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環境與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探討

時間:2022-03-14 09:55:18

導語:云計算環境與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云計算環境與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探討

摘要: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組合,開辟了全新的網絡信息時代,賦予了社會發展更大的便利性,達到了信息融合的全新高度。云計算的橫空出世,進一步深化了互聯網與計算機的應用,解決了海量信息數據計算、存儲、管理及應用的問題。但在創造技術契機的同時,云計算環境下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形勢日益復雜,各類安全隱患伺機而動,給計算機網絡安全造成極大威脅。據此,結合云計算發展應用背景,探討計算機網絡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并嘗試提出與之相應的安全防范技術,以推動云計算環境下優質環境的營造,確保信息數據應用安全。

關鍵詞:云計算;計算機;網絡安全

在云計算的技術支撐下,可以賦予社會更高效的工作、生活和學習模式,達到技術與應用之間的平衡,這也成為云計算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所在。但由于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使其在技術革新的同時也面臨著困擾,尤其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的深入,所面臨的安全威脅也將越來越大,因此必須予以研究和解決,借助豐富的網絡安全技術手段,切實營造出良好的網絡環境,還網絡虛擬世界以清新。

1云計算的概念與特點

云計算屬于網絡信息時代的新名詞,它主要基于網絡技術為用戶提供技術服務,以動態化計算與虛擬資源計算為核心的技術。云計算源自于對于該技術的形象比喻,如“云”即屬于一種寬泛而抽象的表達,即利用網絡將計算機全面鏈接,將海量的信息數據上傳至云平臺,以融合化數據庫的方式滿足資源的處理、存儲與訪問的需求,并且這種遠程的數據庫降低了用戶的管理成本,大幅提升了信息數據的管理效益,因此受到了廣泛的青睞與喜愛[1]。就其特點而言,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方便快捷。規避了以往復雜的操作和繁瑣的流程,使其應用的范圍與場景更加豐富。第二,功能性強。能夠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需求,包括個人、單位及企業等。第三,高保密性。能夠借助豐富的技術手段,強化數據存儲、傳輸及處理等階段,均能夠確保信息數據的安全。第四,完整性高。能夠規避絕大多數的不利因素,使信息數據的穩定性、完整性得到全面提升。

2云計算環境下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

2.1網絡虛假信息泛濫

由于網絡環境的虛擬性,伴隨著大量虛假信息的傳播,大量的虛假信息、危險鏈接等內容,使得網絡安全受到嚴重挑戰,并誘發嚴重的信息安全問題。目前而言,云計算仍然處于完善優化階段,在安全防護的措施上亟待優化,尤其是缺乏對網絡源地址以及源代碼的安全性檢測、篩查,使各類虛假信息難以被及時甄別,給服務器、軟件等帶來壓力、干擾和損壞,給云計算的深度應用帶來威脅。

2.2計算機客戶端漏洞

云計算的屬于網絡資源與節點的融合體,在實際的應用環節中要求云計算需要面對無數的個體端口,當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網絡訪問時,便能夠完成與云數據庫的連接融合,成為云計算中的重要部分,用戶也可以依據需求進行數據訪問。但在此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防范或限制,導致部分數據在不規范的操作中,造成信息數據的丟失、損壞匱或竊取,使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影響,甚至誘發嚴重的后果。因此,計算機客戶端使用漏洞值得警惕。

2.3網絡安全問題復雜

雖然云計算屬于最新的技術平臺,其對于信息安全方面的把控更為嚴格,能夠在相對安全的前提下提供便捷服務,對于社會的應用而言極為可貴。但必須注意到的是,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安全威脅無處不在,其更新迭代的速度不可小覷,特別是各種新型網絡攻擊方式的介入,使得計算機網絡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一旦網絡安全網絡出現漏洞或問題,將導致系統的全面失守,使海量的信息數據資源面臨威脅。

2.4安全審計信息不夠透明

安全審計信息是保障網絡安全的重要方式之一,為營造良好的網絡應用環境,基于監管層面來說,需要立足于我國信息安全的國情,綜合現階段網絡安全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加強云計算下的安全審計工作。但從當前的安全審計形勢來看,無論是網絡監管方還是網絡使用方,在安全審計信息上均有所忽視,對于信息數據的維護與管理處于較低水平,且由于信息數據維護主要由云計算服務平臺來完成,在信息透明上仍然有較大差距,難以保障網絡環境的整體安全。

