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產業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1-29 10:30:09
導語:工業設計產業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工業設計概念及內涵
工業設計的歷史悠久,其根源來自于英國的工業革命,但是,它真正意義上的工藝美術運動則誕生于德國,工業設計的靈感來源于德國嚴謹的工藝制作。后來,美國制造業結合科學技術再次將工業設計進行了創新,工業設計產品逐漸走向產業化,開始慢慢成長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日韓等國瞄準了工業設計這個新興產業,大力推廣制造業的發展,而我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才接觸到工業設計的理念。1919年,工業設計這個名詞由美國藝術家提出后才逐漸被世人知曉,后來,不斷有人對其重新定義但沒有統一的說法。國際工業設計學會在2006年才對工業設計這一名詞做了專業定義:“設計是創造性活動,目的是為物品、過程、服務以及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構成的系統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質。”因此,工業設計的根本就是創新設計,是在藝術的基礎上運用科技手段研發出新的產品,使其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如今,由于工業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人們都追求綠色、環保、智能,因此,工業設計也在隨著人們的需求而不斷改變,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的工業設計發展現狀
(一)我國的工業設計創新能力比較低。由于西方發達國家工業發展起步早,我國工業產業目前滯后于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因我國政策和理念的原因,工業方面的創新能力不夠領先,但生產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于是就產生了一種新的矛盾關系,影響了我國工業產業的發展。為了消除這一矛盾,現階段我國工業發展的重心在于工業設計的創新能力,要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從而研發出新的產品來適應工業產業的發展,提高生產技術和質量,樹立企業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二)缺乏品牌建設,產品的產量大,產值低。現階段,零件的生產加工占據了我國工業產業的很大一部分,這些屬于流水線工作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并且許多都是被授權加工,單純就是為了接單而生產,因為沒有自己的品牌,所以產量雖高但是產值很低。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工業設計創新能力較低,因此在許多產業領域沒有自己的品牌。就拿鐘表產業而言,中國的鐘表產業量非常高,高達世界總產量的80%,但是產值卻很低,只占10%;相反,瑞士的鐘表產量很低,只占世界總產量的3%,但是產值卻高達40%,究其原因,還是由于瑞士鐘表產業的工業設計創造的品牌效果,從這里可以看出我國工業設計還需要在創新能力和提升品牌影響力方面繼續努力。(三)我國的工業設計起步晚,地區差異大。我國于改革開放后才逐漸接觸到工業設計,起步較晚,在地區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最早開始發展工業設計是廣東地區,主要是因為沿海地區的經濟環境較好,并且國家也出臺相應政策來鼓勵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因此廣東等一些一線大城市率先發展了工業設計。后來,隨著工業設計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國成立了“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許多省市和地區才逐漸開始發展工業設計,并成立相關機構培養優秀人才,對工業設計的快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
三、工業設計發展對策建議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國家頒布的“工業設計十三五專項發展規劃”,對工業設計在未來5年內的發展做了詳細的規劃。實施政策鼓勵,對于企業或者個人獲得省級或國家級獎項給予相關的獎勵,另一方面,對于中小企業放寬信貸的條件,這一舉措有效促進了工業設計的發展。(二)重視培養設計人才,加強專利保護。工業設計的核心是“人”,人才是工業設計的靈魂,因此,應該重視培養工業設計的優秀人才。鼓勵個人或企業申請專利、商標,注意保護知識產權。對于涉及到知識產權被侵犯的問題時,國家和政府要堅決保護專利合法人的權益,堅決打擊各種侵權的行為。(三)企業不斷努力培養自己的產品品牌。工業行業發展前景越來越好,一些跨國大企業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也站穩了腳跟,成為了各個領域的龍頭老大,壟斷化趨勢也逐漸浮出水面。通常,這些跨國公司的工業設計都是委托專業的設計公司,所以,現在的工業設計逐漸向服務行業靠攏。
四、總結
現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優勝劣汰是一條萬古不變的鐵血定律,只有不斷的創新,不斷的發展,樹立強大的品牌形象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同時,我國政府要起到推動的作用,出臺相關政策來鼓勵工業設計的發展,培養一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工業設計企業。
參考文獻:
[1]王漢友,陳圻.中國工業設計產業城市集聚對策———整合產業競爭力和集聚趨勢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24).
[2]王鵬,蘇建寧.區域性傳統制造企業工業設計創新機制與體系構建研究———以甘肅省制造業為例[J].生產力研究,2014(11).
[3]張毅,牛沖槐,冀巨海.韓國工業設計產業發展階段研究及其政策啟示[J].生態經濟,2014(05).
[4]王敏杰.寧波企業工業設計現狀研究———基于190家企業的數據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03).302
作者:黃卓 單位:長沙市雅禮中學
- 上一篇:工業設計美學教育問題思考
- 下一篇:中小城市工業發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