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監督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7-19 10:44:21

導語:煤礦安全監督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安全監督問題及對策

我國是產煤、用煤大國,2018年預計煤炭產量超過30億噸,消費量預計超過20億噸,這對煤礦生產安全提出了很高要求。自17世紀以來,煤炭就開始作為重要的工業、生活能源進入到社會生活中,各地在提升煤炭產量的同時也不斷加強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目前來看,我國煤礦安全監督存在不足之處,影響了生產作業,分析治理視野中的煤礦安全監督問題對策十分必要。

1當前煤礦安全監督問題

1.1安全監督意識不強。我國各地有大量的煤炭企業,煤礦在規模上、產權上存在區別,大部分大型煤礦、國有控股煤礦的生產作業安全監督情況較為理想,但部分中小型煤礦過度重視追求經濟效益,安全監督方面的意識相對薄弱。在針對山西地區的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安全監督意識不強的問題體現在監督系統、執行、改進等諸多方面,約有32%的小型煤礦缺乏監督系統,約有19%的小型煤礦在意識到安全問題的情況下沒有進行必要改進,這些因素都可能帶來安全問題。1.2安全監督責任不清。安全監督責任不清的問題廣泛存在于我國各地的煤礦中,包括國有大型煤礦,也包括中小型煤礦。大型煤礦的管理機制復雜,層次較多,面對安全監督工作時,存在逐層審批上報、行政和黨務機關權責不清的情況,影響工作效率以及問責。中小型煤礦則普遍存在產權所有人兼顧安全工作的情況,行政工作、外聯工作甚至倉儲工作都與安全工作混為一談,監督責任模糊、方式落后,不利于具體工作的開展。1.3安全監督標準不明。我國對煤礦安全監督工作有一定的標準,但由于各地煤礦環境存在差異,相關標準在具體工作中又存在可變動空間,如遼寧地區煤礦對井下支護結構設計的要求非常高,這是由于當地土質特殊、粘合度不高,在大功率機械的影響下可能出現塌方事故。山西地區煤礦土質較為良好、產煤量大,安全監督工作的重點集中于瓦斯檢測、巷道加固等方面。這些具體差別導致各地煤礦安全監督標準不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安全生產作業。1.4安全監督投入不足。安全監督關乎煤礦生產的安全性、長期性,應予以充分重視,目前來看,國有煤礦、大型煤礦在安全監督的投入方面較為理想,但中小型煤礦投入情況并不樂觀。如煤礦工作常用的瓦斯探測儀,在進行井下作業時,瓦斯會帶來很大的安全威脅,目前大型煤礦應用的探測儀基本均為進口,可探測的范圍、上限較大,有利于指導生產作業,而部分中小煤礦依然使用舊式設備,沒有投入資金更換檢測儀,瓦斯濃度探測上限只有4%~8%,無法有效指導安全生產,帶來安全隱患。

2強化煤礦安全監督的必要性

2.1提升生產效率。煤炭作為可用資源,最初應用于工業領域,隨著生產規模擴大,開始走進日常生活中,現在工業、生活對煤炭的需求量依然較大,如我國北方火力發電廠,每年80%的發電作業依賴煤炭,2018年我國煤炭總需求量依然高于20億噸,這要求各地進一步提升煤炭生產效率,滿足社會需求。技術發展使大量機械投入到生產領域,提升了煤礦生產能力,但也更容易引發礦床振動、巖層破壞的危險,加強安全監督,有利于應對相關問題,保證生產安全性的同時,提升了煤炭的生產效率。2.2提高生產安全性。安全生產是當前各類工業生產活動的基本要求,煤炭行業作為我國最重要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更要加大安全監督的力度,實現安全生產。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近10年來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基本呈現下降趨勢,死亡人數也逐步降低,進一步強化安全監督,有利于在現有基礎上減少各類事故,提升生產的安全性。如針對瓦斯的檢測,可以保證氣體資源得到利用,也能降低誘發安全事故的危險。2.3為其他工作提供借鑒。煤炭生產是我國工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煤礦工作進行的安全監督,也可以為其他行業提供參考。如生產過程中牽涉到的安全細節,一般要在層次化體系下實現逐級對應,強調人員責任的落實、管理機制的優化等,完善煤礦安全監督工作,可以為其他行業的對應工作提供參考。如井下煤礦和露天煤礦的安全監督都要做到重視強化機制、明確指標等。

