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工業設計人才培養途徑
時間:2022-01-15 02:55:39
導語:試議工業設計人才培養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
地方院校應充分調研,并系統分析本地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產業布局特點,以此為基礎構建基于地方產業特點的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我校為例,我校所在地嘉興市制造業發達,塊狀特色經濟發展明顯,典型的特色塊狀產業包括王店的集成吊頂、海寧的沙發和皮革、桐鄉的針織服裝,嘉善的木制品(家具)以及平湖的光機電、童車和箱包等。其中,王店的集成吊頂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80%;海寧是中國出口沙發產業基地,海寧沙發產業年出口額占全省的50%,海寧也是中國皮革之都,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3;桐鄉是全國最大的針織服裝集散中心,針織服裝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0%;嘉善的木制品(家具)約占全國的30%。根據嘉興本地的產業布局特點,工業設計專業設計產品的重點領域是集成吊頂、沙發、木家具、童車和箱包等。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必須圍繞集成吊頂、沙發、木家具、童車和箱包等產業來設計與規劃,同時兼顧工業設計專業發展的趨勢和目前已具備的辦學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使我校培養的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具備競爭力,并能得到相關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最終實現我校工業設計專業健康快速發展,以形成工業設計專業的核心競爭力。
2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1課程體系的設置我校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學生應掌握扎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知識,精通設計表達等實踐技能,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和較強的設計創新理念,能高質量完成產品設計任務,畢業后能在地方企業從事產品設計開發工作,即培養高級應用型工業設計人才。根據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和培養目標,結合地方產業特點,工業設計專業主要設置學科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模塊課程和專業拓展課程等四個課程平臺。學科基礎課程平臺的任務是讓學生深入了解工業設計專業,培養專業興趣,課程主要包括設計概論、設計素描、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和設計色彩等。專業基礎課程平臺的任務是掌握基礎的專業知識和基本的設計技能,課程主要包括工業設計史、人機工程學、產品設計原理、設計圖學、設計材料與加工工藝以及設計表現技法等。專業模塊課程平臺的任務是通過設計實踐訓練,使學生掌握自己感興趣的兩到三種產品的設計方法,這平臺的課程與地方特色產業緊密結合,課程主要包括衛浴產品設計、家具設計、童車設計、燈具設計、交互設計和設計專題等課程,這些課程學生可以自己的興趣與方向進行選擇,達到規定的學分即可。專業拓展課程平臺的任務是拓寬學生的視野,了解設計趨勢和地方產業發展特點等,課程主要包括設計信息與前沿研究、市場營銷學和設計心理學等,這部分課程學生自愿選修,并根據需要可增減課程。2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實踐教學在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活動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大部分課程都有實踐環節,特別是專業模塊課程中的設計課程,因此構建科學的、符合現有條件的實踐教學模式是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在此,結合地方產業的特點,提出基于校企合作的實踐模式、基于設計項目的工作室實踐模式、基于校內外實訓平臺的實踐模式和基于設計競賽的實踐模式等四種實踐教學模式,以上四種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難度依次是從難到易,具體操作時應從易到難,選擇合適的模式以適應不同階段的學生[3,4]。2.1基于校企合作的實踐模式正如在前文中所分析的,我校所在地制造業發達,有一大批特色產品(如集成吊頂、沙發、木家具、童車和箱包等)的制造企業,我校可以和這些企業進行合作開發新產品,把所需開發產品的課題與相應的課程相結合,使學生參與到企業的實際課題中,做到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設計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設計能力。基于校企合作的實踐模式的關鍵是看學校與相關企業所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專業教師的項目駕馭能力和已完成項目的質量。該實踐教學模式主要讓學生思考并實踐以下幾組關系:課堂與企業的對接,理論與實際的銜接,外觀造型與材料、工藝的協調,模型、手板與成品的聯系與區別。2.2基于設計項目的工作室實踐模式設計工作室模式是國外高校率先采用的實踐教學方式,比如芬蘭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的家具專業的人才培養就采用教授工作室的模式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實踐機會。由學校專業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嘉興本地的特色產業,成立各自的設計工作室,承接設計項目,師生雙向選擇,學生進入設計工作室進行專業的產品設計開發實踐。基于設計項目的工作室實踐模式的核心是工作室在本地區的品牌影響力,承接足夠多的設計項目。該實踐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提前體驗以下內容:與客戶的有效溝通,系統的市場分析,作品、產品與商品的關系思考,項目團隊的組建與運行。2.3基于校內外實訓平臺的實踐模式有效整合校內外實訓資源是提高學生設計實踐能力的又一手段,現在,我校工業設計專業擁有嘉興本地的多家企業實訓基地和浙江省省級藝術與設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這都為實施基于校內外實訓平臺的實踐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校內外實訓平臺的實踐模式的核心是校外實踐資源與校內實訓資源的優勢互補,合理的運行機制。基于校內外實訓平臺的實踐模式可以讓學生達到以下目標:在校外實踐基地深入學習并實踐材料、結構和加工工藝等工程方面知識,比較企業實際生產制造與學校實踐基地加工的異同點,培養在限制約束條件下的產品設計思維模式,為今后參加設計項目作好前期基礎準備。2.4基于設計競賽的實踐模式目前,我國每年舉辦大量設計競賽,包括政府舉辦的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浙江省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東莞杯”國際工業設計大賽和企業主辦的華帝工業設計大賽和“軒紅坊杯”家具設計大賽等;同時,一些發達國家還舉辦國際設計大賽如德國的紅點和IF、美國的IDEA設計大賽以及日本的優良設計大賽等。而且,我校可以和嘉興本地的企業合作舉辦設計大賽,這都為基于設計競賽的實踐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基于設計競賽的實踐模式的關鍵是選擇適合學生現有水平的設計大賽,培養學生參加設計競賽的習慣。基于設計競賽的實踐模式要達到以下效果:激發學生參加設計大賽的興趣,學會分析設計大賽主題,培養細心觀察生活的習慣,拓寬設計思維,樹立設計就是解決生活中遇到問題的觀念。
3結語
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是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現在地方政府又在大力發展工業設計以實現地方塊狀經濟的轉型升級,學校必須抓住有利時機,結合地方產業特點,修改與調整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培養模式。文中的一些設想已在實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還需不斷的實踐與完善,只有這樣地方高校的工業設計專業才能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作者:金海明單位:嘉興學院設計學院
- 上一篇:無線通信技術在數據采集的運用
- 下一篇:探究計算機網絡的設計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