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策略研究

時間:2022-03-22 10:37:18

導語: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策略研究

高新技術企業要做到技術與市場并重,努力建立協同企業內外部資源的技術成果轉化機制。比如在科研立項階段,可以邀請企業有關熟悉相關市場的人員參加,通過市場第一手的需求信息,為科研項目的立項提供市場參考依據。同時也可以按照市場需求及時立項。從而解決科研立項的市場需求不足的問題。當產生第一和第二階段的科研成果時,邀請有關企業人員從現行的相關技術方面、市場需求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對自身的研究的市場價值和開發前景,有了比較清晰的估計,為進一步從事中試科研成果打下基礎。高新企業應積極與科研機構、研究中心、高等院校等進行技術創新項目的聯合開發,保證企業有穩定的知識積累,提升其技術創新的潛力。在政府引導下,建立以市場為主導,將高新企業、政府和科研院所進行有機整合的關聯型決策機制。互相關聯的高新企業作為創新主體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分別根據市場信息組織創新活動,不會發生創新利益分配上的沖突;對于需要協同創新的重大項目,又可以在政府的有效指導下整合創新資源,牢牢把握住市場機遇,這對于當前中國正在形成中的和處于發展初級階段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應對日益嚴峻的生存環境尤為重要。有數據表明,在中國已轉化的科技成果中,自籌資金占56%,國家科技計劃撥款占26.8%,而風險投資只占2.3%。金融體系未能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因此,應引入高新技術風險投資公司,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資金投入。風險投資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支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的一種有效工具,其資金主要投資于具有巨大增長潛力,但同時在技術、市場等各個方面都存在巨大失敗風險的高新技術產業。根據發達國家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經驗,建立風險投資機制是實現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必然選擇。建立和完善風險投資機制主要從風險資金結構和風險資金退出機制兩方面著手。近幾年來,國家正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7年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困擾多年的上市公司的全流通問題,使風險投資公司早期投入的一批項目得以順利退出;科技部建立了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全國很多地區也都在籌建地方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這些措施將極大地促進創業投資機構的發展,引導更多的創投公司投資創業型的企業。除了上述措施外,還應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著力構建以政府投入為導向、企業投入為主體、風險投資和創業投資為補充的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對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給予支持;通過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加大R&D投入;加強對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企業的信貸支持,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專利權質押等融資服務:對投資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的風險投資公司進行適當補貼,在稅收政策上對風險投資收益給予最大程度的優惠,引導閑置的社會資本投資高新技術產業;在不斷完善風險投資機制的同時,加快包括創業板證券市場在內的多層資本市場的建設工作。為最早期的風險投資提供暢通的退出途徑,有利于風險資金獲得高額回報,形成循環往復的良性運行機制,促使風險投資向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傾斜,引導建立完善的風險投資市場,初步建立起由政府、轉化企業、銀行、風險投資機構構筑的融資渠道。

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科技成果轉化需要完成技術、人才、資金、裝備、材料等各種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技術的產品化,然后把產品變成商品、變成產業。由于科技成果轉化的復雜性,決定了在成果供需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還需要一套健全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才能保證科技成果轉化的順利進行。政府要加大對中介機構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為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轉化提供信息、技術、管理和營銷等服務的公共平臺的建設,采集、科技攻關信息,推廣國內外科技成果:培育和扶持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健全技術市場的準入機制,建立一個高素質、權威性、民間性的科技成果評估機構,政府加強對評估機構的指導和監督,避免假、偽、劣技術進入市場,維護技術市場的正常秩序;建立科技界與產業界、金融界的溝通渠道,開展產學研成果信息交流;完善技術產權交易市場職能,促進對科技企業的股權投資和產權交易,推動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進程建立比較完善的技術轉移服務體系,為促進成果轉化提供全程、優質、高效的服務。一是要信任與尊重技術人員。高新企業的技術人員工作具有創造性、工作過程個性化、工作成果難以直接測量等特點,因此,站在技術人員的工作特點角度,激勵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必須建立在充分信任與尊重的基礎之上。二是多種激勵方式并舉。由于在高新技術企業從事技術工作的人員普遍具有自主意識強、獨立的價值觀高流動性的特點,因此,企業必須重視技術人員的管理與激勵,以吸引、留住、激勵他們,這就需要將物質激勵與非物質激勵相結合,將短期激勵與長期激勵相結合。在成果轉化中,更要充分重視科技人員的報酬,使成果轉化的收益與其個人的利益,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可以采取股權、紅利分配權、期權等形式實現“風險共擔、收益分享”的利益分配機制。盡管中國早就制定了《科技成果轉化法》,對科技人員的獎勵也作了一系列規定,如科技人員可以得到成果收益35%的獎勵,有些地方法規甚至規定了更高的獎勵比例,但往往在配套措施和落實方面與名義上的獎勵標準還有較大差距,需要企業高度重視并將相應措施落到實處。此外,高新企業還應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技術人員的精神激勵,強化企業文化,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創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通過薪酬、獎勵、職稱、培訓等一系列相應的政策穩定并充分使用好人才,逐步壯大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人才隊伍。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依托重大科技項目、重點科研基地,培養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強化技術合作與交流,引進高層次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優先支持各類科研機構培養創新團隊;完善成果轉化激勵機制,采取技術折股、股權出售、獎勵股權、技術獎勵或分成等方式進行激勵,允許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收益分配,提高技術人員進行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動力;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以資助高新技術企業引進優秀人才,幫助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主要實施者解決特殊困難,獎勵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產業化實施者。

本文作者:趙海峰工作單位: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