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財政項目支出預算管理研究

時間:2022-02-26 11:20:52

導語:公立醫院財政項目支出預算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立醫院財政項目支出預算管理研究

摘要:目前,公立醫院財政項目支出預算管理存在缺乏科學合理的立項,項目庫建設滯后,預算執行與項目進度匹配度不夠,績效管理需要加強等問題。本研究介紹了公立醫院財政項目支出預算管理政策,建議:事前進行充分的可行性論證,細化預算編制;事中以績效監控為手段,嚴格預算執行管理,增強預算約束力;事后對財政項目執行結果進行追蹤問效,與預算安排掛鉤。

關鍵詞:公立醫院;項目預算管理;財政;支出預算;項目庫;績效

大部分國家政府會參與衛生財政補償方式決策,制定政府衛生預算目標,并將其細化到具體醫療衛生機構或財政撥款項目[1]。我國于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財政框架,并于2000年起陸續啟動和推進了部門預算制度改革,已經基本構建了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與國際慣例相接軌的預算管理體制框架。項目支出預算是公立醫院為完成其特定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在基本支出預算之外編制的年度項目支出計劃,包括基本建設、大型修繕及大型購置等項目支出。目前,部分公立醫院預算管理意識淡薄,預算編制的完整性和科學性不夠,與政策、改革、規劃及單位中長期發展結合不緊密,編制和執行“兩張皮”,只是將預算編制作為申報經費的手段;預算決策缺乏科學合理的立項,論證不充分,項目質量不高,項目庫建設滯后,績效目標編制不規范;預算執行進度較慢,預算執行與項目進度不匹配,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績效管理需要加強[2]。現有政策文件對公立醫院財政預算項目績效管理做了原則性的規定,缺乏符合項目特點、可操作的分項目績效指標內容和指標值。部分公立醫院財務人員仍然面臨以下困惑:績效目標申報表如何填、年度績效目標申報中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填什么?本研究擬對公立醫院財政項目支出預算管理進行探討。

1公立醫院財政項目支出預算管理的相關政策

1.1全國層面關于財政項目支出預算管理的政策

為深化預算管理改革,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全國層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政支出預算執行管理的通知》(財預〔2014〕85號)、《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4〕45號)、《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央部門項目支出預算管理的通知》(財預〔2015〕82號)、《中央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辦法》(財預〔2015〕88號)等文件,要求把績效管理理念和要求融入項目支出預算管理各環節,加強項目庫建設,改進項目支出預算管理,建立事前有目標、事中有監控、事后有評價、結果要運用的全過程績效運行機制。

1.2衛生行業關于公立醫院財政項目支出預算管理的政策

財政對公立醫院補助政策是通過預算管理方法實現的,按照部門預算編制要求,國家財政部會同衛生主管部門對公立醫院實行“二上二下”的預算申報審批程序。國家衛生計生委委管醫院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統一組織編制預算,進入中央部門預算體系,醫院必須每年申報部門預算(圖1)。公立醫院部門預算是財政預算的組成部分,由醫院對外報送,反映公立醫院和公共財政的關系,滿足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的管理需要[3]。每年6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預算管理醫院報送三年滾動項目庫,對項目進行審核、評審,評審通過的項目形成部門項目庫,根據輕重緩急對備選項目進行排序,擇優編制項目支出規劃,從部門項目庫中排序選取項目作為報財政部的項目庫,并組織評審。每年7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預算管理醫院根據部門預算初步安排建議,報下一年“一上”部門預算,并在報送“一上”支出規劃時,將項目庫報財政部。財政部對項目進行審核,通過審核的納入財政部項目庫。“一下”階段,財政部審核、評審部門申報的項目,審核通過的納入財政部項目庫,綜合平衡后核定下達部門三年項目支出控制數。國家衛生計生委以財政部審核通過的三年規劃(分年度)控制數為基礎,分解下達下級單位,并將項目庫反饋預算管理醫院。“二上”階段,國家衛生計生委根據控制數進行平衡,將一級項目控制數落實到二級項目,項目須從納入部門項目庫的項目中選取。預算管理醫院根據部門下達的控制數編制“二上”預算。公立醫院財政項目支出預算管理除了遵循有關法律、國務院及財政部規定外,還要執行衛生行業政府投入政策、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

