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機電技術管理與煤礦安全生產探討

時間:2022-12-29 09:32:39

導語:煤礦機電技術管理與煤礦安全生產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機電技術管理與煤礦安全生產探討

摘要:在煤炭資源開采的過程中,如何落實保障生產安全的基本措施,一直是煤炭企業關注的重點。其中,煤礦機電技術管理是煤礦生產經營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質量往往關系到煤礦生產的安全。鑒于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根據其技術管理中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管理措施,最終希望本文能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煤炭企業;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安全生產;管理質量

煤炭開采過程具有嚴重危險性,由于受到管理水平和人力因素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很容易發生安全隱患。這不僅會給煤礦造成重大的財產損失,還會直接影響行業的安全穩定,導致生產能力大幅度下降。為了提高安全生產的效率,增加社會經濟效益,必須進一步提高其生產技術水平和企業的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所以,本文針對我國煤礦機電技術管理以及煤礦安全生產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作用

近年來,對于煤礦安全生產上的管理工作,國家相關部門制定了十分嚴格的管理制度。所以,煤炭企業在日常的開采生產中需要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對自身的操作過程進行嚴格約束與控制,將各種管理方式落實到位。另外,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對生產中的風險因素進行全面的管控,將生產風險控制到最低,避免給煤炭的正常開采工作帶來安全隱患。在整個煤炭的開采過程中,機電技術都是生產作業的重要支撐部分,因此機電應用的管理技術對煤礦的開采有著重要的影響。

1.1促進機電設備的規范使用

煤炭企業要加強機電設備的技術監督和管理,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和推進煤炭企業對機電設備的技術規范和使用,從而能夠從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因此,機電科學和技術的管理工作對于保障煤礦的安全和生產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只有充分的對技術和管理工作予以重視,才能夠增強煤礦相關科學和技術管理工作者的重視程度,重視其對于機電設備的合理和規范應用[1]。

1.2有效提升煤礦的經濟效益

煤炭企業通過加強對機電設備和技術管理工作的重視,可以有效地降低和避免煤礦生產運行過程中發生的安全事故,從根本上保障煤炭企業的社會經濟效益。因此,不斷加強機電工藝技術的監督管理,對于促進煤礦經濟效益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3保障機電設備的安全運行

機電設備的安全和運行對煤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加強機電設備的安全和管理,可以有效地預防設備和工程中的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確保機電設備安全運行。而且企業還要通過加強對相關專業從業者的技能培訓,這樣才會更好的保障機電設備在市場中的安全和正常運行,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2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的問題分析

2.1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

結合目前煤礦的運行情況來看,其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機電設備種類較多,管理工作往往更加復雜、系統化。為全面實現保障煤礦安全的目標,國家政府制定了明確的煤礦生產經營安全方針和煤礦安全管理要求。在開采作業的過程中,機電管理人員需要嚴格規范工作中的個人行為,遵守煤礦機電技術控制工作的相關規程,準確落實和解決機電維護和控制問題,努力保障煤礦開采的安全性。但在現實中,一些煤礦面臨著煤礦機電技術缺乏控制的問題。主要原因是一些煤礦依賴成本效率和生產計劃,缺乏對機電技術在煤礦應用中的認識,導致技術管理人員對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關注不足,工作落實不到位。長此以往,就會出現機電設備老化、故障等問題,容易發生工傷事故[2]。

2.2開采人員安全管理理念意識匱乏

部分從事煤礦現場生產工作的人員在安全管理理念方面表現較為匱乏,主要原因是企業對員工安全管理理念培訓不夠重視,導致工作人員機電設備使用中存在違規操作或其他隱患。最重要的是,一些機電設備在使用后,有些煤礦沒有及時進行維護檢測,使設備存在老化的安全風險。下次使用時可能會發生損壞或各種故障。此外,現場作業人員對煤礦和工作場所的機電標準也不是很熟悉,在現場生產作業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施工人員違章操作或者憑借個人主觀經驗實施操作的情況,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均會對煤礦安全生產作業構成風險隱患。

2.3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制度不規范

健全完善的煤礦機電技術控制制度,是各種機電設備統一使用的前提。結合當前煤礦安全的運行狀況來看,一些企業在煤礦機電技術控制系統方面存在不足。例如,一些煤礦在制定煤礦機電技術控制制度時會出現不科學、不準確等問題。在煤礦的開采過程中,管理人員對于機電管理技術的應用很容易存在安全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控制系統無法對機電進行全面單位管理與控制,在此基礎上,很容易導致煤礦機電設備采購與管理關系出現各種風險問題。如果不及時采取管理措施,日常工作過程中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潛在安全風險,可能導致嚴重事故的發生[3]。

