繞該醫療行為是否實施了錯誤的診斷、治療和操作等醫療行為,并且該錯誤的醫療行為直接導致患者出現了不良后果。
3,引起醫療糾紛的是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醫療行為。也就是說,引起糾紛的是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提供的診療康復、預防保健及其他應就診人的要求所采用的醫學方法而實施的針對就診人的人身健康的特殊服務行為,而不是其他行為。
二、舉證責任及其法律特征
舉證責任又稱證明責任,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用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舉證責任應包含
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主觀的舉證責任,即提供證據,為當事人的義務,二是指客觀上的舉證責任,即實質上的結果責任,由不能舉證的當事人承擔訴訟上的不利后果。
舉證責任的法律特征;
第一,舉證責任既是當事人在待證事實真偽不明時所承擔的一種不利訴訟結果的風險,也是法院在事實真偽不明時的一種裁判規范。對當事人而言,待證明事實真偽不明,一方當事人承擔不利訴訟結果的風險,或稱之為負擔。
第二,舉證責任是法律抽象加以規定的責任規范,不會因為具體訴訟的不同或當事人的態度不同而發生變化。證明責任的分配或承擔在訴訟發生之前就存在于法律之中,只是在案件的審理中,出現了待證事實真偽不明時,它的作用才表現出來。因此,證明責任是法律預置的規則;
第三,證明責任只有在待證事實真偽不明時才適用。案件事實能夠被證實或被證實的不能依據證明責任進行裁判。
三、醫療糾紛中舉證責任的適用
首先,醫院與患者之間發生的侵權糾紛并不都適用醫療糾紛"舉證責任倒置"。司法解釋中明確規定醫療糾紛"舉證責任倒置"僅適用于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糾紛,假如醫院與患者之間的糾紛不是因醫療行為引起的,則不適用關于醫療糾紛"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應該按一般的民事侵權案件訴訟,適用民事訴訟法中"誰主張、誰舉證"的證據分配原則。
其次,即使是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醫院的舉證責任也不是完全的"倒置",司法解釋規定的只是部分舉證責任倒置,患者也承擔一定的舉證責任,即對侵害事實的成立承擔舉證責任。第一、患者應當承擔初步舉證責任。在醫療損害賠償訴訟中,患者應當對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成立,負有初步的舉證責任。即原告首先應當證實其與醫療機構間存在醫療服務合同關系,接受過被告醫療機構的診斷、治療,并因此受到損害。第二、舉證責任是可以轉移的。假如患者對損害賠償請求權成立的證實達到了表見真實的程度,證實責任就向醫療機構轉移。也就是說這樣的情況下,醫療機構應當提供證據反駁原告的訴訟請求,即醫療機構應當證實其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或其醫療行為沒有過錯,這是合情合理的。
最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中確定醫療糾紛舉證責任倒置是有依據的。首先,根據舉證責任分配的原理,舉證責任公平分配應考慮舉證的可能性,這是由證據距當事人距離的遠近決定的。由于醫療過程的高技術性和信息的不公開性,作為患者的原告距離證據的來源較遠,取的證據的可能性甚微,假如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作為原告的患者一方幾乎注定要敗訴。相反,作為被告的醫院,把握著各種醫療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各種診療常規和操作規程,醫務人員可以從多方面來證實自己沒有過錯,要拿出相應的證據并不能,因此由醫院對過錯事實承擔舉證的責任,更有利于查清事實,符合舉證責任的實質分配要件。這種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倒置,對醫療機構而言并沒有明顯加重其負擔,完全沒有必要對這個問題過渡的擔心。
不可否認,醫療行為必然伴隨著風險,《規定》的實施增加了醫院的賠償責任,醫療侵權賠償的風險需要由分散機制。按照國際慣例,醫療事故的善后處理主要依靠醫療保險制度,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已經于2000年推出了醫療責任險,并已與許多醫療單位簽訂了保險合同,部分的分擔了醫療單位的醫療責任風險。面對這種良好局面,醫院不妨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對話,把精力放到完善醫院治理和醫療質量的監控上,加強醫務人員的責任心,以患者為本,堵住醫院治理上的漏洞;提高醫務人員的職業素質,不斷提高醫療水平,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并以此為契機,促進醫療事業和醫學科學進步的健康發展,實現患者與醫院的雙贏。
【參考文獻】
「1」2002年4月1日起實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2」2002年9月1日起實施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3」王喜軍、楊秀朝:《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例說》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版,
「4」金大鵬:《醫患糾紛與醫療事故賠償》北京出版社2004版
「5」史會明:《醫療事故索賠指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版。
- 上一篇:縣級領導干部工作述廉
- 下一篇:社區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實施方案
精品范文
3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