2加強和改進公立醫院財政項目支出預算管理的建議

2.1在預算編制前期,組織專家進行可行性論證,做好財政項目篩選排序

財政項目全部納入項目庫管理,項目庫是對項目規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數據庫系統,入庫項目必須有充分的立項依據、明確的實施期限與合理的預算需求,列入預算安排項目必須從項目庫中選取。項目支出預算根據項目支出預算編制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綜合預算、科學論證、合理排序、追蹤問效原則,以及項目庫項目排序情況編制。每年6月份,為項目預算編制準備階段,公立醫院應當結合財政資助范圍,提前做好項目庫建設,充實項目儲備。各業務科室、職能部門應充分考慮預算執行能力,量力而行地編報財政項目預算[5]。財政項目支出預算編制應經醫院領導班子集體研究、集體決策,財務、設備、基建、采購、總務(后勤)、審計和相關業務部門等要參與全過程,并充分發表意見。所有項目必須經專家論證,專家應符合7人以上單數,有一定資質的本領域專家和財務專家等要求。通過專家論證評審程序的財政項目預算申報書由職能部門提交預算管理委員會討論,將批準同意的項目放入滾動項目庫中管理,并按輕重緩急排序。在財政項目預算編報通知下發后,公立醫院可以根據發展需要,從項目庫中挑選適合的項目進行論證后上報。例如,基本建設項目立項決策的工作主要包括投資機會研究,項目建議書編制,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報批[6]。新增大型醫用設備必須評估就診人數、就診人群、病情分類,對設備適宜性、經濟性、實用性等進行論證。主管部門對項目支出進行資格審核,認定項目申報材料是否符合填報要求,材料是否齊全,立項依據是否真實可靠,項目規模及開支標準是否符合規定等。申報材料經部門批準后,納入財政專項資金補助滾動項目庫。

2.2合理設定績效目標,細化預算編制,提高預算的準確性和前瞻性

公立醫院擁有預算編制自主權和獨立性,預算是根據自身發展需要編制的,主管部門負責審核和綜合平衡[7]。在預算編制方法上,財政項目補助支出按具體項目預算實事求是地編列。納入項目庫管理的項目都必須設定績效目標,績效目標由公立醫院在該項目納入部門項目庫前設定,并按要求隨同部門預算項目庫提交財政部門。績效目標是公立醫院使用財政資金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是預算安排的前提與基礎,也是預算執行、績效運行監控和績效評價的重要依據。績效目標設定是公立醫院編制績效目標,并向主管部門報送績效目標的過程。編制績效目標有以下要求:(1)指向明確。績效目標要符合宏觀經濟和衛生發展規劃、公立醫院職能及事業發展規劃,與相應預算支出范圍、方向、效果緊密相關。(2)具體細化。績效目標應當從數量、質量、成本和時效等方面進行細化,盡量進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則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級分檔形式表述。(3)合理可行。制定績效目標時要經過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預期績效既要顯著,又要符合行業或同類項目正常水平;資金規模和使用方向與績效目標應當匹配。公立醫院在申報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時,需要填寫一級指標(產出指標、效益指標和滿意度指標)下對應的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購置設備臺數、培訓醫師、增加治療項目、提高就診量、治療所需時間、患者滿意度、患者投訴率),設置預期指標值(完成時間和人次等具體指標值)。

