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業法律風險和預防策略初探
時間:2022-06-20 09:48:40
導語:煤炭企業法律風險和預防策略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煤炭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中,規范業務流程,明確各部門各環節的職責,采用兩點或者多點控制風險,并且保證各環節相關聯,相互制約,使得煤炭企業有一個閉合循環的系統來有效的控制風險,尤其是法律風險[2]。煤炭企業內部的規章制度以及法律是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的有力保障。企業如果想要對法律風險等各種風險進行約束和控制,那么就必須完善優化內部控制機制和管控運作模式,構建規范化、制度化和系統化的法律審核程序,使企業的法律職能更加強化,利用機構、制度和體系來防范法律風險。如圖2所示。制度和法律雖然不能完全的杜絕違反規定的現象,但是它們能夠起到警戒和職責劃定的作用,每一個違反規定的人都要承擔嚴重的后果,所以想要有效的防范風險,就要從嚴格的執行完備的內控制度出發。對于社會經濟和包括煤炭企業在內的現代企業的健康發展,依法治企、依法經營都顯得至關重要。近幾年來,國家深入推進了經濟制度和企業的改革,現代企業正在向著綜合性的經營集團發展,呈現出了多元化的主體和多樣化的產業。為了防范法律風險,受到法律的有效保護,煤炭企業就必須要將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可能出現的所有的風險整體化和統一化,進行綜合管控,而且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運行,約束自我。同時,煤炭企業要通過依法治企、依法經營為員工創建一個誠實守信的大環境,將法律風險拒之門外。
煤炭企業法律風險防范的方式與舉措
(1)嚴格執行事前防范。因為即便是在企業行為合法的情況下,也會出現法律風險。比如說,我們在沒有對對方資質資信進行有效的審查的情況下,就與對方簽訂合同,在我們善意履行合同條款的過程中發現對方惡意的不履行義務或者履約困難,就會出現法律風險。所以在經濟往來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各種風險的發生,企業的防范措施至關重要。當然,事項不同,實施的措施也就不一樣,比如說企業可以對合同文本與審查程序進行規范,事前調查資質資信,審查通過了再簽訂合同,以此來管理合同。如果事項比較重大,煤炭企業必須讓法律顧問根據法律來論證決策、政策和方案,從法律的角度來給出建議,這樣就能夠避免決策風險,也就扼殺了法律風險。(2)謹慎控制事項的進行。煤炭企業防范風險的重中之重就是全程跟蹤和管理風險。比如說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要適時準確的掌握市場環境、經濟政策、對方經營情況和組織結構等方面的變化,保證合約的順利履行。經常的跟蹤和評估合約履行情況,能夠有效地預防其過程中的風險。當然這需要法律和業務部門以及相關制度來完成,如果發現合約不能履行,那么就要馬上采取適宜的措施。跟蹤合同,就要做到掌握對方主體結構的變化、生產經營及資金是否可控、資質資信、市場變化等情況,防止法律風險的出現[3]。(3)采取適當及時的措施進行事后補救。作為企業處理風險的被動和無奈的措施,事后補救對于法律風險防范來說也非常的重要。如果企業出現了法律風險,形成了經濟訴訟或者有了爭議,那么及時恰當的事后補救措施能夠減少企業損失,一般情況下補救的方法有:①構建相關制度來快速的申報案件,做到統一管理,所有的單位和個人都要如實匯報案情;②法律部門及相關人員召開案情分析會,得出可行性方案,爭取在訴訟中完勝;③運用法律對案件的審理過程和辦案質量進行跟蹤和評估,并且建立相應的機制。(4)利用正規的法律法規,規范和保護企業的各項權益:①審查政府收費機關的資質、證件、許可和法律依據;②合理利用政策輔助談判,堅持所有行為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并且合理妥當的處理行政收費的爭議。同時嚴格執行各項惠民政策,讓收費標準在可接受范圍內浮動;③利用規則規范具爭議性的收費,并且采取合理的行政復議和訴訟,維護企業的利益。
不規范的企業活動中企業利益與生存中都離不開企業法律風險。所以,如果無法正確的防止和處理企業法律風險,就有可能給自身帶來無法彌補的重大損失,嚴重的可能威脅到企業的命運和生存。但樂觀來講,法律風險并不是不可預計和防范的,這就要求企業經營者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程序經營,并且貫徹科學發展管,加強法律風險的防范機制,提高風險控制意識,相信一定可以取得突出的效果。
本文作者:賴馬蓮安志爍工作單位:張家口教育學院
- 上一篇:略論煤炭企業經濟的發展模式
- 下一篇:煤炭企業崗位價值的開發與運用