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對外投資意向調查
時間:2022-12-19 11:13:16
導語:工業企業對外投資意向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企業對外投資是相關企業后續發展的重要出路之一。近日,嘉興市發改委組織開展了對規上工業企業對外投資意向的問卷調查,深入了解相關企業意愿情況,這對下一步平臺優化提升工作推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次調查對象主要是規上工業企業,重點是鎮(街道)工業園區及園區外工業集聚點的規上工業企業。對外投資意向企業中,規模為100-500人的企業數量最多,占比40%;年銷售額5億元以上的企業最多,占比37.8%;企業所屬行業為紡織、印染傳統行業和其他行業較多,分別占比28.9%和37.8%;企業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的占主導,占比51.1%。企業對外投資主要動因中,選擇市場布局需要的排第一位,占比35.9%,解決用地需求的排第二位,占比14.1%;意向目標地域選擇最多的是周邊地區和國外地區,占比均為25%;對外投資方式為原有生產領域規模擴張的比例最高,占比50.9%,其次是向新的領域拓展,占比20.8%;企業對外投資最關注投資地域的營商環境。通過調查,以下幾方面問題需引起關注:
企業對外投資的意向地區不平衡。從企業選擇的對外投資意向目標地域看,選擇周邊地區和國外地區的最多,均為14個,各占選擇地區總數的25%。而選擇西部地區(新疆、西藏、青海等對口支援地)、西南地區(四川等對口支援地)的較少,各有3個,各占5.4%,選擇東北地區的只有1家企業。嘉興市要加強與對口支援地區或合作地區的經濟聯系,引導有關企業赴相關地區投資,政府層面可能要主動創造一些條件,搭建一些平臺,增加與對口支援或合作地區的相互交流,不僅僅是官方的互動,更重要的是民間、企業間的相互了解。在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政府也要更好地發揮作用,爭取尋找到市場和政策的最佳結合點,提高企業赴相關地區投資的積極性和成功率。
企業對外投資的主要考量值得關注。從企業對外投資原因看,市場布局和解決用地需求是排名前兩位的動因。這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嘉興市的工業企業既面臨加快發展、擴張布局的需求,也面臨發展空間受限、土地要素制約的矛盾和壓力。從企業對外投資方式看,向新的生產領域拓展占比20.8%,這也反映了相當部分的傳統工業企業正積極探索向新產業或行業領域轉型,而轉型的路徑很可能是通過“互聯網+”、智能化改造、服務水平升級等,向“四新經濟”領域或較高技術及附加值的領域。這也提醒我們,在推進“退低進高”和“招大引強”工作同時,目光不要僅僅向外看,感覺外來的項目就是高端的,也要盯住眼前和當下,脫胎換骨的傳統產業未必是不好的,要力爭使萌芽于傳統產業的新經濟留得住,衍生于舊動能的新動能發展得起來。
企業對外投資政府的作用值得研究。企業對外投資從本質上講是市場行為,政府不能過多干預,更不能行政強推,但這不代表政府就可以不作為。嘉興市政府已經印發實施了平臺優化提升的工作方案,按照市政府工作導向和要求,下一步,有相當的工業發展平臺要逐步清理退出,也意味著有許多不適合本地發展的工業企業可能要引導外遷。從企業對外投資的顧慮或問題看,企業對外投資最擔心的問題是投資地域的營商環境。同時,對外投資面臨資金壓力(占20.5%)、政府的指導或扶持缺乏(占16.7%),投資意向地域選擇困難(占14.1%)等也是企業關心和關注的問題。企業的需求,也就是政府工作的方向,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一是針對投資地域的營商環境優化問題。在開展區域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將一些企業關注或投資地許諾的政策在政府間合作協議中予以體現或明確。另外,以“飛地”模式開展區域合作,可以借鑒深圳的先進經驗,外遷產業的同時,輸出園區管理人員和管理模式,以更好地服務對外投資的企業。二是針對企業對外投資面臨資金壓力問題。要充分發揮政府積累或掌握的行政資源大數據的作用,對市場空間較大、發展前景較好、信用記錄優良的企業,主要因為用地、能耗或排放等原因外遷或對外投資的,政府可牽線搭橋幫助其融資;也可探索國資注資入股的可行性,支持優質民企發展的同時,實現國有資產增值保值。三是針對缺乏政府指導或扶持問題。建議配合全市的平臺優化提升、“兩退兩進”等工作,各地都要對企業外遷或對外投資需求進行詳細的調查摸底,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為下一步做好指導服務打好基礎。對企業對外投資意向地域選擇問題,要結合政府間合作交流掌握的情況,以及產業地圖實際,給予企業針對性的指導和建議,甚至可以開展政府牽頭、企業參與的對外投資考察和合作談判活動等。
作者:章純 李少臣 單位:嘉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上一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分析
- 下一篇:工業企業會計內控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