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門診中藥房的管理及策略
時間:2022-07-11 03:03:52
導語:淺析門診中藥房的管理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些藥師專業水平非常有限,對處方和個別中藥的別名難以辨識,例如:蒲公英又可以稱之為黃花地丁,一些藥師根據個人意愿將其錯配為地丁;對并開的品種不了解,例如二烏是指制草烏和川烏,又如二甲是指龜板和鱉甲;對重要十八反、十九畏的知識缺乏,例如半夏反川烏、甘草反海藻等,藥師對這些基本知識掌握不牢固,非常容易導致處方出現漏配和錯配。而在稱量藥品時,若出現稱量不準的情況,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不少藥師僅憑自己心中的秤來稱量,導致分級不均勻和稱量不精確的情況時有發生。發藥時缺乏詳細的說明:由于患者對藥材的認識不深,并不了解藥材煎煮的科學方法,對用量、用法以及禁忌等方面均無了解,在給患者發藥時,若未交代清楚,患者必然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煎煮和服用藥物,這就使得藥物治療效果受到了影響。例如:質地非常堅硬的藥材,藥物的有效成分不容易獲取,必須將其單獨提前煎煮一段時間后,再加入其他藥材。針對揮發性藥物,若煎煮時間過長,其有效成分勢必會隨之流失。盡管中藥飲片外包裝對藥材的煎煮方法進行了描述,但一些文化水平較低或忽略閱讀的患者,勢必因煎煮導致藥物療效受到影響。
提高藥劑人員知識水平:醫院在改革的過程中,將一些非專業人員調配至中藥房。為了提高中藥房的管理水平,提升人員的專業知識,必須要求中藥房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執業藥師資格和藥學專業學歷。且定期組織工作人員繼續深造學習,形成專業的培訓檔案,同時采取更多的考核方式對工作人員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此外,應當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交流溝通的能力,加強責任心。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時,還必須盡可能地解除患者的疑慮。制定中藥房宣傳小冊子,介紹中藥科普知識。改進處方管理:在調配處方時,必須按照審方標準嚴格落實,重點了解處方中的項目是否齊全,所列出的藥品名稱、劑量以及劑數是否清楚,是否存在藥品名寫錯或重開的情況。中藥調劑人員不僅要熟悉所有中藥的正名,同時還應當掌握其相應的常用(別)名,此外還必須熟悉地方習慣和處方應付常規、中藥炮制規格。在調配時,若發現無法辨識的藥名,應當及時與處方醫生進行聯系,不可根據個人意識隨意調配。加大電子處方的運用,通過打印或內部網絡傳輸的方法,既可減少醫師書寫,截留配伍禁忌和超劑量用藥,還可提高藥名以及規格的準確性。嚴格處方調配:中藥調劑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處方調配藥品,不可隨意更改炮制品種或藥品。在調配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調劑操作程序和調劑技術常規,堅持做到“四查十對”,并注意審查處方中各個藥品是否存在相畏和相反等情況,并將處方中的藥材進行分類包裝,標注清楚,叮囑患者根據標注的順序和方法煎煮藥品,確保藥品的藥性發揮到最佳程度[2]。在調配時,不僅要加強處方的審核,同時還必須提高藥品的檢查水平,切忌將霉變、走油、偽劣藥品等用于調配,一旦發生藥品變質或假冒偽劣必須及時糾正。發藥時必須對患者的取藥憑證進行嚴格審核,并在發放藥品時,詳細告知患者必須注意的禁忌以及用法用量和部分特殊中藥的處理方法。加大硬件設備投入:由于中藥味數繁多,甚至可能一種藥材幾種制法,但這種情況不可混合混裝,中藥的儲備條件要求非常高,不僅需要通風、干燥的儲備環境,還要求中藥房必須有足夠的儲備藥柜,醫院應當加大對中藥房硬件設施投資力度,為中藥房提供寬敞、明亮的房間。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擴大中藥房調劑場所和儲備區域面積,使中藥房能夠儲備足夠的臨床用藥,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好的基礎條件。引進符合醫院實際情況的檢測技術:根據門診中藥房的具體情況,為其提供相應的檢測設備和技術,并根據我國相關要求,為其配置理化鑒別、顯微鑒別和含水量檢查等設備。對購進的藥品進行嚴格的質量把關,在檢驗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兩人在場,并對相關檢驗記錄進行認真的記載。加大藥房藥品質量管理小組的監督執行力度。
本文作者:莫其斌黃獻工作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中藥房
- 上一篇:藥品企業購進渠道的實踐與研討
- 下一篇:淺析企業檔案資料的管理與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