3云計算環境下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分析

3.1強化網絡服務器的安全防范

云計算是基于計算機網絡而誕生的,因而其高度依賴于計算機網絡技術,要想全面提升云計算的安全性、穩定性,尤其是服務器功能上的優化,使其能夠及時、自動地識別入侵信息數據,并借助安全技術手段將其隔離防范,避免計算機病毒及其他攻擊手段對云計算的影響。服務器作為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核心,應當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掌握信息數據入侵的形式與途徑,如利用服務器的自動安全防御功能,對用戶瀏覽的網頁等行為進行監測,確保用戶始終處于規范的操作和安全的使用,用以提升云計算的應用安全性[2]。比如,采用InternetProtocolSeeurity技術、安全審計、身份驗證等方式進行數據保護,同時對傳輸至云端的相關數據進行加密處理,從而防止入侵者對用戶數據信息的竊取,有效提升云端數據存儲的可靠性和數據傳輸的保密性,強化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工作,通過網絡服務器的安全防范,將有助于提升其安全性,達到最佳的安全應用效果。

3.2加強客戶端網絡的安全管理

伴隨信息時代的發展,每個基于云計算環境下的計算機網絡用戶,均需要不斷強化安全防范能力,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能夠采取規范、安全的操作,同時定期對安全軟件及設備進行維護,做好信息數據的管理與備份,避免數據庫受到攻擊而損壞。比如,借助網絡安全管理系統中的異常行為分析模塊,主要負責對系統客戶端的操作實施監測與分析,并與數據庫中的權限及數據進行對照,及時掌握異常情況動態,確定操作中是否存在違規行為,一旦確認其屬于違規問題,將由防御決策生成模塊進行處理,特別是針對所產生的異常行為實施分析,快速生成科學的防御決策,包括USB接口封閉決策、網絡切斷決策、病毒隔離決策及網絡警告決策等,防止云平臺中的信息數據被USB接口或者網絡渠道竊取,從而自動完成對客戶端網絡安全問題的應對。利用制度進行使用約束,與云計算一道做好上下游的安全銜接,使網絡攻擊無所遁形,全面提升信息數據的安全性。

3.3建立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系統

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系統是規避安全風險的基礎方式,也是至關重要的安全管理環節。在云計算深度應用的環境下,必須依賴高質量的安全防護系統,以應對不同節點、不同場景、不同特性的安全問題,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戶的信息數據安全,避免用戶信息丟失或被肆意盜取。具體而言,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系統包括漏洞掃描技術、防火墻技術、病毒防護技術、網絡訪問控制技術、加密授權訪問等。比如,漏洞掃描技術即實施計算機網絡遠程檢測,對TCP/IP服務端口進行查詢,記錄主機的響應及相關信息收集,將系統中的脆弱項查找出來加以完善;防火墻技術則利用互聯網訪問控制,對危險內容進行屏蔽,通過過濾控制方式阻止破壞行為對計算機網絡造成影響,保證信息數據的安全;病毒防護技術是在受到病毒入侵時,啟用病毒查殺軟件,對網絡及單機病毒進行處理,將不安全隱患徹底清除;網絡訪問控制技術即通過網絡訪問控制,防止非法用戶的進入和操作,并且控制訪問區域和資源等;加密授權訪問與防火墻技術比較近似,利用用戶授權權限對相關信息數據進行加密,避免由于帳號、密碼被盜而引發的安全威脅[3]。

3.4嚴格落實審計與網絡環境監測

面對日益復雜的網絡應用環境,需要融合各方力量加強管控,將安全審計納入網絡安全管理的重要范疇。一方面,應逐步建立相對完善的信息審計機制及入侵檢測機制,對網絡服務端及網絡使用端進行全面管理,將用戶的操作行為以日志的形式進行記錄,綜合分析網絡上所存在的異常行為,對所發現的非法操作進行報警和追蹤,及時遏制網絡安全風險問題。另一方面,需要突出網絡內外部管理的整合,在基于用戶數據保密及保證數據完整性的基礎上,構建更為高效和不可抵賴的安全防御機制,要求在數據傳輸及應用中遵循網絡安全協議,保證網絡平臺數據不受影響和破壞。采取最新的技術防范手段保證數據安全,避免在網絡使用環節的安全問題。同時,要積極形成網絡信息過濾模式,對存在隱患的內容進行隔離,并利用新型網絡安全工具實現低風險操作,大幅提升網絡安全審計能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云計算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其既要與計算機網絡技術保持發展的一致性,也要突出安全性的應用特點,給予用戶提供更優質的信息數據環境,切實使之服務于社會發展,幫助實現社會生產方式的轉變。同時,針對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問題,同樣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充分借助技術優勢、資源優勢與管理優勢,做好全方位的安全防范和治理,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體系,使云計算的優勢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樊利敏,司鯤鵬,范銅川.云計算環境中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0,32(15):191-193.

[2]譚倩芳,張四平.云計算環境中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19):48-49,58.

[3]王照.試論云計算環境中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9(4):4-5.

作者:吳小青 單位: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