3治理視野中煤礦安全監督問題的應對措施

3.1加強安全監督意識。安全監督意識的提升應通過安全宣傳、管理制度完善等方式不斷開展,針對我國2013~2017年的調查表明,各地煤礦事故總數基本呈現下降態勢。其數據如表1所示。后續工作中,為求進一步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要求各地加大安全宣傳力度,同時以安全部門為核心,礦工、煤礦管理方共同參與,在滿足礦工安全需要、訴求的情況下,共同進行安全監督工作。如煤礦工人反映井下支護結構不牢固時,當地部門應進行專業勘察,如果查明屬實,應立即著手解決,如支護結構完好,也應出具文件,給出解釋。此外,各地應建立層級制度,實現逐層負責,確保各項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完善煤礦安全監督工作。3.2明確安全監督責任。明確安全監督責任,是推動煤礦安全監督工作持續優化的基礎,在現代煤炭企業中,責任不清問題較為常見,除上文所述的黨政不分、中小煤礦工作精細化不足外,在安全事故發生前應進行的安全事務完善、煤礦生產條件檢查等也應進一步加以重視。我國部分地區針對煤礦生產條件的安全檢查過于隨意,后續工作中應堅決杜絕。在檢查工作開始前,由更高一級管理部門明確應對安全監督負責的單位,再由該單位派出人員,針對需要檢查的內容做好計劃,明確需要檢查的細節,如礦井安全繩、礦工安全設備、礦井下支護結構強度等等。一旦出現問題,首先對相關部門進行追責,給予大力度處罰,并要求負責單位、個人償付問題損失,假定由于安全監督不到位導致礦井坍塌,應由負責安全監督的單位償付10%的損失,個人承擔2%,以此強化安全監督責任落實、優化實際工作。3.3給定安全監督標準。在目前的煤礦安全監督工作中,由于各地工作環境存在差異,安全監督標準也不盡相同,在后續工作中,要求根據煤礦的實際情況劃定標準,對所有煤礦進行分類,明確不同類別煤礦的安全監督對象和標準,在具體工作中嚴格執行,提升安全監督工作的成效。如山西地區煤礦,可以土質作為標準,將煤礦分為3個級別,擬定每一級的監督指標。在監督工作開展過程中,針對支護結構的強度和位移水平進行管理,并建立科學模型進行模擬,如果支護結構強度、位移率無法滿足工作要求或者接近極限水平,應立即要求停工,對其支護結構進行強化,直到滿足安全標準才繼續進行開采作業。3.4加大安全監督投入力度。安全監督的投入力度除了上文所述的宣傳力度增加、責任更新明確外,還應加大資金投入水平。以瓦斯檢測為例,根據現有研究結果,瓦斯爆炸有一定的濃度范圍,學術界把在空氣中瓦斯遇火后能引起爆炸的濃度范圍,稱為瓦斯爆炸界限。結合現有結果,可知瓦斯爆炸界限為5%~16%,當空氣中的瓦斯濃度低于5%時,遇明火也不會爆炸,但會形成燃燒層,造成灼傷,當瓦斯濃度為9.5%時,其爆炸威力最大,瓦斯濃度在16%以上時,失去其爆炸性,但在空氣中遇火仍會燃燒。今后工作中,各地可以此為標準,更新設備,提升瓦斯檢測儀的探測精度和探測上限,集中淘汰老舊設備,新瓦斯探測儀應滿足4%以下、16%以上濃度的探測要求,同時其精度不能低于0.5%。此外,如果礦方資金條件不足,可以將整體工作分成若干階段,每一個階段完成部分更換,具體工作中,對瓦斯探測儀合理進行調配,未經探測前不能進行開采,設備到位且滿足安全要求時才能進行采礦作業。

4總結

通過分析治理視野中的煤礦安全監督問題及對策,了解了相關理論內容。當前煤礦安全監督存在意識不強、責任不清、標準不明、投入不足等問題??尚胁呗园訌姲踩O督意識,明確安全監督責任,給定安全監督標準,加大安全監督投入力度等。在今后工作中,要求相關部門正視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并積極開展工作,將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推動煤炭行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董殿文,代嗣?。邶埥∶旱V安全生產監管模式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17(1):60-64.

[2]何仙平.地方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對策和措施探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7(Z1):92.

[3]李文平.中小型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現狀及建議分析[J].能源與節能,2016(1):42-43.

作者:張麗 單位:離石區煤炭測繪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