2.3事中以績效監控為手段,嚴格預算執行管理,增強預算約束力

公立醫院財政項目支出預算執行時點如下:(1)6月30日,低于50%且低于部門平均執行進度5%(含)以上的,視情況調減當年預算,同時,控制下年度預算規模。超過50%且超過部門平均進度10%以上,優先安排下年預算;(2)9月30日,低于75%低于部門平均預算執行進度5%(含)以上的,視情況調整其當年預算。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公立醫院應當科學安排項目實施計劃,倒排支出時間表,圍繞績效目標實現過程開展分析。采集項目管理和績效運行信息,對財政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和項目執行情況(是否按進度管理、資金撥付、政府采購、資產管理等制度執行,項目完成進度,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偏差和影響,糾偏措施制定和整改落實情況)實施跟蹤分析,查找財政項目預算執行中的薄弱環節,改進預算執行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快節奏,提高效率,將預算執行序時進度要求落實到項目、環節和時間節點,確保資金支付安全、合規和預算執行進度目標實現。主管部門在公立醫院自行監控的基礎上,根據預算安排、績效目標、國庫管理等,對項目預算執行進度、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進行跟蹤管理,抓好對整體預算執行影響大的修繕購置、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和基本建設等重點項目的實施工作,明確時限要求,確保預算的序時均衡執行[8]。

2.4事后對財政項目執行結果進行追蹤問效,與財政補助安排掛鉤

結果導向型預算改革的基本手段是績效評價,通過設定可測量、可實現的績效指標,客觀評價政策目標是否實現以及公共部門和財政項目取得了什么效果。績效評價的落腳點在于結果應用,評價結果的合理應用有助于實現績效影響預算資金投入。項目完成后,公立醫院應對照設定的績效目標開展內部績效自評撰寫績效報告,說明項目概況,績效目標及其設立依據和調整情況,過程管理措施及組織實施情況;總結分析績效目標完成情況,未完成績效目標及其原因和下一步改進項目管理的建議。項目整體績效的發揮,既有賴于財政資金的到位,又有賴于自籌配套資金的到位,考評公立醫院財政項目預算執行情況,不能局限于財政資金,還應將自籌資金納入考評范疇[9]。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應當對公立醫院提交的績效報告實施外部再評價,提供績效評價報告,并將評價結果作為公立醫院改進項目預算管理和財政補助預算安排和當年財政補助結算重要依據,與財政補助安排掛鉤[10]。總之,財政項目支出預算在內部管理上,涉及公立醫院具體業務、財務、設備、基建和審計等部門,在工作程序上,涉及預算編制、進口設備審批、政府采購、基本建設招投標、國庫集中支付等。因此,公立醫院在財政項目支出預算申報階段,應注重科學性、合理性、完整性、執行性和效益性,認真研究項目,由職能部門、有關專家對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結合區域規劃資源配置、當地群眾醫療健康、投入產出的成本控制等多方需求形成論證評估報告,從嚴編制預算,提高預算和績效目標編報質量;在項目執行階段,硬化預算約束,建立嚴格的內部審核制度和重大項目建設成果報告制度,以及預算執行與預算編制相結合機制,對資金到位、項目進度、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完成預算執行的進度目標、安全目標和績效目標;在項目完成后,及時組織驗收、總結,上報項目完成情況。建議國家衛生計生委盡快出臺項目績效管理的指導意見,將考評結果作為財政項目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王小萬,崔月穎,劉雙梅.部分國家政府衛生預算模式的循證政策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4,33(2):31-33.

[2]陳玲娣.公立醫院預算管理現狀及改進建議[J].中國衛生經濟,2012,31(9):89-90.

[3]王舜娟,田新雨,張祖輝.公立醫院全面預算與部門預算的關系與銜接[J].中國衛生經濟,2013,32(2):89-90.

[4]張紅兵.項目預算管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5]田新雨,李春.進一步加強醫院財政項目預算管理的探索[J].中國衛生經濟,2012,31(5):82-83.

[6]邱國林,劉茉.建設工程項目管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

[7]韓斌斌.新《醫院財務制度》下公立醫院預算編制的改進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2,31(10):85-86.

[8]石英華.項目支出預算執行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2.

[9]張英濤,于永軍,李清明.考評項目預算執行不應僅限于財政資金[J].中國衛生經濟,2011,30(12):79-80.

[10]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社會保障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規劃財務司.醫院財務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講解[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

作者:鄭大喜 戴小喆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