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推廣技術創新制約因素及建議

時間:2022-06-11 09:47:07

導語:農技推廣技術創新制約因素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技推廣技術創新制約因素及建議

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民群眾對農業科技的需求度也越來越高,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勢在必行,技術創新則是其中最活躍的方面。基層農技推廣部門是非盈利組織,在免收農業稅和各機構合并裁員的趨勢下,基層農技推廣部門迎來了改革的新形勢,這同時也響應了科技興農的戰略號召[1]。

1基層農技推廣技術創新制約因素

1.1技術創新體系不健全。當前我國在各個級別的行政單位都設立了基層農技推廣工作點。其中在市縣級別的稱為農技推廣中心,在鄉鎮級別的稱為農技推廣站。但仍存在經費落實不到位和推廣人員素質參差補齊的情況,進而使得基層器材,辦公場所和推廣設施等不齊全問題突出,嚴重影響了推廣工作的落實開展,也使得農業技術創新條件不健全。另外,在最基層的村組中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還未建立,還需依靠鄉鎮的推廣部門和農村合作社進行普及宣傳。1.2管理體制有待完善。在各級基層農技推廣點站,存在業務指導的管理形式,但各點站還是以自行管理為主。其中的農技推廣人員主要進行了點站的行政工作,使得最核心的農技推廣工作進度緩慢,導致農技推廣工作未開展到位。加之基層農技推廣部門經費不足,也就使得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新品種的實驗示范和技術研發創新等活動難以展開[2]。1.3推廣隊伍急需壯大。農技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推廣隊伍的強壯與否,推廣體系的合理性和推廣創新工作的開展進行。目前推廣人員普遍來說專業度不足,年齡較高,在人員選拔方面沒有形成具體的要求和規范的程序。而且在推廣人員進行基層農技推廣時一般采用個人經驗來解決問題,導致方案的誤差較大且準確度不足。此外,農業產業結構在不斷調整,農技推廣人員也應緊跟發展步伐,不斷完善的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1.4推廣方式需多樣化。現階段的推廣形式主要有農業科技培訓,現場咨詢和大型宣講等,但由于形式不夠新穎,缺乏創新力,使得廣大農民朋友的積極性和興趣度不高,接收效果不佳,農技推廣工作成效不顯著。另外農技推廣尚停留在科技知識層面,還未能深入到田間地頭。對以政府財政支出為主要支撐的基層農技推廣部門來說,經費的投入不足直接對農技推廣工作產生了阻礙[3]。

2基層農技推廣技術創新相關建議

2.1深化管理機制創新改革。逐步改革完善人員選用機制和人事管理體制。推廣工作需落實到鄉鎮和農村,在縣級農技推廣位點應有充足的實驗基地和先進的辦公設備,管理時可采取逐級管理的模式。可通過提高農技推廣人員的福利待遇促使高素質相關專業人才從事農技推廣工作。農技推廣先進技術的宣傳學習活動也會在一定程度提高農技人員的創新熱情。也可建立有效的市場激勵機制,在經濟效益的鼓舞下,不斷革新,從而促使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落實。此外,還應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培養農技推廣人員為人民服務的崇高責任感。2.2各部門合作引領技術創新。可開展農業科技機構,農產品生產加工部門和基層農技推廣點站的合作互動,建立風險共擔,成果共享的新型合作關系,將農業技術以承包,轉讓或入股等形式推廣到農業生產個人。可改進基層農技推廣的運行形式,將以往理論傳授型變為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學習。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今可將信息化管理方式引用至農技管理中,將生產技術經營等內容在網站中信息共享,推動基層農技信息的縱向和橫向流通。可不定期舉辦基層農技創新探討活動,并將創新點及時貫徹到位,來辦好農民群眾滿意的推廣活動。2.3切實提高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技術創新能力。定期舉辦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技術創新培訓工作,結合當地的農業發展現狀和現代農業體系,主抓創新能力。培訓內容應具有現實實用性,授農民之所用,創新之基礎課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組織實力強勁中堅隊伍至附近區域考察,借鑒其優良的創新模式和體系。在基層農技推廣站特設技術創新部門,積極開展高校相關專業和農技推廣機構合作活動,為基層農技推廣工作不斷注入新鮮活力。基層農技推廣人員也應在信息網站或專業教程中自主學習科技前沿知識,將新觀點應用到實際生產中。

3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對人們生活和國民經濟具有十分基礎和重要的作用,在實行體制改革和技術創新的形式下,切實做好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將科學技術持續的轉化為農業生產力,為廣大農業從事人員謀進步和效益。

參考文獻

[1]王化熱.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A].現代農業科技,2011,(14):379.

[2]劉曉紅.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A].三農論壇,2014,(11):11.

[3]李忠會.淺談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A].農業科技管理,2014,(04):47.

[4]常前開.淺談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現狀及對策建議[A].安徽農學通報,2010,16(14):44-45.

作者:楊靜 單位:新疆阜康市九運街鎮農業(畜牧業)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