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探討
時間:2022-11-03 09:23:13
導語: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醫院經營面臨著巨大挑戰,許多公立醫院甚至于許多三級甲等公立醫院都面臨經營虧損。傳統粗放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醫療改革的大環境,醫院財務管理如何適應新醫改要求,是醫院管理者尤其是醫院財務工作管理者面臨的巨大挑戰。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就新醫改條件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應做的重點工作進行分析探討,以期為公立醫院尤其是西部地區公立醫院加強財務管理科學化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醫院財務;重點工作
伴隨著2016年財政部、國家衛計委、人社部下發的《關于加強公立醫院財務和預算管理的實施意見》和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的實施,國家衛計委明確規定,公立醫院收入增幅不得超過10%,為公立醫院總量規模擴大設定了天花板。而隨著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三醫聯動、分級診療、DRGS收費、醫保支付制度等政策的實施,對公立醫院無疑是雪上加霜,醫院只有通過降低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來彌補。這就要求財務管理必須精準投資、規范運營、強化成本管理、科學預測資金需求,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從傳統的記賬、算賬、報表分析到預算管理、成本控制、績效管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方式轉變,加強財務決策管理,實現財務管理的價值創造,才能突顯財務管理在醫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抓好預算管理、科學編制預算、確保預算嚴格執行
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預先的規劃,就容易發生意外。全面預算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醫院運行管理的科學管理方法,公立醫院實施全面預算,既是加強成本核算、改善運營效率的有效舉措,又是強化內控建設和風險防控的需要。全面預算是一項系統性的管理活動,涉及預算的編制、執行、控制、調整、分析和考核等各個環節。預算編制包括財務預算、資本預算、采購預算、基建項目預算等。編制預算應程序化、制度化,在參考以往數據的基礎上,編制科學、合理、有效的預算。醫院要改變普遍存在的重預算編制,輕預算執行、重預算調整、輕預算考核的現狀。預算執行要有“剛性化”約束,要做到沒有預算不審批,有了預算不超支。預算一旦審批,一般不予調整,如遇特殊情況,確需變更預算的,應由醫院預算管理委員會、院長辦公會集體研究,并報主管部門或同級財政部門審批。醫院應制定預算執行考核評價辦法,定期對全面預算執行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適時進行獎懲兌現,及時了解醫院預算執行中存在問題,確保預算順利執行。
二、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財務決策水平、降低醫院運營風險
現代管理學認為,管理的重心在經營,經營的重心在決策。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嚴格把控經濟運行規律,創新財務管理辦法,根據醫院經營實際,科學、合理的進行籌融資計劃和投資計劃,降低醫院經營風險。醫院財務管理要與醫院各項業務相結合,合理調整醫療收支結構,科學預測資金需求,對醫院急需資金,對投資金額較大的項目,要充分考慮貨幣時間價值,進行全面、充分的市場調研、預測,做出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同時應加強對應收賬款、貨幣資金的管理,利用金融工具,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合理控制醫院負債規模,科學防范醫院經營性風險發生。
三、強化成本核算,控制費用支出
醫院財務管理的核心是通過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的措施和重點控制環節,達到降低醫療成本,提高醫療效益的目標。醫院應加強全員、全院成本意識,降低服務營運成本,建立健全成本費用總預算制度和科室內部預算制度,運用“本量利”分析法,“平衡計分法”制定藥占比、耗材占比及百元醫療收入耗材費用指標,對按項目收費的醫療服務項目、嚴格控制藥品、耗材指標,對實行單病種收費或DRGS收費的項目,要嚴格按臨床路徑管理辦法進行路徑管理,控制費用指標,應用信息化系統對各項重點指標進行監控。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減輕病人負擔的效果。在加強對全院成本控制的基礎上,財務人員應主動深入臨床一線,對科室成本進行分析,協助相關科室做好成本核算,分析成本組成,增強成本管理意識,降低成本費用,并將成本控制情況與科室、個人績效掛鉤,獎懲兌現。
四、加強HRP系統在資產管理中的應用,確保資產閉環管理
按照資產管理辦法,對固定資產、藥品耗材、衛生材料,高值耗材的購入、領用、報廢及處理要有相應流程,做到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定期對各項庫存物資進行盤庫管理,分析盤盈、盤虧原因,并按有關規定及時進行賬務處理。改變長期以來醫院重視資金管理、輕視資產管理的現狀。尤其是對大型醫療設備的購置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分析設備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避免科室盲目購置設備,造成設備閑置,資源浪費。對一些公用醫療設備,醫院應加強資產共享、由專門部門負責統一管理,各使用科室采取租賃等方式進行使用,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同時應加強資產條碼化管理,應用HRP系統對資產購置從申請、審批、購買、使用到報廢的全流程閉環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五、加強內部控制,強化監督力度
軍中無法,等于自敗,企業無規,等于自亂。加強醫院內控工作,不僅對各項經濟活動起到規范作用,還能預防內部職權隨意性,建立完善的監督和制約體系。以預算執行情況為抓手,分析預算執行差異產生的原因;以藥品采購、耗材管理、基建投資、成本控制為突破口,將不相容職務分離、授權審批等財務管理的各環節與醫院各項經濟業務相結合,加大醫院各部門的監控力度,強化自身的監督體系,從全局出發,提升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和合規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各環節流程管理,有效防止腐敗發生。
六、加強信息化管理是提高醫院財務管理的有效途徑
提高運營效率,隨著HIS系統的普及,為醫院財務信息化建設奠定了基礎。醫院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快HRP系統在醫院經濟管理尤其是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使全面預算、成本控制、資產管理、內控建設、績效考核工作貫穿于醫院信息化建設全過程。利用HRP管理平臺,實現醫院管理全過程監督,同時要做好信息化各系統如HIS系統、財務系統、費用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的相互連接,通過對平臺提供的財務信息分析,實現財務多維度管理,從而提升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為醫院的資源配置、戰略決策、發展方向提供依據。
七、提高財務人員素質是提高財務管理的基礎保障
隨著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不斷推進和醫改各項措施的不斷實施,對醫院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更專業化的要求,財務人員不僅要完成日常的會計核算、成本控制、資金管理和報表稅務工作,更主要的是作為一名決策參與者,要有預測風險、提高運營效率、完善內控管理、確保醫院安全運行的職業判斷能力。現代醫院管理要求財務人員必須做到懂業務、精管理、善謀略,因此,加快財務人員業務素質提升尤其是加大對管理會計知識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是提高財務管理的基礎保障。醫院應積極給財務人員提供機會,參加國家、省市會計領軍人才培養或國家衛計系統有關財務專業培訓,加強繼續教育管理,完善財務人員知識結構,開拓視野,造就一批適應現代醫院管理需求的高層次、復合型財務專業隊伍,提高醫院財務管理水平。
八、結語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新醫改條件下,如何有效提高醫院財務管理水平,適應現代醫院管理要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強化風險防控,為醫院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科學依據是今后財務工作的重點內容。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作為醫院經營管理活動重要組成部分,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已不適應醫改發展要求,加強預算管理、強化成本核算,完善內控制度和做好財務信息化建設、提高財務人員的基本素質是今后做好財務工作的幾項重要工作。
作者: 單位:陜西省寶雞市中醫醫院
- 上一篇:醫院門診醫師出診管理措施
- 下一篇:電力企業智能化倉儲配送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