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十二五規劃期間化工的發展
時間:2022-07-05 10:38:33
導語:論十二五規劃期間化工的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業轉型
提高精細化工的產業集中度,產業關聯的企業可通過整合、參股、并購等實行“強強聯合”,實現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形成國際化大型石化化工企業集團。化工新材料與新型專用化學品行業也面臨有實力的生產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及跨國經營兼并重組,提高企業規模,促進產品開發,形成具有行業領先地位的高科企業。“十二五”規劃期間我國重點發展以氟硅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為代表的非金屬功能材料,注重發展電子化學品、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環保型塑料添加劑等性價比高且對環境無污染的新型專用化學品,加快高性能纖維及其增強復合材料的發展節奏,提高子午線輪胎、離子膜燒堿、綠色工藝染料和環境友好型涂料的比重,降低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成分比例,大大提高氟硅材料、高性能纖維、功能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專用化學品等高端產品的國內保障能力。技術創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內容,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力支撐。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因素之一,“十二五”規劃期間的技術創新任務要突破一批核心、共性和關鍵技術,如廢棄農藥包裝瓶回收再利用技術、化工新材料與新型專用化學品的新型復合材料生產技術以及開發環境友好型涂料、膠黏劑、水處理劑等新技術等。技術創新可以實現經濟效益最佳、生態效益最好、社會效益最優。東部地區將為產業轉型升級身先士卒,承接國際高端產業轉移,推動傳統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建設全國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基地,力爭成為我國先進制造業的先行區、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及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西部地區作為產業轉移的主要承載區,其目標是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資源精加工、新材料和綠色食品基地及區域性的高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區域是呼包鄂榆、廣西北部灣、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寧夏沿黃經濟區及天山北坡等地區。東北地區是東北亞地區及對俄羅斯開放的重要門戶,其目標是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裝備制造業、新型原材料及重要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基地。“十二五”規劃期間,具有雄厚石化產業基礎和優勢的遼寧省將采取提高精細化工率、突出區域特點、堅持綠色生態、鞏固傳統精細化工、大力發展新領域精細化工、高度重視和發展化工新材料、努力建設布局合理和各具特色的精細化工產業基地等重要措施著力改變“煉油大、化工小、精細化工產品少”的現狀,希望憑借精細化工產業關聯度大的優勢促進遼寧工業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
更新換代
目前我國精細化工企業總數已達一萬一千多家,傳統領域精細化工企業七千多家,其中染料、顏料企業1525家,農藥及其制劑加工企業1243家,涂料生產企業4544家,新領域精細化工企業3900家。目前國內精細化率僅為40%左右,“十二五”規劃指出在“十二五”末期,我國精細化率要達到45%以上,同時要求到2015年國內精細化工自給率達80%以上。染料工業重點發展紡織印染需求量大的活性染料、分散染料、還原染料及涂料、油墨和塑料加工用的高檔有機顏料等,近期以外引內聯嫁接的辦法發展后加工技術為主。農藥工業重點發展高效、安全、經濟的新產品,近期以新制劑和新劑型的加工為主,盡量滿足農業對各種劑型產品的需求;遠期有限選擇開發新的原藥。涂料工業重點發展滿足建筑、汽車、電器、交通、家具需要的高檔涂料,以解決惡劣條件下的防腐難題,著重抓好低污染、節能型新品種的研制。化學試劑重點加強分離提純技術研究,狠抓試劑門類品種的開發,實現超凈高純試劑、生物工程用試劑、臨床診斷試劑、有機合成試劑的產品系列化。
“十二五”規劃期間我國精細化工業主要面臨產業轉型的任務,只有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增加自動化領域的滲透,我國精細化工業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
本文作者:賈戰武工作單位:遼寧省石油化工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數字圖書館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的途徑
- 下一篇:云圖書館下電子資源的建設與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