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中和逸性的展現和發展

時間:2022-07-12 10:45:23

導語:工業設計中和逸性的展現和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設計中和逸性的展現和發展

工業設計的理論研究中,“和逸性”是指滿足于消費群體的某一產品(包括物化的和非物質化的),能夠達到消費者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雙重滿足,即讓消費者具有品位和價值的享受。從英文的角度尚找不到與之相對應的詞匯來描述。在“辭海”中,“和”寓意:投契、融合;符合;協同;全、滿之意;“和”表征著人與產品、與環境和諧與融洽的關系,“逸”寓意:釋放;超邁;安閑,逸樂之意。“逸”表征了人在享受產品與環境所創造的和諧時空中擁有積極的精神體驗。和逸性的最終境界和目標則是為了求得“人—產品—環境”相互間的“中庸”,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說的“不偏不倚、恰到好處”之意。第一次的世紀博覽會中,著名的水晶宮展廳運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玻璃和鋼材建筑材料,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建筑的概念。鋼材作為構成建筑的主要材料,使建筑本身更為堅固,同時節省了建筑建造的成本,建筑中與鋼材完美結合的玻璃幕墻,在不影響建筑外觀與功能的前提下,為室內空間白天時提供了免費的光源。這一建筑為往后的建筑設計、工業設計等方面的學科都做出指引性的貢獻。

工業設計需要科學研究和工業化的成果作為支撐,把人們的思想概念融入其中,以一種新的方式改變人們的生活,近幾十年中對人類社會最具有影響的產物應該就是互聯網及其附屬品,這種看似無形的產品正在不斷改變人們的生活,周邊的工業產品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信息化時代中,不同種類的互聯網產品可以在各個環境隨時協助人們生活工作,例如無紙化辦公、低成本、低門檻、無時間限制等方面的優勢都是互聯網帶給我們的財富。產品是工業設計范疇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產品處于環境中可以是有形的,同樣也可以是無形的,在不同發展階段中產品在形式上都有著不一樣的表現。工業設計史中人們不得不提的“包豪斯”學校,為往后的設計活動作出了規范的教育思想,它的產生也是人們不斷的文化運動的產物。“包豪斯”一詞由德語的“建造”和“房屋”兩個詞的詞根構成,在設計理論上,提出了三個基本觀點:藝術與技術的統一;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是后人懂得設計活動應該是理性的,而不是追求形式上對用戶短暫吸引,可以看來工業設計不僅僅可以幫助人們解決生活和工作中所要面對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生活,懂得權衡調和人與環境的關系。

目前國內很多工業設計從業者對這一學科的理解還很局限,這和教育理論對我們的指導有很大關系,沒有遵循正確的設計原則,把產品放到了第一位,沒有做到真正的以人為本。同時工業設計的發展和工業化進程也有很大的關系,較落后的工業水平局限了工業設計的發展進步,工業產品的從字面理解是生產出來的物品,設計出的產品是從腦中的最初向往形成概念,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利用工業化的平臺使之成為一種工具,這種工具處于人和活動環境之間,可以是無形的也可以是有形的,所以說產品更應該是一種問題的解決方法;在人們眼里,目前對產品的概念是人們可以接觸或是可以直接使用操控的某種產物。

上文提到的工業產品與工業化進程之間的關系,由于工業化的水平還未達到一種高級階段,建筑這種大體量、結構復雜、所需材料種類較多、受環境影響較大的人工產物,還沒有到完全工業化,需要把各種的組件經過不同的方法進行加工、搭建組合起來,后續還要根據用戶進行復雜的個性化處理。如果把建筑當做一個完整統一的產品來看,它一樣是具有特定的功能性,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統一的規劃構架,直接定制出來,造成目前建筑的現狀不夠整體的建造方式就是工業化發展還不夠不完全,還有就是人們還沒有找到一種合理的設計思路解決這些問題。

在現今倡導環保低碳的形勢下,脆弱的大自然已經在各方面提醒著人們需要改變一部分的生活方式,設計活動中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需要把環境更多地考慮進去。到21世紀,我們身邊接觸到的工業產品從外型上來看越來越精致,操控逐漸的變得簡單便捷,用戶對產品的理解再進一步的深入,懂得如何面對生活。產品在用戶和環境之間就是起到了這樣的作用,作為一個實體,通過不同的語言展現著現有的社會發展狀態,好的設計融入環境和人們的生活中。歷史的看工業設計,一種產品從單一形式的出現,發展到整合,再到細致的分類又回到了單一,這種變化都是隨著人們的心理和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的。當然工業設計的和逸性思想是一種理想狀態,在沒有達到這種狀態時,產品作為設計的一種表現手法會有各種各樣的發展。這個互聯網時代,人們生活中大量的產品都以為這個時代背景變得無形,在互聯網這個平臺上無形的運轉。以家庭中的各種家電舉例,目前家電可以通過網絡相互連接,用戶可以進行統一的管理,通過網絡得知它們的狀態并可以發出指令做到遠程操控,真正的改善了人和生存活動環境之間的關系,這也是一種和逸性的展現,沒有再想過去那樣把產品分開來設計,而是統一規劃使產品之間相互連接,共同為用戶提供一種更佳的生活體驗,這樣一來不僅僅提高了生活質量和效率,也能很好的控制生活的成本,讓用戶放開手享受工作和生活。

當然,人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個體,處于更為復雜的環境中,很難找到一種合理、適用面廣的方式來迎合用戶,這更能證明工業設計并不是緊緊專注于產品本身,設計活動的中心都在研究用戶,期望產品更加適合、各家合理。過去的產品只是企業推出的一個量產的物品,機械的毫無生命可言,現今工業產品就需要融入人們的生活,必須更加的人性化、智能化,和設計師賦予產品身上的生命力,真正成為用戶的伙伴,達到和逸性的標準。

作者:王一煒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