3基于煤礦安全生產理念的煤礦機電技術管理措施分析

為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目標的全面實現,煤礦安全管理員需要了解其職業的重要性。對煤炭開采工作開展安全理念、統籌規劃、安全管理的要求是企業生產發展的基石。在此基礎上,需要按照質量安全管理的原則和理念,細化、落實相關措施的實施。為全面提高煤礦電氣工程技術管理工作的質量,建議煤礦安全責任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整改。

3.1高度重視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工作,貫徹落實細節要點

首先提高煤礦機電技術的高質量控制,是煤礦生產經營順利發展、保障煤礦安全的重要前提。鑒于煤礦機電管理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相關的管理人員需要針對管理過程中的相應問題,擔負起管理工作的相關責任,掌握好工作中的細節和關鍵點,以便于后續工作的不斷落實。在正式的管理過程中,煤礦必須按照設備管理制度的要求,對生產現場使用的機電設備的發放、安裝、使用等重點內容進行精準的管控。例如,設備交付過程必須嚴格遵照發貨清單,并根據當地要求明確交付細節,以避免錯誤交付等不良情況的出現。管理人員需要認真監控進入工地的機電設備數量和檢測標準,避免后續出現隱患。因此,負責人必須在設備安裝完成后進行驗收測試,并記錄驗收結果。機電設備使用后,必須由技術人員認真維修保養,按期進行制度檢查,如按照周或者月份。在礦井入口處使用的機電設備必須及時保養,以免機電設備老化或出現其他質量問題。此外,煤礦管理人員在操作機電設備時,應該對現場生產人員的設備操作行為進行明確規范。根據煤礦安全生產制度,管理人員必須對事故現場生產人員的所有違規行為進行處罰,以防止此類問題再次發生。這樣才能使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隱患[4]。

3.2深化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管理理念,實現機電技術管理工作目標

在煤礦實施機電控制時,操作人員的行為往往很關鍵。過去的經驗表明,工作人員對機電操作的不當行為是煤礦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為應對這個問題,礦山必須加強安全觀念的管理,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例如,煤炭企業在正式開展煤礦安全工作之前,必須對煤礦工人進行培訓,讓每個員工都了解自己工作職責的重要性,根據煤礦開采的生產需求,確保工作內容管理的安全性。同時,管理人員必須通過崗前培訓,向工作人員傳授安全操作的相關技能,提升其專業素質,確保參與安全作業的工人具備相應的資質,才能參與安全作業。此外,在現場進行煤炭開采的過程中,管理人員應該發揮出自身的管理責任,定期對機電設備進行檢查,將工作深入落實到煤礦生產作業現場,嚴格控制機電設備的使用情況,保障煤礦生產作業的正常實施。對于發現的潛在安全隱患,必須及時根據安全風險出現的主要成因,制定完善的應對措施,并且需要追究相關負責人的主體責任,以便于減少類似問題的出現。

3.3加大管理資金投入

當前,為進一步提高機電技術管理水平,應高度重視機電技術管理工作。在當前的環境下,一方面需要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需要顯著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特別是現有管理人員對風險和事故的意識,以及技術管理和機電設備的資金和能源成本。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機電設備的使用和生產,建立專門從事設備維修和管理的隊伍,這也就是改善團隊的質量與效率唯一方法,這樣才能夠有效地保證安全的生產與管理,有效減少事故發生的概率。此外,目前我國在機電技術的建設和管理中,煤炭企業還需要繼續加大建設項目的資金投入,對嚴格控制建設項目投資的管理加以重視。積極引進優質的現代化機電設備,增加建設項目的成本,適度提高建設項目的設備投入和維修成本。另外,還應該通過采取有力的措施來減少和降低建設項目的維修和管理費用,這樣不但可以推動管理范圍的擴大,還可以對各種安全事故做出相應的預防[5]。

4結論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煤礦生產管理過程中,安全是重中之重,為促進煤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安全管理。在煤礦開采過程中,機電控制技術可以大大提高生產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減少人為因素的負面影響,相關企業應該積極學習和推廣該技術的管理工作,為安全施工提供充足的保障,以便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煤炭資源。

參考文獻:

[1]賈林軍.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要點分析[J].當代化工研究,2021(02):16-17.

[2]左影輝.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運用研究[J].科技與創新,2020(21):104-105.

[3]王吉生,劉愛平.煤礦生產技術管理與煤礦安全生產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20,5(18):146-147.

[4]張偉生.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當代化工研究,2020(17):82-83.

[5]張亮亮,張力.智能礦山背景下煤礦機電技術管理創新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0,10(12):128-129+144.

作者:孫德明 單位:國家能源集團 神東煤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